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1)
- 2023(8624)
- 2022(7083)
- 2021(6479)
- 2020(5155)
- 2019(11491)
- 2018(11150)
- 2017(21510)
- 2016(11530)
- 2015(12977)
- 2014(13051)
- 2013(13278)
- 2012(12967)
- 2011(12134)
- 2010(12713)
- 2009(12146)
- 2008(11913)
- 2007(11239)
- 2006(10736)
- 2005(10247)
- 学科
- 济(81305)
- 经济(81243)
- 农(49012)
- 业(36805)
- 农业(32533)
- 管理(26440)
- 地方(21409)
- 方法(21173)
- 业经(20021)
- 数学(19103)
- 数学方法(18997)
- 中国(17626)
- 企(15714)
- 企业(15714)
- 制(14023)
- 发(12651)
- 学(12525)
- 农业经济(12481)
- 地方经济(12186)
- 融(11076)
- 金融(11076)
- 银(10779)
- 银行(10778)
- 体(10617)
- 行(10526)
- 财(10296)
- 发展(10226)
- 展(10206)
- 策(9706)
- 村(9490)
- 机构
- 学院(182609)
- 大学(178267)
- 济(93879)
- 经济(92190)
- 研究(67790)
- 管理(67540)
- 中国(56628)
- 理学(56599)
- 理学院(56060)
- 管理学(55377)
- 管理学院(55038)
- 农(47175)
- 财(40107)
- 京(36902)
- 科学(35369)
- 农业(35201)
- 所(33969)
- 中心(32492)
- 财经(30665)
- 江(30295)
- 研究所(29764)
- 经济学(29536)
- 业大(29258)
- 经(27689)
- 经济学院(26256)
- 北京(23488)
- 范(23341)
- 州(23280)
- 师范(23225)
- 省(22645)
- 基金
- 项目(107404)
- 科学(85409)
- 研究(83813)
- 基金(78776)
- 家(66716)
- 国家(66010)
- 社会(57487)
- 科学基金(56751)
- 社会科(54055)
- 社会科学(54040)
- 省(42122)
- 基金项目(40948)
- 教育(35715)
- 编号(34562)
- 划(33084)
- 自然(32125)
- 资助(31823)
- 自然科(31350)
- 自然科学(31345)
- 自然科学基金(30797)
- 成果(28217)
- 农(27823)
- 发(26154)
- 部(24752)
- 国家社会(24357)
- 重点(23452)
- 课题(23332)
- 发展(22537)
- 展(22240)
- 性(22146)
- 期刊
- 济(124439)
- 经济(124439)
- 研究(63263)
- 农(54232)
- 中国(41930)
- 农业(36213)
- 财(28711)
- 融(27696)
- 金融(27696)
- 科学(24827)
- 学报(24558)
- 业经(23995)
- 管理(22870)
- 大学(20672)
- 学学(19822)
- 经济研究(17957)
- 问题(17135)
- 财经(16763)
- 业(15772)
- 农村(15126)
- 村(15126)
- 技术(15118)
- 农业经济(14911)
- 经(14611)
- 教育(14231)
- 世界(13947)
- 经济问题(12348)
- 技术经济(11487)
- 版(10391)
- 贸(10027)
共检索到307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曙东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始终坚持“农业优先”的政策原则 15年改革的实践证明,农村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率先发展,是一条主要的经验:一是率先造就了一个层次、多形式、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荣的市场主体体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贡献是,率先在计划经济的土壤上缔造和培养了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由此,单一的农民身份出现了迅速的分化,个体户、经济联合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等各式各样的市场主体应运而生,共同创造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和平 张忠根
市场经济进程中的宏观思考:农业保障蒋和平,张忠根15年的农村经济改革实践,使我国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市场机制的引入,既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也给农业的发展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近年出现农业生产要素大量流失,农业比较利益每况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和平 张志根
我国农业生产手段落后,生产规模小,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必然会处于比较劳动生产率和比较利益劣势,而市场机制总的调节方向总是引导生产要素的配置从弱势产业转向优势产业,这就决定了农业无法同其他产业进行平等的竞争。因此,农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对农业进行宏观干预最重要的措施,是依靠体制和制度的力量,建立农业稳定发展的保障体系,对农业实行有效地保护。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茂才
本文围绕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目标,从我国近年来涌现的“华商潮”现象入手,对我国经济向国际市场渗透作了详尽的分析。作者认为:“华商湘”的兴起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对这一股潮流的兴起不可忽视,它是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的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华商潮”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有着历史的和现实的多方面的因素。作者对此作了深入的解剖。作者认为,中国与独联体的经贸合作杨会与风险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我们需要抓住机会,避免风险,兴利除弊。作者由此提出了四条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永源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搞好宏观调控。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有没有必要进行宏观调控,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调控,就成为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铮
