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4)
2023(6177)
2022(5504)
2021(5022)
2020(4434)
2019(9896)
2018(9961)
2017(19351)
2016(10929)
2015(12526)
2014(12786)
2013(12777)
2012(12083)
2011(10874)
2010(11337)
2009(11121)
2008(11343)
2007(10440)
2006(9778)
2005(9449)
作者
(31529)
(26386)
(26378)
(25458)
(16812)
(12600)
(12021)
(10098)
(9947)
(9903)
(9099)
(8913)
(8666)
(8663)
(8521)
(8055)
(7863)
(7787)
(7581)
(7564)
(7017)
(6437)
(6386)
(6109)
(6068)
(6020)
(5906)
(5881)
(5445)
(5271)
学科
(43528)
经济(43425)
管理(41508)
(36312)
(31845)
企业(31845)
(18229)
(16910)
方法(15929)
中国(13199)
数学(13114)
数学方法(12877)
(12702)
(11106)
业经(10965)
(10182)
财务(10145)
(10136)
银行(10125)
财务管理(10112)
(9618)
企业财务(9585)
体制(9332)
(8715)
金融(8713)
(8664)
(8488)
地方(8235)
税收(7910)
(7906)
机构
大学(162748)
学院(160606)
(67182)
经济(65493)
管理(60122)
研究(54310)
理学(49745)
理学院(49196)
管理学(48379)
管理学院(48073)
中国(45024)
(39199)
(34734)
科学(29673)
财经(28725)
(28262)
(27741)
(25659)
中心(25612)
研究所(23828)
(22813)
北京(22710)
(21991)
(21064)
财经大学(20929)
师范(20920)
经济学(20586)
(19674)
业大(19542)
(19135)
基金
项目(93218)
科学(74015)
研究(71772)
基金(67959)
(57371)
国家(56825)
科学基金(49146)
社会(46572)
社会科(43989)
社会科学(43981)
(35790)
基金项目(34952)
教育(34026)
自然(30005)
(29931)
自然科(29301)
自然科学(29294)
编号(29171)
自然科学基金(28782)
资助(28400)
成果(26940)
(23808)
(21714)
课题(21386)
重点(20920)
(19805)
教育部(19325)
(19173)
(18898)
国家社会(18849)
期刊
(86195)
经济(86195)
研究(57114)
中国(38761)
(33297)
管理(25712)
(22540)
(21538)
金融(21538)
学报(21368)
教育(21145)
科学(20558)
大学(17295)
学学(15778)
财经(15493)
农业(13659)
技术(13630)
业经(13398)
(13281)
经济研究(12375)
问题(11523)
(9387)
(8593)
理论(8585)
会计(8534)
图书(8080)
财会(8005)
国际(7848)
(7598)
论坛(7598)
共检索到272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国光  
共同富裕,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改革区别于资本主义改革的试金石,也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正确评估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形势,促进分配关系的调整和社会公平是经济研究者的职责所在。贫富差距扩大最根本原因在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即所有制结构的"公降私升"已经达到影响公有制为主体的临界点,造成这种状况是干扰"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私有化"倾向。本文认为毫不动摇地发展包括私有经济在内的非公有经济,要以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作为前提,即实行两个毫不动摇,齐头并进,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厉有为  
一、判断所有制先进与否 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过去曾经提出过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命题意味着:(1)承认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是“先进”的生产关系,而不是相反;(2)承认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去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于不同所有制企业联合经营的若干问题及建议北京市工商联根据党的十四大关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联合经营”的精神,北京市工商联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中,就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联合经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振坤  夏济人  
我国的全民所有制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国有经济从国有企业经营转变成了国有资本运营。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就是要实现国有资本的主体调控作用和保值增值功能。必须根据国有资本的主体性和政治性、代理性和监督性、资本性和保障性等基本特性,对全民所有权及国有权的行使进行理性化规范:构建有效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建有效的国有资本运营制度和构建有效的国有资本运营审计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俊山  
理论界普遍认为90年代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这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生产领域的普通劳动者收入低下;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所占的比例低。理论界认为,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之间效率的差别、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垄断因素的存在、劳动者的弱势地位等等因素。人们在研究中运用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一般流行理论等三类理论。但是,在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形式化、不准确的情况,以至于其中有一些存在着问题的结论;一般流行理论的研究虽不明确使用西方经济理论,但体现的却基本上是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由于理论工具上存在着的缺陷,使当前收入分配研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W·布鲁斯   K·拉斯基  
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市场社会主义(要求有完全独立的企业和真正的企业家身份)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国有制)兼容吗?国有企业具有完全的市场行为吗?在这里我们并不打算讨论所有制理论的一般性问题。我们的兴趣限于那些与市场社会主义的运作条件直接有关的方面,甚至在这种界限内,我们也要省略掉一些领域,例如正在出现的跨国所有制形式(合资企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炳源  
本文认为,应该把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作为中国所有制结构发展变化的第三个阶段;我们必须放弃“混合所有制”这种空洞模糊的提法;公有化或私有化均有多种含义,其主要内含应属边际增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津  
一、各个国家都有的公营企业不是公有制企业近年来,中国经济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将我国的国有企业等同于各个国家都有的公营企业。确实,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公营企业。例如:"由美国政府创办的企业为农业、商业和工业提供范围广泛的保险、信贷和其他财政服务,生产和分配电力,经营机场、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明全  
文章认为:当前,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迫切需要重新架构及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必须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主体多元化、契约化、公平竞争、全面开放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等特征,其运行主要靠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调节,靠法律作保证。与此同时,在集中力量发展大型企业,向规模经济要市场、要效益;抓住重点,加大高新技术投入,围绕企业发展集中科技力量;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突出招商引资,大力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等方面,政府与企业应协调好步伐,充分发挥好各自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东明  史册  
混合所有制是一种新的经济成分,是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行混合所有制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正确选择。然而,一些人认为,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不仅不能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反而会加速国有资产流失,甚至有可能导致国有经济彻底"消失"。实际上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理论上的推导和实践的发展都能够充分证明,混合所有制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持有上述观念的组织和个人应尽快做出调整,为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献计献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许占涛  张建春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邹华享  
近10年来,关于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问题,笔者先后发表过几篇不成熟的文章,谈了一些想法和意见,反思起来,觉得思路比较分散,构架轮廓也不很清晰,某些问题的阐释缺乏理论底蕴。有鉴于此,拟在条理、深化过去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文献工作实践的现实考察,综合地思...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鉴塘  
文章依据有关数据,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上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指出鉴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这些国家理应在这方面负起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应高度重视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文章还以水资源和大气污染为例,分析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应当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上述三者的协调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