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3)
- 2023(4620)
- 2022(3953)
- 2021(3673)
- 2020(3062)
- 2019(7301)
- 2018(7036)
- 2017(13100)
- 2016(7051)
- 2015(7630)
- 2014(7434)
- 2013(7339)
- 2012(7295)
- 2011(6902)
- 2010(7268)
- 2009(6890)
- 2008(7070)
- 2007(6845)
- 2006(6546)
- 2005(6299)
- 学科
- 济(32151)
- 经济(32093)
- 管理(18938)
- 业(18686)
- 企(16750)
- 企业(16750)
- 方法(10385)
- 学(10150)
- 中国(9884)
- 理论(8860)
- 农(7892)
- 财(7678)
- 业经(7292)
- 制(6982)
- 数学(6891)
- 数学方法(6731)
- 教育(6254)
- 融(6034)
- 金融(6032)
- 银(5634)
- 银行(5621)
- 和(5616)
- 行(5404)
- 体(5111)
- 农业(5107)
- 贸(5087)
- 贸易(5082)
- 地方(5048)
- 策(5008)
- 关系(4993)
- 机构
- 大学(113424)
- 学院(107482)
- 济(44356)
- 经济(43404)
- 研究(41827)
- 管理(36569)
- 中国(31229)
- 理学(29899)
- 理学院(29468)
- 管理学(28873)
- 管理学院(28635)
- 京(25654)
- 财(24401)
- 科学(24308)
- 所(22036)
- 研究所(19539)
- 江(18339)
- 财经(18284)
- 范(17654)
- 师范(17552)
- 中心(17146)
- 北京(17055)
- 农(16626)
- 经(16453)
- 院(14704)
- 师范大学(14422)
- 州(14392)
- 经济学(14364)
- 业大(13609)
- 财经大学(13472)
- 基金
- 项目(61399)
- 科学(47797)
- 研究(46754)
- 基金(44396)
- 家(40069)
- 国家(39250)
- 科学基金(31908)
- 社会(29810)
- 社会科(28028)
- 社会科学(28016)
- 省(22303)
- 基金项目(21983)
- 教育(21935)
- 划(19692)
- 自然(19030)
- 自然科(18570)
- 自然科学(18560)
- 资助(18556)
- 编号(18435)
- 自然科学基金(18237)
- 成果(17988)
- 重点(14366)
- 部(14129)
- 课题(13875)
- 发(12887)
- 性(12652)
- 国家社会(12636)
- 教育部(12305)
- 创(12161)
- 大学(11911)
共检索到186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拥军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探讨自经济学建立以来在经济学家中引起广泛争议的分成租佃理论。在汲取前辈经济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扩展的交易费用概念解释分成租佃的效率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单从劳动投入的角度看,分成制比工资制和定租制效率低。但低的程度却没有马歇尔认为的那样大。分成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是在一些重要的方面节约了交易费用。
关键词:
分成制 交易费用 定租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焕明
本文在分析分成制的效率与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指出两种不同观点的理论假设条件 的区别 ,并联系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交易成本、监督成本和使用权的深入分析 ,解 释了土地承包责任制低效率的原因 ,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分成租佃 私有产权 交易费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浩江 张焕明
在分析分成制的效率与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两种不同观点的理论假设条件的区别。联系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交易成本、监督成本和使用权的深入分析,解释了土地承包责任制低效率的原因,为我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分成租佃 私有产权 交易费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曙光
一、引言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地方经济权力的扩大和地方利益意识的增强,各个地方都把发展地区经济和增加地区收入作为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地区经济的竞相发展和高速增长就成为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一个具有特征性现象,东部沿海地区要追赶亚洲“四小龙”,提前进入小康;中西部地区要加快翻番,尽快摆脱落后状态。与此相适应,地区经济理论和地区经济研究也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不少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虽然文章讨论的是地区经济差异,但却没有充分注意地区经济的特点以及地区经济比较和国际经济比较的区别和联系。2.虽然文章中心是讨论经济改革开始以后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汝广
在《佃农理论》中,张五常有关我国台湾土地改革的实证研究,完全是基于一个虚假的基础——三七五减租所限制的是实际产量而非标准产量。为了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张五常更是极力歪曲事实以误导读者:一方面,对于诸多不利的证据,他完全视而不见;另一方面,他还使用"移花接木"的伎俩,进行数据造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支兆华
对于乡镇企业的改制 ,一般的解释是企业内部的经营效率低下是推动政府改制的根本原因。但实际上 ,从现实观察到的却是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对改制的态度是“靓女先嫁” ,即越是好企业越应当早出售 ,这对传统的解释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 ,理论界一直认为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与政府对它的支持密不可分。但是 ,1 997年全国性的企业改制在很大程度上却又是由地方政府发起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的变化造成了政府行为的彻底转变呢 ?这些问题都很难在出现的理论框架中得到满意的回答。本文发展出了一个理论模型 ,从中可以看到造成上述疑问的关键是 ,原有关于乡镇企业的解释忽视了改制其实是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争夺政府资源的结果 ,...
