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5)
- 2023(16438)
- 2022(13886)
- 2021(12824)
- 2020(10924)
- 2019(24634)
- 2018(24335)
- 2017(46998)
- 2016(25158)
- 2015(28148)
- 2014(27372)
- 2013(27242)
- 2012(24958)
- 2011(22184)
- 2010(22412)
- 2009(21201)
- 2008(20359)
- 2007(18220)
- 2006(16183)
- 2005(14589)
- 学科
- 济(103410)
- 经济(103288)
- 业(95987)
- 企(86309)
- 企业(86309)
- 管理(85601)
- 方法(45577)
- 数学(35765)
- 数学方法(35347)
- 业经(32953)
- 财(31932)
- 农(31447)
- 中国(31125)
- 融(27880)
- 金融(27879)
- 银(26340)
- 银行(26299)
- 行(25392)
- 制(23369)
- 务(23354)
- 财务(23292)
- 财务管理(23264)
- 技术(22523)
- 农业(22507)
- 企业财务(22061)
- 地方(21796)
- 理论(21383)
- 和(18813)
- 学(18712)
- 贸(17840)
- 机构
- 学院(354316)
- 大学(351704)
- 管理(146082)
- 济(144697)
- 经济(141647)
- 理学(125377)
- 理学院(124112)
- 管理学(122284)
- 管理学院(121641)
- 研究(112966)
- 中国(92777)
- 京(74921)
- 财(68549)
- 科学(67698)
- 农(55840)
- 所(55740)
- 财经(54264)
- 江(53079)
- 中心(52887)
- 业大(50651)
- 研究所(50242)
- 经(49240)
- 北京(47449)
- 范(43644)
- 农业(43545)
- 州(43312)
- 师范(43255)
- 经济学(42799)
- 院(41038)
- 财经大学(40242)
- 基金
- 项目(235399)
- 科学(186555)
- 研究(176208)
- 基金(170705)
- 家(146806)
- 国家(145461)
- 科学基金(127190)
- 社会(111714)
- 社会科(105985)
- 社会科学(105960)
- 省(93458)
- 基金项目(90668)
- 自然(81442)
- 自然科(79615)
- 自然科学(79599)
- 教育(79328)
- 自然科学基金(78212)
- 划(76529)
- 编号(71859)
- 资助(69505)
- 成果(57554)
- 创(53306)
- 重点(51897)
- 部(51303)
- 发(50841)
- 创新(48992)
- 课题(48868)
- 国家社会(45621)
- 项目编号(45248)
- 业(45164)
- 期刊
- 济(162795)
- 经济(162795)
- 研究(107556)
- 中国(69002)
- 管理(58790)
- 财(54737)
- 农(51888)
- 学报(49818)
- 科学(47923)
- 融(43322)
- 金融(43322)
- 大学(38697)
- 教育(37845)
- 学学(36430)
- 农业(35467)
- 技术(32603)
- 业经(28523)
- 财经(26716)
- 经济研究(24927)
- 经(22914)
- 问题(20663)
- 业(20504)
- 技术经济(19688)
- 科技(18106)
- 现代(17716)
- 理论(17709)
- 图书(17148)
- 商业(16524)
- 实践(16028)
- 践(16028)
共检索到534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时椿 刘冠
本文研究表明,创新与创业尽管有各自明确的研究边界,但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二者的交集表现为创新与创业的集成与融合。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二者的相互作用和集成融合,对于我国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构建创新型国家以及推动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重大且深远影响。
关键词:
创业 创新 集成与融合 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泳涛
产教融合不等于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不能简化为全真实训、顶岗实习,不能等同于单体互动、双向合作。当前产教融合发展中高职院校还存在着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动力不足、调整人才培养过程的措施不多、拓宽社会服务职能的渠道不畅等问题。推动产教融合纵深发展,高职院校应实现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集聚发展,促使课程教学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教学科研活动与企业生产实际过程、社会服务职能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融合统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孔来
我国目前对集成创新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程度不同的理解,狭义的理解是从技术集成创新而言;广义集成创新是指以系统思想方法创造性地将不同创新主体的知识、技术、市场、管理、文化以及制度等要素进行综合集成而实现创新目的的实践过程。集成创新具有创造性、融合性、系统性的特点,能够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创新主体的有效合作以及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融合,具有集成放大效应。由集成创新的内涵、特点所决定,集成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基本实现形式。目前最适宜推行的集成创新模式主要有基于企业层面的集成创新、基于企业之间协同价值链的网络集成创新、基于产业层面的技术集成创新、基于创新系统各执行主体有效合作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基于产学研相结...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子辰
作者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出发,在总结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三位一体的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以及具体的教育实践途径,以期对当前高校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创新和提高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众创时代,大学应当成为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与"发动机"。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南京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原始创新为先导,以全过程、全覆盖为目标,以全方位协同育人为保障,坚持育人内涵与外延拓展并重,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引领型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众创时代,大学应当成为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与"发动机"。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南京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原始创新为先导,以全过程、全覆盖为目标,以全方位协同育人为保障,坚持育人内涵与外延拓展并重,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引领型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保华 陈劲 于飞
