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2)
- 2023(12112)
- 2022(10665)
- 2021(10132)
- 2020(8320)
- 2019(19336)
- 2018(19426)
- 2017(37676)
- 2016(20603)
- 2015(23429)
- 2014(23459)
- 2013(23435)
- 2012(21594)
- 2011(19349)
- 2010(19379)
- 2009(17761)
- 2008(17276)
- 2007(15569)
- 2006(13985)
- 2005(12304)
- 学科
- 济(85408)
- 经济(85303)
- 业(64827)
- 管理(55948)
- 农(50663)
- 企(43382)
- 企业(43382)
- 方法(35261)
- 农业(33732)
- 数学(30459)
- 数学方法(30076)
- 业经(24140)
- 中国(22943)
- 财(21015)
- 地方(18656)
- 学(17379)
- 制(17157)
- 贸(14350)
- 贸易(14344)
- 易(13955)
- 发(13550)
- 理论(13053)
- 技术(12928)
- 务(12708)
- 财务(12641)
- 财务管理(12612)
- 农业经济(12555)
- 策(12335)
- 银(12303)
- 银行(12264)
- 机构
- 学院(294579)
- 大学(292299)
- 管理(120275)
- 济(117000)
- 经济(114338)
- 理学(104309)
- 理学院(103241)
- 管理学(101551)
- 管理学院(101042)
- 研究(97186)
- 中国(74577)
- 农(65009)
- 京(62369)
- 科学(60764)
- 财(51480)
- 业大(50187)
- 农业(49440)
- 所(49153)
- 中心(45477)
- 研究所(44353)
- 江(43917)
- 财经(40792)
- 范(39474)
- 北京(39365)
- 师范(39202)
- 经(37087)
- 州(35607)
- 院(34114)
- 经济管理(33476)
- 经济学(32607)
- 基金
- 项目(200153)
- 科学(157169)
- 研究(150172)
- 基金(144217)
- 家(124541)
- 国家(123375)
- 科学基金(106124)
- 社会(93658)
- 社会科(88218)
- 社会科学(88193)
- 省(79101)
- 基金项目(77778)
- 自然(68170)
- 教育(67056)
- 自然科(66515)
- 自然科学(66503)
- 自然科学基金(65289)
- 划(65202)
- 编号(64035)
- 资助(58310)
- 成果(51831)
- 部(44060)
- 重点(43684)
- 发(43220)
- 课题(42258)
- 创(41076)
- 创新(38168)
- 科研(37641)
- 国家社会(37587)
- 教育部(37388)
- 期刊
- 济(136421)
- 经济(136421)
- 研究(86382)
- 农(68268)
- 中国(58969)
- 学报(46909)
- 农业(46419)
- 科学(44097)
- 管理(39619)
- 财(37399)
- 大学(36459)
- 学学(34408)
- 教育(31982)
- 业经(27841)
- 融(27451)
- 金融(27451)
- 技术(24698)
- 业(20732)
- 问题(19339)
- 财经(19051)
- 经济研究(17964)
- 版(16186)
- 图书(16095)
- 经(16087)
- 农业经济(15286)
- 理论(15094)
- 农村(14976)
- 村(14976)
- 科技(14620)
- 技术经济(14589)
共检索到4368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华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剩余劳动力 转移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东宁 王晨阳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和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推行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能够避开上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矛盾 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燕 叶果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标准着手,对近些年来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由此所引发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受阻分析 战略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灵芝
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进入21世纪,农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一个有效且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农民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和农村社会安定,而且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稳定。研究、探讨和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大规模的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平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敬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晓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转移 农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邢伯春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综述邢伯春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4亿多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有1.2亿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现将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观点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黄郁鑫
对于我国当前的二元化经济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以及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负相关;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卓伟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劳动力和人口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历史。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传统的农业技术由于机械、电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相对稳定的土地面积相比,农业中存在了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以“二元经济论”著名的阿瑟·刘易斯认为,只要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工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个人收入差额能够补偿城市的过高生活费和因劳动力流动脱离了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心理成本,农业劳动力就会大量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国虎 郭犹焕
对全国或某一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区划,然后再分别加以研究,这对深入细致地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可以避免一概而论,为系统地、分门别类地分析全国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表征等提供科学依据。其二,为有效地提出解决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政策建议奠定基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孟令国 蒋序怀 胡广
我国总的人口红利仍处于高峰状态,但将逐步进入后人口红利期。通过对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以及其他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人口红利在总量与结构、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均衡的矛盾;基础教育水平虽然整体提高,但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却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制度不健全、投入不足以及教育体系不完善等是造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的根本原因。政府通过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加大投入,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吸引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模式、因材施教、按需培训等方式,同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主动参加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达到增加人口红利的目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柯美成
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决策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这个问题迄今未能拿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的妥善办法。本文拟谈一些探索性意见和建议。 据有关权威部门90年代初的预测,“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为1.1亿人,加上当时农村已有1亿以上剩余劳动力,“八五”末需要安排的农村劳动力为2.1亿多人,到2000年则增加到3亿人以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