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1)
- 2023(15378)
- 2022(13197)
- 2021(12300)
- 2020(10383)
- 2019(23636)
- 2018(23617)
- 2017(45727)
- 2016(24621)
- 2015(27588)
- 2014(27426)
- 2013(27494)
- 2012(25203)
- 2011(22488)
- 2010(22725)
- 2009(21326)
- 2008(21246)
- 2007(19354)
- 2006(17383)
- 2005(15599)
- 学科
- 济(102905)
- 经济(102764)
- 业(102415)
- 管理(84499)
- 企(84312)
- 企业(84312)
- 农(48234)
- 方法(44042)
- 数学(34382)
- 数学方法(33984)
- 业经(33838)
- 农业(32123)
- 财(31112)
- 中国(27020)
- 技术(22693)
- 制(22526)
- 务(22141)
- 财务(22076)
- 财务管理(22042)
- 企业财务(20840)
- 地方(19770)
- 理论(19486)
- 学(18496)
- 和(18422)
- 贸(18026)
- 贸易(18012)
- 策(17928)
- 易(17490)
- 划(17135)
- 体(16565)
- 机构
- 学院(356822)
- 大学(351526)
- 管理(149682)
- 济(146053)
- 经济(142950)
- 理学(128544)
- 理学院(127295)
- 管理学(125485)
- 管理学院(124839)
- 研究(112763)
- 中国(89663)
- 京(74921)
- 科学(67994)
- 财(67254)
- 农(67130)
- 所(56093)
- 江(55135)
- 业大(55094)
- 财经(52832)
- 中心(52691)
- 农业(51145)
- 研究所(50205)
- 经(47794)
- 北京(47184)
- 范(44710)
- 师范(44402)
- 州(44248)
- 经济学(41382)
- 经济管理(40606)
- 院(40068)
- 基金
- 项目(234571)
- 科学(186342)
- 研究(177389)
- 基金(170039)
- 家(145680)
- 国家(144256)
- 科学基金(126220)
- 社会(112856)
- 社会科(106604)
- 社会科学(106574)
- 省(93647)
- 基金项目(91065)
- 自然(80489)
- 教育(79208)
- 自然科(78645)
- 自然科学(78630)
- 自然科学基金(77276)
- 划(76114)
- 编号(74224)
- 资助(68178)
- 成果(59363)
- 创(52767)
- 部(51556)
- 重点(51050)
- 发(50799)
- 课题(49251)
- 创新(48444)
- 业(46012)
- 国家社会(45557)
- 制(44927)
- 期刊
- 济(172477)
- 经济(172477)
- 研究(106770)
- 中国(70901)
- 农(67553)
- 管理(57715)
- 财(53399)
- 学报(50487)
- 科学(49601)
- 农业(45508)
- 大学(39679)
- 教育(37934)
- 学学(37363)
- 融(34636)
- 金融(34636)
- 业经(34014)
- 技术(32562)
- 财经(25752)
- 经济研究(24208)
- 业(23619)
- 问题(23053)
- 经(22018)
- 技术经济(20280)
- 科技(18598)
- 现代(17701)
- 图书(17499)
- 理论(17469)
- 版(17022)
- 商业(16679)
- 世界(16170)
共检索到539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丽琼
在农民创业教育研究中存在若干认识误区:一是以农民缺乏创业意识为假设前提,二是以所谓"做大做强"的暴富观误导农民大众创业,三是歧视农民立足乡村农户的家庭创业。然而,理论与实践都表明,中国农民不仅本就具有积极进取的创业意识,而且有踏实的创业精神和务实的创业目标,农民大众立足乡村农户或庄园的家庭创业是更为普遍和重要的。正确认识农民及其家庭经济、准确定位农民创业目标和正确引导广大农民家庭创业将有力地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饶静
本文首先对青年农民创业素质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出创业素质的基本要件,再结合青年农民创业素质这一具体对象,分析出影响其创业素质的短板性因素,进而从四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青年农民创业素质的对策和解决办法:设计一套科学的提升创业素质的机制;加强创业教育力度,增强创业教育实效性;营造良好的创业大环境;注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完善。
关键词:
农村青年 创业素质 问题 提升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迪亮
农民合作社是指农村改革以来产生的,以农民为主体并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增加组织成员收入为目的,遵循国际公认的合作社基本原则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国际经验证明,农民合作社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强化农民素质、维护农民利益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多数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已得到长足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迪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问世虽为农民合作社的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但要真正实现合作社快速健康的发展,还须首先端正人们对合作社的认识。当前,对关于农民合作社的"过时论"、"等同论"、"复归论"、"多余论"、"取代论"、"威胁论"、"政府无为论"、"前提不足论"等认识误区,必须予以矫正。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认识误区 矫正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漪鸥
<正>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空心化”、宅基地及房屋“闲置化”、留守农民“老龄化”、农业承包地“抛荒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广大农村地区面临“谁来建设,怎样建设”的严峻挑战。同时,实践表明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就业创业能有效应对上述挑战。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具备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主体意识及风险意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敬宝 杨同梅 刘玉凤 郭学进