关键词:
改制 市场化进程 政府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景章
经济萧条,学术界研究已多,但都不脱传统的增长周期、景气循环的理论窠臼,而本文以发达国家日本为典型案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立意,分析了静态社会在日本出现的可能前景,并以此反思了有关长期萧条、经济增长的主流见解。
关键词:
长期萧条 日本 静态社会 反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先国 盛乐
国内外学者从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对中国和前苏联市场化改革的原因和历程进行过分析(董辅(?),2001;程恩富等,2000;杨叔进,2000;关海庭,1999;张宇,1997;樊纲,1996)。而在实践中,中国选择的是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草思
香港大学张五常教授是著名的产权理论专家,他于1993年10月23日在上海“现代市场经济论坛”上发表了一次精采的演讲。张先生的主要观点有:(1)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制度,私人拥有资源的使用权、资源产出的收益权和资源的转让权,但同时又没有放弃国家的所有权。(2)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从根据等级决定权利转变为根据财富决定权利。(3)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艰苦工程。其间不可避免地经过由控制的资源来决定权利的阶段,贪污一旦与制度联系起来就很难消除,因此必须尽快地越过这个过渡阶段。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王凌
本文是一项新的租佃关系研究的结论部分。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学者发现,几百年来(特别是在清代),中国的地租额和地租率有着大幅度的下降(其幅度多在20%以上)。在探讨了与此有关的那些问题———它意味着粮食亩产量的下降,还是租佃制度的一种“修订”?农民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有关的政府政策和法律又是如何———之后,本篇就有关地租率、旧的土地制度以及农民文化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余论,以就正于大家。
关键词:
租佃关系 地租实收率 道义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炳炎
近年来,香港大学经济学教授张五常,在国内名牌大学和科研机构到处走穴讲演,产生很大影响,成了经济学界"红星"。笔者认为其理论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伪科学,目的在于推崇新自由主义思潮、误导中国的改革,企图使中国走全面私有化的错误道路,呼吁对其加以警惕和批判。
关键词:
张五常 社会现象 剖析 理性批判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军 林亮
本文从对温州现实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状态的分析入手 ,结合温州模式的主体———温州民营企业家的生成路径 ,给出了关于温州模式的另一种解释。认为温州模式的核心在于温州有一大批以制度创新为特征的企业家 ,温州之所以能涌现出大量的企业家 ,和他们拥有的“转型经济的先期知识”有关 ,当出现最初的企业家之后 ,企业家群体就沿着规定的路径开始生成和繁衍 ,最终形成了温州独特的发展格局和温州模式。
关键词:
温州模式:企业家 成长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继明
本文在借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和斯拉法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既不同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又有别于新古典边际生产力价值论和斯拉法价值论的新的价值理论,即广义价值论。该理论认为,分工交换产生于人们对比较利益的追求,均衡的交换比例即广义价值是根据比较利益率相等的原则确定的,比较生产力与广义价值量成正比,非劳动生产要素同样参与价值决定,而劳动价值论则是广义价值论的一个特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志琼
循规与违规都是人的理性行为。本文通过对循规与违规的特质和内在机理分析 ,指出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循规未必是合理行为 ,相反 ,违规却存在深刻的必然性。关键是所循、所违之规是计划经济之规还是市场经济之规 ,制度规则是不是各方利益的均衡点。循规和违规具有两面性 ,体制转轨需要违反计划规则 ,遵循市场规则。但违规的路径依赖性使计划体制的违规者有可能转化为市场经济的违规者。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违规与权力关系日趋紧密 ,并向循规转化。
关键词:
思维成本 循规 违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