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9)
- 2023(7868)
- 2022(6726)
- 2021(6177)
- 2020(5315)
- 2019(11619)
- 2018(11742)
- 2017(22470)
- 2016(12646)
- 2015(14106)
- 2014(14045)
- 2013(14048)
- 2012(13252)
- 2011(12040)
- 2010(12515)
- 2009(12162)
- 2008(12042)
- 2007(11379)
- 2006(10525)
- 2005(9927)
- 学科
- 济(51941)
- 经济(51837)
- 业(47372)
- 农(45484)
- 管理(39132)
- 农业(30127)
- 企(27123)
- 企业(27123)
- 制(18159)
- 业经(17834)
- 财(15967)
- 方法(15451)
- 中国(14286)
- 数学(13094)
- 数学方法(12945)
- 体(12762)
- 地方(10291)
- 银(10284)
- 银行(10276)
- 农业经济(10116)
- 发(9908)
- 行(9870)
- 体制(9543)
- 策(9264)
- 村(9228)
- 融(9226)
- 金融(9224)
- 农村(9218)
- 学(9048)
- 贸(8851)
- 机构
- 学院(183395)
- 大学(179882)
- 济(79509)
- 经济(77763)
- 管理(69662)
- 研究(62162)
- 理学(58609)
- 理学院(58075)
- 管理学(57294)
- 管理学院(56960)
- 中国(51866)
- 农(49292)
- 财(39801)
- 京(37830)
- 农业(37023)
- 科学(34710)
- 业大(32024)
- 江(31836)
- 所(31613)
- 中心(30538)
- 财经(29457)
- 研究所(27457)
- 经(26475)
- 省(24191)
- 州(23939)
- 北京(23533)
- 经济学(22987)
- 农业大学(22546)
- 范(22525)
- 师范(22360)
- 基金
- 项目(113297)
- 科学(89504)
- 研究(88330)
- 基金(82000)
- 家(69882)
- 国家(69131)
- 科学基金(59446)
- 社会(57553)
- 社会科(54086)
- 社会科学(54074)
- 省(45506)
- 基金项目(43096)
- 教育(39079)
- 编号(37710)
- 划(36273)
- 自然(35598)
- 自然科(34628)
- 自然科学(34617)
- 自然科学基金(34027)
- 资助(32445)
- 成果(31579)
- 制(28732)
- 农(28417)
- 部(26348)
- 课题(25369)
- 发(24991)
- 重点(24865)
- 性(24008)
- 国家社会(23745)
- 创(23294)
- 期刊
- 济(102445)
- 经济(102445)
- 研究(58625)
- 农(55119)
- 中国(45667)
- 农业(36610)
- 财(32021)
- 学报(27103)
- 科学(25598)
- 融(24581)
- 金融(24581)
- 管理(23533)
- 大学(22292)
- 业经(22264)
- 学学(21009)
- 教育(19289)
- 业(16840)
- 技术(15478)
- 财经(15230)
- 问题(14863)
- 农村(14744)
- 村(14744)
- 农业经济(14027)
- 经(12954)
- 经济研究(12372)
- 世界(11414)
- 版(11369)
- 经济问题(10627)
- 农村经济(9450)
- 技术经济(9421)
共检索到301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段文静
本文从强化立法有利于加快制度创新、法律援助制度有助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改善农民工生活状况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长效法律机制,来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这一目前社会热点问题。
关键词:
农民工权益 长效法律机制 思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崔秀荣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队伍迅速壮大,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因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尽管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但实际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了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产生。究其深层原因还在于我国农民工权益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因此,积极探索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调动农民工参加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既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农民工权益 法律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化调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不断提高。与此相反,传统管理体制下的许多制度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地保护。本文在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合理措施。
关键词:
农民工 权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忠培
为避免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处于"眠其权利之上不觉醒"的窘况,首当其冲的是必须唤醒其应有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晓《劳动合同法》已经为劳动者谋取了"五大福祉"。为编织一张更加周密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恢恢法网",国家应在规范"包工头"劳务关系、建立健全"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增设用人单位精神赔偿法律责任等方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农民工 权益保障 法律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晨夕
随着农民工代际转移,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生力军。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程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各方面有着自身的特征,这给和谐社会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及"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一庞大群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合法权益显得尤为紧迫。通过探讨农民工权益受侵害原因,尝试提出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途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特征 权益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云霞
"用工荒"实质上是民工权利荒,是农民工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和回应的"诉求荒"。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民工依然未能摆脱低工资、低待遇、低保障、低权利的生存状态,诉求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加剧了用工结构短缺。赋予农民工应有的社会地位,从法律上切实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破解"用工荒"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农民工 权利缺失 权益保护 用工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博洋 耿平 张严冰
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措施。农民工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力军,解决好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意义深远。本文在阐述农民工权益保障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及权益缺失的原因,提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对策。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农民工 权益保障 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长健 辛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为利益关系。从哲学的主客体二元对立出发,利益是独立于主体世界而存在。利益是人的本能追求,是人们奋斗的动力之源。转型社会下各种利益群体逐渐显化、利益矛盾空前尖锐、利益需求的多元化不断显现,因此同样作为社会主体之一的农民工的利益理应也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以利益参与、利益发展、利益和谐为逻辑起点,我们透彻分析了农民工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中的障碍,以动力、基础、主导、发展为基点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利益生成和利益驱动机制、利益表达和利益代表机制、利益分配和利益保障机制、利益协调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庆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通常是以非正式或非永久性方式转移,他们经常在乡村与城镇间来回流动,与发达国家比较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同时,由于现阶段城市往往不具有相应吸纳能力的产业,使得大批流动人口只能流入城镇非正式部门,继而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拟对农民工权益保障与社会管理改革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方朔 崔建良 苏庆国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已成全社会的共识,我国也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但毋庸讳言,这套机制尚不健全,使得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仍层出不穷,故急需加以完善。本文对当前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对如何完善做了探索。
关键词:
农民工 合法权益 保护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晓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地被征用,农民权益受损的情形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而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是被征地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根本原因。因此,健全现行征地法律制度、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归属、完善征地补偿费用、规范征地行为等,是确保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的前提。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农民权益 征地补偿 法律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进才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各地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流转,成为非农用地;大量的农民成了失地农民。由于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设置虚化、征地目标泛化;征地补偿不合理、征地程序不民主和缺乏司法救济权等法律内在的缺陷,致使失地的农民不仅享受不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反而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劳保无份"的"三无"游民,其结果必然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从法治角度保护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是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土地权益 法律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航
后金融危机时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反思金融危机时的"返乡农民工"现象,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机制问题。农民工权益保护,已成为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