农民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很多农民已经创业,但在创业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民创业,提供技能培训、加大资金扶持、搭建信息平台、开展项目指导、实施税收减免、保障创业权益,促进更多的农民进行创业,以推动我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创业型经济 农民 创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其林
一、允许农民集资兴办企业,是不是否定了信用集中于银行的原则。我认为,信用必须集中于国家银行,是相对的集中、宏观的集中。在我国客观上存在多种经济成份,国民经济活动中市场调节占相当比重的情况下,信用必须在微观上搞活,以适应发展生产、搞活流通的需要。农民和集体把分散的自有资金集中起来兴办合作企业,资金的集中与运用都没有经过中介人,投资者直接把资金投向企业,所有权与使用权没有完全分离,农民既是投资者,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本文概括相关经验研究结果证明,诸多关于中国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的传统观念,已经不再符合现实情况。这些传统观念包括:(1)人口众多是经济增长不利因素;(2)计划生育造成老龄化和性别比失调;(3)人口红利消失导致经济增长不可持续;(4)中国仍处在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5)刘易斯转折点意味着二元经济终结;(6)承认人口新趋势导致对就业的忽视。本文指出,走出这些认识误区,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形成恰当的政策取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祖辉 OlofBolin 徐旭初
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与效率问题,人们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农民合作组织与家庭经营组织能否共存?农民合作组织是否会演变为低效率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能否协调?等等。本文就有关农民合作组织的七个认识误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组织 家庭经营 市场经济 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荣 姜长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党国印
关于都市农业的若干认识问题党国印农业生产与人类相伴而生,已先后经历了集体采集农业、自给自足的种植农业和面向市场的商品化农业几个发展阶段。但过去的农业生产始终在农业与工业对立、农村与城市对立中发展,农民的艰辛、农村的破败和农产品贸易地位的低下成为农业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逸波 赵邦宏 曹港
农民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农民就业模式已由外出务工为主向就近就地模式转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将是解决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前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包括农村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县域产业带动就业能力不足、县域农民工市民化发展存在阻碍、灵活就业服务和保障措施不完善、创业促就业成效不足等。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改变思路,以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来破解现实困境、实现突破。本文提出了明确县域作为农民就业创业主阵地、发挥县域特色产业在吸纳就近就业中主力军作用、延伸产业链、促进就业新业态和灵活就业等创新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在新发展阶段,切实促进广大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农民 就近就地就业 困境 创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曼
本文认为,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与创业问题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现实需求,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与创业问题要以人为本,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培训。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农民工 就业 创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焦晓波 关璞
创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农民创业是全民创业的重点。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农民创业的制度环境、创业意愿、创业融资、创业培训等展开研究,为指导农民创业实践起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农民创业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农民创业的逻辑起点,以农民缺乏创业意识为前提;相关研究和政策分析过于笼统,且缺乏统筹规划;以做大做强和精英创业来误导农民大众创业;在农民创业培训和政策宣传方面,空谈的多,实际支持的少。所以,在下一步的农民创业理论研究中,必须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精神,对农民群体创业、组织创新和公共支撑体系建设加以重视;对农民创业过程和绩效与一般创业相比较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展开深入研究;对农民创业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川昌 骆玉岐
通过对农民的现状分析,找出创业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培训措施提升农民素质,结合实例总结培训成果,阐述保障农民创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各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