- 年份
- 2024(12206)
- 2023(17177)
- 2022(14288)
- 2021(13224)
- 2020(11127)
- 2019(25238)
- 2018(25429)
- 2017(46184)
- 2016(26320)
- 2015(30111)
- 2014(30249)
- 2013(28968)
- 2012(26873)
- 2011(24278)
- 2010(24884)
- 2009(23186)
- 2008(23063)
- 2007(21502)
- 2006(19004)
- 2005(17556)
- 学科
- 济(95735)
- 经济(95609)
- 管理(77893)
- 业(73405)
- 企(61960)
- 企业(61960)
- 方法(39547)
- 中国(33614)
- 数学(33147)
- 数学方法(32713)
- 农(28358)
- 财(28116)
- 制(24774)
- 业经(23691)
- 教育(23492)
- 学(23417)
- 技术(21454)
- 理论(20828)
- 地方(19373)
- 农业(18313)
- 银(17953)
- 银行(17904)
- 体(17733)
- 贸(17473)
- 贸易(17461)
- 行(17104)
- 易(16937)
- 务(16603)
- 融(16571)
- 金融(16563)
- 机构
- 大学(374269)
- 学院(369669)
- 济(143245)
- 经济(139798)
- 管理(134086)
- 研究(129158)
- 理学(114001)
- 理学院(112582)
- 管理学(110388)
- 管理学院(109650)
- 中国(94797)
- 京(81396)
- 科学(78353)
- 财(70840)
- 所(65923)
- 农(62467)
- 江(60556)
- 研究所(59313)
- 中心(58887)
- 范(56416)
- 师范(55834)
- 财经(54420)
- 业大(53953)
- 北京(52067)
- 经(49096)
- 农业(48889)
- 州(47168)
- 院(46475)
- 师范大学(45001)
- 技术(43713)
- 基金
- 项目(237901)
- 科学(187312)
- 研究(179206)
- 基金(167820)
- 家(146110)
- 国家(144747)
- 科学基金(122932)
- 社会(111117)
- 社会科(104947)
- 社会科学(104922)
- 省(95898)
- 教育(89032)
- 基金项目(88008)
- 划(81523)
- 自然(77142)
- 自然科(75379)
- 自然科学(75357)
- 编号(74742)
- 自然科学基金(74028)
- 资助(67152)
- 成果(64044)
- 课题(55335)
- 重点(55188)
- 部(53472)
- 创(52865)
- 发(51907)
- 创新(48738)
- 制(46330)
- 教育部(46128)
- 性(45541)
- 期刊
- 济(164936)
- 经济(164936)
- 研究(119319)
- 中国(89353)
- 教育(70162)
- 学报(59124)
- 财(57805)
- 农(57364)
- 科学(53065)
- 管理(52817)
- 大学(45689)
- 学学(41420)
- 农业(38025)
- 技术(37030)
- 融(34595)
- 金融(34595)
- 财经(27692)
- 业经(26836)
- 经济研究(25686)
- 经(23954)
- 问题(21693)
- 业(20992)
- 图书(18924)
- 职业(18691)
- 版(18416)
- 科技(18391)
- 技术经济(18117)
- 坛(18043)
- 论坛(18043)
- 贸(16931)
共检索到579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阎光才
虽然很难为创造力与创新给出精确的定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不难直观地体验到其存在。创造力、创新与体制化的教育间存在一个悖论:常规性的创造力和创新往往离不开对既有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然而,局限于既有知识的刻板规训又往往会抑制非常规性的创造力和革命性的创新。因此,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和特征,在不同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拓展学生想象力、陶冶其审美情趣、呵护其好奇心和求知激情,继而培养其独立精神、理性地反思和批判意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摆脱这一悖论。中美比较研究表明,我国的创造和创新活力匮乏在教育领域中的主要症结所在,或许就是阶段性教育制度设计理念存在的偏差。
关键词:
创造力 创新 体制化 教育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文豪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组织创造力和创新对于组织取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制度是影响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领域。组织制度能够对组织创造力和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首先界定组织制度的概念,然后分析组织内部所包含具体的制度因素,并归纳组织制度对于组织创造力和创新影响,最后在综述基础之上展望组织制度对于组织创造力及创新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柴纯青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过去的几年中开始推进民办教育制度创新。文章基于对这些制度创新案例的研究指出,这些案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地方政府具有改善公共服务的基本观念、直面民办教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以及在地方政府力所能及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改革。然而,这些创新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政府部门和公共学校形成的利益格局的阻力。同时,公众参与程度低、推动创新的人治力量太强也是其中的制约因素。因此,建立对创新的有效保障机制,是今后民办教育制度创新得以持续的关键。
关键词:
民办教育 制度创新 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晓伟 刘学敏 史培军
“十五”期间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 ,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移向城镇 ,而要成功地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国内外教育与城市 (镇 )化之间具有强相关性的普遍规律出发 ,指出“十五”期间必然对教育产生巨大需求 ,并从制度创新角度对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应对这种挑战。
