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4)
- 2023(11653)
- 2022(9898)
- 2021(9192)
- 2020(7777)
- 2019(18008)
- 2018(17692)
- 2017(35646)
- 2016(19322)
- 2015(21961)
- 2014(21711)
- 2013(21850)
- 2012(20740)
- 2011(18672)
- 2010(18517)
- 2009(17385)
- 2008(17263)
- 2007(15869)
- 2006(14014)
- 2005(12336)
- 学科
- 济(89830)
- 经济(89745)
- 业(57734)
- 管理(48322)
- 农(48245)
- 方法(39875)
- 数学(36379)
- 数学方法(36129)
- 企(35817)
- 企业(35817)
- 农业(31894)
- 财(22008)
- 中国(21347)
- 业经(21217)
- 地方(20450)
- 制(16524)
- 贸(16029)
- 贸易(16023)
- 易(15524)
- 学(15066)
- 税(13096)
- 发(12453)
- 税收(12380)
- 收(12301)
- 务(12299)
- 财务(12283)
- 银(12247)
- 财务管理(12244)
- 银行(12223)
- 融(11914)
- 机构
- 学院(279214)
- 大学(274096)
- 济(119934)
- 经济(117495)
- 管理(106142)
- 研究(92359)
- 理学(91716)
- 理学院(90753)
- 管理学(89438)
- 管理学院(88925)
- 中国(71777)
- 农(63611)
- 京(56541)
- 财(55544)
- 科学(55493)
- 农业(49008)
- 所(46738)
- 业大(45696)
- 中心(44709)
- 财经(43636)
- 江(43409)
- 研究所(41960)
- 经(39523)
- 经济学(37073)
- 范(35765)
- 师范(35474)
- 北京(34919)
- 州(34076)
- 经济学院(33981)
- 院(31975)
- 基金
- 项目(183196)
- 科学(144031)
- 研究(137299)
- 基金(132216)
- 家(113875)
- 国家(112842)
- 科学基金(96525)
- 社会(87927)
- 社会科(83031)
- 社会科学(83004)
- 省(73106)
- 基金项目(70827)
- 教育(62364)
- 划(60334)
- 自然(60050)
- 自然科(58579)
- 自然科学(58565)
- 编号(57674)
- 自然科学基金(57536)
- 资助(53303)
- 成果(46246)
- 部(41566)
- 发(41546)
- 重点(40894)
- 课题(39035)
- 创(38024)
- 国家社会(36278)
- 农(35676)
- 创新(35530)
- 教育部(35452)
- 期刊
- 济(136381)
- 经济(136381)
- 研究(82877)
- 农(65781)
- 中国(52240)
- 农业(44299)
- 学报(42695)
- 财(42330)
- 科学(39034)
- 大学(32672)
- 管理(31858)
- 学学(31039)
- 融(29004)
- 金融(29004)
- 业经(27740)
- 教育(25210)
- 技术(23413)
- 业(21352)
- 财经(21253)
- 经济研究(20515)
- 问题(20182)
- 经(18202)
- 农村(15076)
- 村(15076)
- 版(15050)
- 农业经济(14577)
- 世界(14503)
- 技术经济(14499)
- 经济问题(13707)
- 贸(13263)
共检索到415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远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东升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增收的几种主要渠道,说明农民增加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将非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补贴给农民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有逐步减少农民数量、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减轻农民的负担,才可能使农民收入接近或达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
关键词:
农民增收 政府调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伟 王晓莉
要想真正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要对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和来源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本文对河南一个有代表性的村 (付庄村 )农民收入基本状况及增收途径进行了详尽分析 ,并由此得出结论 :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是人多地少 ,是人和地的矛盾 ,农民收入低和农村贫困只是这一矛盾的外在表现。实际情况是 :农业内部增长潜力是有限的 ,减轻负担也是权宜之计 ,只有大多数农民走出了农村 ,脱离了农业 ,“三农”问题才能最终解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最后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晓璐 苏永玲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特别是"十一五"成为辽宁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变动情况,探究农民收入构成变动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促进农民收入良性持续增长的两条途径。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增收 就业渠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文军 王忠贤
本业增收和转移增收是农民增收的两条必经之路。本业增收的关键是成立农民协会 ,将分散的农业生产销售有机组织起来 ;转移增收的关键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 ,转移增收是农民整体增收的根本出路。加入 WTO对农民本业增收利弊各半 ,但有利于转移增收 ,杨凌示范区农民增收应采取的对策有 :成立农民协会 ,指导区内农业有序生产 ;成立“三农”发展学院 ,加强对区内农民的教育培训 ;取消户籍限制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等
关键词:
农民 增收理论 杨凌示范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唐建成 肖成刚 宋洁
近年来,四川农民收入虽然实现较快增长,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速仍慢于GDP增速,不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探索四川农民增收的路径已是当务之急。影响四川农民收入的因素众多,主要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农业生产情况、国家支农政策三类。选取代表性指标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发现:农村居民家庭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对农民收入有反向影响,经济增长率、城镇化率、农业补贴、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农产品生产价格、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农村居民收入都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灌溉面积影响最大,且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指标。依据回归分析可预测,2020年四川居民人均可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春海
农产品成本分析要贯穿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不仅涉及到生产过程分析,而且也与产前、产后的相关因素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农产品成本来探讨我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寻求农民增收的路径和实现机制。其基本结论是,公共政策取向应着眼于改善要素配置,并更多强调帮助农民利用现有条件创造出来的机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产品成本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保国
1积极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市场,增加农产品需求弹性。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和农产品购销活动的加强,既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应实行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购销机制和价格政策,改变现行的由国家统一调拨粮食的办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应萍
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是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三大目标,其中,农民增收是关键。因此,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途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骆鹏 葛深渭
农民增收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当前关于农民增收途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去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并且这种探索不能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必须开拓新的思路。本文认为就目前我国的现状而言,实施"梯次移民"是一条可行的途径选择。
关键词:
农民增收 新思路 梯次移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友
近年来,农业投入不足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问题。建立以政府、集体、信贷、农户、外资等多位一体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是加大农业有效投入和实现农民增收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麦伟
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是我们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实现农民增收又是其中的一大主题。实现农民增收 ,既要有体制保障 ,也要有得力措施 ;当各项措施都能落实到位时 ,农民增收这一难题便得以破解
关键词:
农民增收 保障 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路
随着“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创新创业等的深入推进,互联网科技赋能农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对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结合农村互联网应用新要求,应从宏观层面,落实政策支持和顶层设计;从产业层面,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支撑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从农民个体层面,提高农民的网络应用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多层次多角度共同推进,优化和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民转移就业 农民增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瑾 郝婷 徐军宏
针对我国农村现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缓慢的症结和原因。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 ,从优化农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等方面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