在创新与创业方面,成熟企业可采取双轨思路:一方面在企业内部打造一种包容创新创业精神的企业文化和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孵化器、加速器和风险投资等金融手段积极捕获外部创新机会和成果。当前,全球进入一个创新、创业时代,创业公司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来源。经过创业和发展期后相对稳定发展的成熟企业或大型企业,除了固有的创新主线,也开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谢娟
被广泛谈论的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其内在规定性和指向性必须加以界定,才能促进其伦理研究的深入开展。为寻求合理性伦理诠释和系统化伦理方案,明确其伦理内涵是必要前提。实际上,无论是融合创新目标所负荷的伦理价值,还是创新主体应该具有的道德观念,以及融合创新过程及结果需要受到的规范约束,都蕴含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之伦理内涵的两个维度——内在的伦理秩序和外在的伦理规约。这两种内涵表征既召唤了积极伦理的调节作用,也昭示了消极伦理的限制特点,它们共同廓清了“应为”和“禁为”的伦理边界。因此,积极伦理与消极伦理相结合的实现路径,有助于调和乐观追捧和悲观忧虑的观念矛盾,从而消除融合创新之伦理决策的模糊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英慧
创新战略下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上还存在尚待破解的难题。文章从阐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入手,分析了两者融合在认识、实践、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顶层设计出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师资团队形成合力;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重新建立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搭建社会化合作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入,培养更多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融合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辉
叙事研究在国外创业研究领域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创业叙事研究的内涵、特征及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从认知模式、叙事素材、分析方法和理论价值四个层面入手对创业叙事研究的本质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与量化实证研究比较,对创业叙事研究的三个重要特征,即聚焦于个体经验的探究,强调事件、情境和过程的深描,以及追求分析性的理论构建进行了剖析。最后,归纳了创业叙事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与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获取创业叙事素材、构建研究文本以及研究文本撰写与评估等。
关键词:
创业叙事 质性研究 实证方法 比较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崇刚 苏丹
文章阐述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如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体系亟待健全,众创空间、创意产业基地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深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待创新等,进而提出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众创空间与创意产业基地进行融合,构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动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三创平台 高职 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房银海 谭清美
基于"互联网+"驱动军民融合机理,深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内涵,探讨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条件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存在的性质、特征及功能要素。将平台体系划分为国防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军民融合资源库和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系统四大模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并提出军民融合成果转化路径,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房银海 谭清美
基于"互联网+"驱动军民融合机理,深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内涵,探讨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条件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存在的性质、特征及功能要素。将平台体系划分为国防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军民融合资源库和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系统四大模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并提出军民融合成果转化路径,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乐霞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有助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借势发展,吹响新常态"众创"号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脉搏律动,实现跨界融合"协同育人";助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力军。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制约因素有:理论储备相对薄弱,教育教学主体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能力不足,缺乏课程融合的联动机制和保障机制。对此,文章提出了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策略选择:明晰创新创业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科属性;把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本质,定位创新创业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落脚点;加快多重资源整合,深化育人效果;注重顶层设计,健全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费志勇 冀宏
基于一般与特殊、知行统一的视角,剖析了践行"创新致于创业、创业基于创新",即"双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观的理论逻辑依据及其必要性。从目标融合、课程渗透和协同保障层面,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层次化、统一化耦合路径,并在"双创融合"视域下,结合"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及"统一性"等多元特征,从制度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方面,提出了健全机制体制、营造特质的校园环境和推崇创新创业价值取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常态下,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文化环境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文化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