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7)
- 2023(8181)
- 2022(6694)
- 2021(6568)
- 2020(5377)
- 2019(12416)
- 2018(12633)
- 2017(21131)
- 2016(12510)
- 2015(14212)
- 2014(14362)
- 2013(13576)
- 2012(12499)
- 2011(11325)
- 2010(11889)
- 2009(11133)
- 2008(11255)
- 2007(10758)
- 2006(10088)
- 2005(9431)
- 学科
- 管理(51907)
- 业(44154)
- 企(41710)
- 企业(41710)
- 济(33889)
- 经济(33846)
- 教育(20795)
- 中国(17683)
- 技术(17119)
- 财(15766)
- 理论(13809)
- 方法(12367)
- 技术管理(11704)
- 业经(11291)
- 务(11175)
- 财务(11140)
- 财务管理(11114)
- 制(10763)
- 企业财务(10618)
- 学(10182)
- 教学(9602)
- 农(9233)
- 策(8579)
- 和(8532)
- 数学(8479)
- 银(8420)
- 银行(8419)
- 划(8335)
- 数学方法(8289)
- 行(7890)
- 机构
- 大学(169874)
- 学院(164241)
- 管理(66265)
- 研究(54564)
- 济(54279)
- 理学(53499)
- 理学院(52898)
- 经济(52446)
- 管理学(52115)
- 管理学院(51729)
- 中国(40545)
- 京(38997)
- 范(32004)
- 师范(31852)
- 教育(31837)
- 财(31773)
- 科学(31239)
- 江(30907)
- 所(26590)
- 中心(26567)
- 北京(25951)
- 师范大学(25762)
- 州(24606)
- 研究所(23333)
- 财经(22657)
- 技术(22219)
- 经(20247)
- 职业(19838)
- 院(19369)
- 省(18742)
- 基金
- 项目(97471)
- 研究(82412)
- 科学(79208)
- 基金(65868)
- 家(55211)
- 国家(54513)
- 社会(48562)
- 科学基金(47894)
- 教育(46049)
- 社会科(45682)
- 社会科学(45669)
- 省(40772)
- 编号(37496)
- 划(35404)
- 成果(34694)
- 基金项目(34004)
- 自然(29017)
- 课题(28647)
- 自然科(28263)
- 自然科学(28257)
- 自然科学基金(27831)
- 创(25741)
- 资助(25358)
- 项目编号(24090)
- 年(24076)
- 创新(22809)
- 重点(22715)
- 部(22559)
- 规划(22507)
- 发(21340)
共检索到290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毅
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开始,探讨了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本科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一步分析了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与图书馆学、档案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关系。文章对信息资源管理本科教育的国内外现状、人才去向、主干课程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本科教育 课程设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英
文章对目前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定位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发展的新思路,认为不应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仅仅局限在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内,而应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学科定位 理论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雅
本文对重点学科近三年信息资源建设研究内容进行了概述,指出了不足之处,并结合重点学科发展新态势,提出从管理层面、技术层面、市场开拓层面实行创新,实现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重点学科 信息资源建设 创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鹏 蔡沅欣 陈苗
近年来,信息资源管理(LIS)更加紧密地嵌入公共文化、社会平等、数据管理、健康信息传播等当代社会的核心命题,体现了向社会与民众"负责任"的学科意识和发展理念。这种"负责任"的意识为"负责任创新"引入LIS学科奠定了基础。以"社会责任"为交切点,探讨负责任创新与LIS研究之间的关联,并从伦理道德规范、创新应用等方面,分析负责任创新对LIS学科的可能贡献,同时还提出在负责任创新的视域下开展LIS研究,其关键在于构建领域内的负责任创新理论和实践框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帅 邹浩 周毅
总结分析信息经纪人的职业内涵、职业前景和职业资格,给出不同层次信息经纪人的任职资格,并结合信息经纪人的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当前信息资源管理本科教育的优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红亮
从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公共信息资源的类型、特征,针对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 理论研究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宋懿 安小米
【目的/意义】为深入理解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状况并拓展该领域研究边界。【方法/过程】本文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的方法,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并从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管理方法及管理理论四个方面考察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变化。【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将政府信息资源视为具有复杂性特征的管理对象,通过战略管理与技术驱动的集成式管理方法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协调,通过"自下而上"的归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均平 史尚元 王琳
信息资源管理是人类信息基础环境变迁和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有着独特的兴起和发展历程。从一个研究领域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信息资源管理的演变过程深深地嵌入到图书情报学理论构建、学科建设、专业教育改革和事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信息资源管理在西方国家的兴起与在我国的萌发(1970—1990年);(2)我国图书情报学界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先行探索(1990—2000年);(3)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的蓬勃发展(2000—2010年);(4)数智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2010—2022年),并对每一阶段的代表性理论观点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理论大厦的建设,并对其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评价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标准是构建出专属于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抽象规律,阐述了抽象规律应具备的特点,以期为信息资源管理未来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参考文献53。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戴艳清 龙朝阳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场所,也是向公众提供优质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的窗口。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能填补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真空地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政府"信息寻租"行为的产生,同时可以培养和提高公共信息资源利用主体的信息素养。"公共性"、"公益性"及"公平性"使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具备有利的基础,专业的信息人才队伍和设施是其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保障。公共图书馆应从深层次开发和整合公共信息资源、加强公共信息资源库建设和建立信息服务共享网络等入手,以保证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公共信息资源 信息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初景利 黄水清
[目的/意义]对图情档及相关学科而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不仅事关一级学科的更名,更是我们学科内涵与学科体系的重大变革。为此,需要解析和思考这种更名的重要意义及未来学科建设策略。[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与历史分析,梳理“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演变,加强对一级学科更名的理性认识,提出新的一级学科建设策略。[结果/结论]需要学界业界加大对作为一级学科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内涵、意义与价值、范畴与边界、方法与技术、学科与理论、应用与成效、规划与未来的认知与研究,推动一级学科从名称(名)到内容(实)的根本性转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毅 李卓卓
iSchool运动引发了全球性的信息资源管理类专业的变革。文章在分析iSchool运动中信息资源管理类专业整合的特征基础上,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类专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剖析当前专业发展推进iSchool运动的障碍和问题。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下,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类本科专业整合建设的基本思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帅 周鹏飞 周毅
总结、分析了当前国内IRM本科专业内涵、专业定位出现偏差的现状与原因。提出IRM本科阶段全流程广视域的专业内涵、宽口径基础性的专业定位、复合型应用型的能力构成以及在区别中交融的相近专业间关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正林 顾永安
工科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规模最大的学科门类,也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学科门类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开展高等工程教育,需要认真反思工程教育中"专"与"通"的问题,审慎看待"大工程观"和"回归工程"的呼声,重视工程意识和工程职业道德的养成,科学把握本科生的发展后劲和创新性,强化合作教育,努力形成个性化的高等工程教育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