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8)
- 2023(11635)
- 2022(10325)
- 2021(9889)
- 2020(8318)
- 2019(19231)
- 2018(19369)
- 2017(38082)
- 2016(20788)
- 2015(23697)
- 2014(23813)
- 2013(23852)
- 2012(22048)
- 2011(19849)
- 2010(19980)
- 2009(18341)
- 2008(17903)
- 2007(16036)
- 2006(14491)
- 2005(12763)
- 学科
- 济(85937)
- 经济(85767)
- 业(64964)
- 管理(57257)
- 农(48086)
- 企(43822)
- 企业(43822)
- 方法(35218)
- 农业(31854)
- 数学(30424)
- 数学方法(30032)
- 业经(22549)
- 中国(21759)
- 财(21033)
- 学(19032)
- 制(17898)
- 地方(17708)
- 贸(14186)
- 贸易(14180)
- 易(13798)
- 理论(13002)
- 发(12964)
- 技术(12911)
- 务(12721)
- 财务(12634)
- 财务管理(12599)
- 体(12566)
- 环境(12431)
- 银(12411)
- 银行(12377)
- 机构
- 学院(297182)
- 大学(295566)
- 管理(121087)
- 济(116432)
- 经济(113707)
- 理学(104560)
- 理学院(103464)
- 管理学(101713)
- 管理学院(101205)
- 研究(97898)
- 中国(76051)
- 农(65214)
- 京(63729)
- 科学(61598)
- 财(52264)
- 业大(50698)
- 所(50000)
- 农业(49847)
- 中心(46182)
- 研究所(44899)
- 江(44721)
- 财经(41307)
- 北京(40311)
- 范(39688)
- 师范(39415)
- 经(37484)
- 州(36124)
- 院(34554)
- 经济管理(33322)
- 省(32182)
- 基金
- 项目(200058)
- 科学(156477)
- 研究(149840)
- 基金(143828)
- 家(124235)
- 国家(123073)
- 科学基金(105489)
- 社会(92700)
- 社会科(87252)
- 社会科学(87225)
- 省(78884)
- 基金项目(77558)
- 自然(68208)
- 教育(66942)
- 自然科(66500)
- 自然科学(66486)
- 划(65356)
- 自然科学基金(65270)
- 编号(64236)
- 资助(58420)
- 成果(52087)
- 部(44243)
- 重点(43728)
- 发(42808)
- 课题(42390)
- 创(40870)
- 创新(37976)
- 科研(37803)
- 教育部(37329)
- 人文(37163)
- 期刊
- 济(136211)
- 经济(136211)
- 研究(87378)
- 农(67087)
- 中国(61189)
- 学报(47066)
- 农业(45398)
- 科学(44517)
- 管理(39855)
- 财(38401)
- 大学(36195)
- 学学(34061)
- 教育(32611)
- 融(28771)
- 金融(28771)
- 业经(27451)
- 技术(24651)
- 业(20737)
- 问题(19468)
- 财经(19360)
- 经济研究(17736)
- 图书(16804)
- 经(16284)
- 版(15685)
- 理论(15577)
- 农业经济(14848)
- 农村(14842)
- 村(14842)
- 科技(14661)
- 技术经济(14527)
共检索到444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扬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村土地由农民个人所有和使用 ,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现在的“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的演变情况说明 ,我国土地制度变化多 ,且权属不清 ,致使农民的土地使用常遭侵犯 ,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需要从法制的角度予以保障。
关键词:
农民 土地 法律保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迟福林 王景新 唐涛
我国农村从1984年开始的第一轮土地承包15年不变的期限,目前已陆续到期。许多地方按照中央的精神,正在开展“延长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中央关于“土地承包期30年”的政策,是加快农村经济改革,长期稳定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庭宇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其为扩大农地规模经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近年来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违背中央精神和侵犯农民利益的现象,即农民没有成为土地流转的主体;政府职能错位,暗箱操作,以各种借口强行收回农民承包地搞“反租倒包”;土地流转价格低,农民不能从中受益;租期过长;等等。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权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稳定的大事,当务之急是遵循“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确定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对农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公司化运作,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费和土地流转期限,以促进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齐红
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若干法律问题齐红自1979年起,我国农村开始了以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改变了过去集体所有、集体使用、集体收益的经营方式,在明确土地仍然属于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权交给农民,农民有权对其承包土地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景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新明 侯泽福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必然要求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然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在我国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本文认为,从法律视角研究如何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制度建设,能有效引导、完善、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关键词:
农村 土地使用权流转 承包经营权 物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建华 罗从清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中两个互动的基本点 :一方面 ,农民增收会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另一方面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也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证 ,进而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媞
作为农地产权流转的主要形式,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有助于释放宅基地经济价值,拓宽农户融资渠道,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牵扯到现行立法、宅基地登记确权、价值评估、农地贷款金融机构、社会保障制度等多方面问题,对此,建议完善相关立法、做好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工作、建立价值评估体系、成立专门的农地金融机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抵押流转 法律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静
在稳定家庭承包制 ,实行土地使用权长期化的基础上 ,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法律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 ,这为土地使用权市场的构建提供了政策依据。只有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才能促进农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法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福军
农民环境知情权是指农民有知晓、了解、收集环境政策和环境问题等相关信息的权力。保护农民环境知情权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基础,是实现农民环境监督权和参与权的前提。而保护农民对环境的知情权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在建设新农村和保护农民利益上有具有现实和理论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农民群体和农业社会环境的基本特点,只有改进环境监督的制度,完善环境公开信息制度,更新环境执法的手段和理念,建立环境问题投诉制度,加强环境问题的法律援助。综合多方面的力量和条件,才能更好的保护农民环境知情权。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 环境知情权 法律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琳 刘建杰
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农民土地权益的损伤,但恰恰我国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法律保障明显不力,这就常会引发失地农民的不满,为社会冲突埋下祸根。因此,为了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关于失地农民的法律保障体系。为此,我国立法机关应当完善与"农村土地征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完善失地农民权益的司法救济途径。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权益 城市化 法律保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莹丽
农民金融发展权源于发展权和普惠制金融理论。作为农民对社会金融发展状况和结果所应享有的权利,其既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方针要求,也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作为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首要责任主体,应为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并通过央行切实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落实。而寻求发展权入宪、制定农民保障法、完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机制的构建,则是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根本法律出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莹丽
"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以及日益激化,提出了农民发展权的现实要求。普惠制金融理论的提出、运用,又与农民权益保障的现实需求相融合,共同酝酿"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产生。农民金融发展权是指农民对整个社会生活中金融发展状况和结果所应享有的权利。它既是对农民发展权这一理论概念的具体和深化,更是"全面发展农村"国家大政方针的核心要求和现实需要。国家是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首要的义务和责任主体,而国家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义务和责任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和央行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具体实现两方面。寻求发展权入宪、构建农民保障法、完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则是促进农民金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建仓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通过中、小城镇的建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来转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工业对农业的支持给农业提供物质投入,通过农业的技术改造,特别是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后者就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对农民及农业科技人员的投资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土地使用权,流转,农民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