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4)
2023(6445)
2022(5259)
2021(4811)
2020(4024)
2019(8980)
2018(8644)
2017(16100)
2016(8483)
2015(9476)
2014(9373)
2013(9247)
2012(8868)
2011(7871)
2010(8506)
2009(8481)
2008(7656)
2007(7281)
2006(6770)
2005(6610)
作者
(23994)
(19745)
(19326)
(18820)
(12396)
(9374)
(8938)
(7678)
(7368)
(7296)
(6747)
(6655)
(6390)
(6373)
(6211)
(6165)
(5863)
(5825)
(5710)
(5335)
(5179)
(4853)
(4658)
(4577)
(4534)
(4495)
(4375)
(4342)
(4106)
(3905)
学科
(32122)
经济(32069)
管理(27032)
(26678)
金融(26677)
(26516)
(24703)
银行(24693)
(24027)
(23788)
企业(23788)
中国(18312)
(13934)
(13602)
方法(11190)
中国金融(11039)
业经(9878)
(9293)
财务(9272)
财务管理(9248)
(9038)
企业财务(8914)
地方(8898)
数学(8593)
理论(8570)
数学方法(8449)
(8349)
体制(7243)
(7044)
(6954)
机构
大学(117894)
学院(116842)
(49747)
经济(48402)
管理(42645)
中国(40826)
研究(39330)
理学(34470)
理学院(34147)
管理学(33651)
管理学院(33442)
(29893)
(25212)
财经(22089)
中心(21533)
(20844)
科学(20313)
(20281)
银行(19998)
(19891)
(19194)
(18751)
(17662)
人民(17485)
金融(17319)
(16985)
(16667)
研究所(16663)
北京(16570)
财经大学(16553)
基金
项目(67434)
科学(52948)
研究(52797)
基金(48504)
(41161)
国家(40740)
科学基金(35099)
社会(33871)
社会科(32189)
社会科学(32182)
(26077)
基金项目(24570)
教育(24292)
编号(21896)
(21773)
自然(20690)
资助(20301)
自然科(20233)
自然科学(20225)
自然科学基金(19895)
成果(19707)
课题(15715)
重点(15660)
(15237)
(14920)
(14675)
(14463)
项目编号(14111)
国家社会(14032)
(13658)
期刊
(60134)
经济(60134)
研究(43207)
(33784)
金融(33784)
中国(29311)
(25185)
管理(17329)
(16071)
学报(15718)
教育(15286)
科学(13680)
大学(12560)
财经(11985)
学学(11542)
(10246)
技术(9349)
农业(9104)
经济研究(8935)
业经(8190)
理论(7477)
问题(7388)
实践(6726)
(6726)
图书(6619)
会计(6581)
财会(6204)
(6108)
国际(5952)
(5425)
共检索到207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群国  
一般而言,根据风险性质、水平和国际惯例,按照其管理能力、支付能力和清偿能力的标准来判断,所有金融机构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正常金融机构;第二类为有问题的机构;第三类为危机机构。金融监管的任务,就是通过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正常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金俐  
中央银行应在多大程度上行使金融监管职能,长期以来一直是个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在各国金融监管实践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情况。然而,此次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出台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都主张扩大中央银行的监管权限。本文拟对中央银行扩权的主要依据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提一些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怡雯  
创新是金融体系保持活力的关键因素,表面上看是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的中国股灾,但实质上是由于监管者对创新的应对不够。尤其是由技术驱动带来的金融创新,往往游离于传统监管之外,面对传统监管制度以及手段较为落后的情况,推动监管改革理论的创新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碧云  许高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建立和完善行为监管体系,实行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并重的"双峰"监管模式成为许多国家金融市场改革的共识和方向。在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集中显现后,金融监管部门愈加重视行为监管。现阶段,对于行为监管还存在理论误区,我国行为监管采取由"一行两会"分业监管的"内双峰"监管模式,尚未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监管功能。进一步强化行为监管,在借鉴和总结发达国家行为监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议采取立法先行、完善顶层设计,搭建以维护中小金融消费者权益为目标的安全网,建立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多层次金融安全防控体系,倡导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金融创新理念等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宋琳  
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讨论已有多时,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国际化、全球化发展,混业金融业务制度已成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但金融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与统一监管模式之争尚未引起我们的重视。在金融业务领域不断扩大、金融活动的传统界限逐步被打破的情况下,传统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实行金融分业监管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但从长远看,加入WTO后,我国金融要逐步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为了确保金融运行的安全有效,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创新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文生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界人士目前探讨的焦点。我国近年来也把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潜在风险,建立稳健的银行体系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试对国际国内金融情势和金融监管立法进行分...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邱跃民  戴玉明  蔡友才  
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金融监管目前存在目标模糊、法规滞后和缺乏监督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监管效率的提高。为确保我国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必须改革监管体制、构建独立金融司法体系和完善监管约束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汤毅林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运行效能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其实际运行中 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略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有中央银行的"角色冲突"、中央银行的 独立性和"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协调等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 分析它们存在的成因,结合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现状及其发展预期,采取相应的与有 效的策略措施,深化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守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玉红  
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须构建金融监管的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