农村微观经济主体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益导向从事经济活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但市场经济调节在一定时期的盲目性,不仅会带来相当规模的经济效益的损失,而且还不能完全保证社会效益和社会公平,这势必危及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殊产业——农业的基础地位.为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要求政府在宏观上以社会公平为原则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运用有效的经济杠杆加以调节,并辅之科学的信息指导和畅通的流通渠道,同时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桂芳 邓涛
本文从收入、消费环境、流通秩序和政治体制方面分析了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开拓农村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收入 消费环境 流通秩序 政治体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丽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龙龙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促使我国不得不考虑从内需角度探索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认为,解决内需不足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农村消费以及农民收入。从农村生产以及农村消费角度,探讨了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在于农村市场,并提出了引导县域企业主体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降级"并举,实现城乡市场的对接,最终全面启动内需市场。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对外贸易 农村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盛洲
一、深化经营体制改革 进一步培育经营主体 使我国农户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不仅需要大力培育市场,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术和有关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运用经济方法和手段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还必须进一步改革、完善经营体制,使之更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比如需要适当延长土地承包期。在承包期内,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以保持农户承包耕地的稳定性,避免土地经营规模不断细化。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使耕地逐步向专业承包队组和种田能手集中,以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希刚 陈凡
一、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迄今为止,国内大多数人都同意“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样的论点。这一结论是正确的,但尚不完整。严格地说,市场经济是配置的一种形式,但它首先是资源占有的一种形态。从静态的观点看,市场经济存在的本身就包含着这样的前提:人类社会发展到这样的阶段,生产已社会化,广泛存在着分工,资源或社会上已形成的财富(包括生产资料、产品与服务)为受到法律保护并由全社会承认的不同所有者所占有,这些所有者对于自身拥有的资源或财产具有处置权和收益权,他们作为经济主体(生产者与消费者)活动时的行为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从动态的观点看,正是在上述形态的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闯勋 胡旭波
为了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支持社会主义市场农业的发展,我们对湘潭市农业战线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了调查,深深感到农业推向市场后,农村经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农村信贷资金运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亟待引起重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继恩
1993年是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把农民引入市场经济的头一年,为正确分析市场全面放开之后农村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到农村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初步的意见。 问题 一是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不适应。有的干部认为发展市场经济是农民自己的事情,不需要领导和组织,感到无事可做;有的基层干部对解决农产品市场全面放开后农村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困难缺乏信心,感到工作难做,据调查,有的地方有1/3的村骨干和部分乡干部想转行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际秦
十多年前,农村改革先走一步,带来了市场繁荣,农民纷纷脱贫,下一步将是沿着扩大市场经济的路子,城乡通开,共同富裕,齐奔小康。由于我国农村面积人口多,农村仍然是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主战场,这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必须充分认识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农村市场经济和农民的情况如何,依然是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新黄浦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思考新黄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概念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者提出来的。根据笔者的理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临的宏观调控问题,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出发点无论是对社会主义的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