关键词:
城市(镇)化 教育 制度创新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旭宏 张鹏程 赵书松 刘明伟
新时代背景下人才成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要素与核心资源。事实上,组织中很多创新成果来源于员工非正式创新实践而非组织预先规划。因此,员工如何突破约束,实现自主创意到创新成果的实质性跨越,是当前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创新约束的视角,整合创新发展多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中规范的译码程序对三家企业的90名样本进行剖析,构建了非正式创新发展阶段的整体模型。研究发现,非正式创新发展在产生、细化、支持、实践阶段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员工需要识别每个阶段最关键的约束情境,激活突破动机并采取相应策略,才能有效推进创新发展进程。本研究在理论上厘清了非正式创新的概念内涵和轨道边界,揭示了员工自主创意向组织创新成果涌现的过程黑箱,实践层面为激发员工自主创新活力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铁群
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随着对高质量教育的追求,教育公平日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然而制度化教育自身的特性成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羁绊。本文透析了在制度化教育的运转过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制度、学校管理和教学行为中所凸现的有悖于教育公平的种种表征,并试图寻找变革制度化教育的改良措施,力求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化。
关键词:
制度化教育 教育公平 政策 管理 行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马廷奇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大众化进程使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渐凸现 ,并愈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等教育公平是个相对的概念 ,不同的国家和历史时期都赋予与其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自身的制度短缺和僵化现象愈加明显 ,人们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质归结为制度问题。因此 ,高等教育公平要成为实践中可接受的现实 ,有赖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关键词:
高等教育公平 教育体制 制度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社字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江源
教育发展背后的核心机制是教育制度创新。本文论述了教育制度创新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分析了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教育制度创新的策略和思路。
关键词:
教育发展 教育制度 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谈松华
本文论述了国民能力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基本内涵 ,以及中国国民能力建设面临的国情特点、机遇和挑战 ;在分析中国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础能力、核心能力、职业 (岗位 )能力在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中的要求 ,以及与此相关的教育教学体系的调整和改革的方向 ;论述了教育制度创新在国民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提出了教育管理制度、选拔制度、培养制度、合作办学制度、多种证书制度等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守聪
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乡村流动到城镇,从农业转向非农业,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3亿人,并且仍以每年900万人到1000万人的规模转移,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问题突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表明,未来"谁来种地",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狭义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指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农业劳动是其主要职业活动内容,农业收入是其主要收入。广义的新型职业农民,一般是指与农业相关的职业群体和潜在的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农村、农业发展带头人,农业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钟启泉
"教师教育"的政策和制度逐渐替代旧式的"师范教育",从本质上说,体现了教师专业化的革新进程。本文探讨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基本论题与课题,旨在阐述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明确规定教师的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而重塑教师形象、转变教育观念,则是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前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本文通过考察具有独立利益目标与拥有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并作出了以下推断:一个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的国家有可能成功地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过渡的现实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并随着排他性产权的逐步确立,最终过渡到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