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2)
- 2023(11218)
- 2022(9291)
- 2021(8510)
- 2020(6686)
- 2019(14879)
- 2018(14559)
- 2017(26884)
- 2016(14572)
- 2015(16230)
- 2014(15816)
- 2013(15876)
- 2012(15350)
- 2011(14096)
- 2010(14684)
- 2009(13722)
- 2008(13639)
- 2007(12682)
- 2006(11777)
- 2005(11091)
- 学科
- 济(68161)
- 经济(68088)
- 业(50908)
- 农(49604)
- 管理(39176)
- 农业(33255)
- 企(28132)
- 企业(28132)
- 中国(24355)
- 地方(22918)
- 业经(21786)
- 技术(16963)
- 方法(15580)
- 制(15564)
- 发(15218)
- 银(13321)
- 银行(13307)
- 行(13018)
- 财(12811)
- 数学(12809)
- 农业经济(12711)
- 数学方法(12655)
- 融(12379)
- 金融(12379)
- 发展(12264)
- 展(12228)
- 学(11950)
- 贸(10887)
- 贸易(10870)
- 地方经济(10633)
- 机构
- 学院(210517)
- 大学(204200)
- 济(91179)
- 经济(89189)
- 管理(79695)
- 研究(78207)
- 理学(66460)
- 理学院(65714)
- 管理学(64847)
- 管理学院(64420)
- 中国(62568)
- 农(53261)
- 科学(44846)
- 京(44342)
- 财(41420)
- 农业(39855)
- 所(39504)
- 中心(37246)
- 江(36762)
- 研究所(34867)
- 业大(34865)
- 范(30451)
- 师范(30224)
- 财经(29993)
- 州(29356)
- 省(28754)
- 北京(28322)
- 院(27128)
- 经(26949)
- 经济学(25814)
- 基金
- 项目(130367)
- 研究(103375)
- 科学(103321)
- 基金(91241)
- 家(78319)
- 国家(77434)
- 社会(67241)
- 科学基金(66115)
- 社会科(63263)
- 社会科学(63250)
- 省(54746)
- 基金项目(47983)
- 教育(44389)
- 编号(44283)
- 划(43499)
- 自然(37485)
- 成果(36699)
- 自然科(36588)
- 自然科学(36582)
- 自然科学基金(35892)
- 发(35751)
- 资助(34371)
- 课题(30913)
- 农(30447)
- 创(29836)
- 发展(29762)
- 展(29247)
- 重点(28920)
- 部(28067)
- 创新(28014)
- 期刊
- 济(121454)
- 经济(121454)
- 研究(70036)
- 农(59890)
- 中国(57409)
- 农业(40228)
- 科学(30213)
- 学报(30084)
- 财(29939)
- 管理(28568)
- 教育(28061)
- 融(27989)
- 金融(27989)
- 业经(26698)
- 大学(24382)
- 学学(22638)
- 技术(19558)
- 业(18858)
- 问题(16675)
- 经济研究(16270)
- 农村(15488)
- 村(15488)
- 农业经济(15381)
- 财经(14447)
- 图书(13485)
- 世界(12735)
- 经(12537)
- 版(12338)
- 经济问题(12104)
- 技术经济(11792)
共检索到357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宝芳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现状是总体比较滞后,管理低效,发展环境较差。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发展战略严重偏差、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公共事业发展主体和渠道的单一、约束监督机制缺失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必须坚持以科学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新的投入与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 公共事业 现状 成因 发展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卜紫洲 伍景华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农村地区公路、通讯、清洁水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教育水平与城镇教育水平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医疗和公共卫生水平落后,农民有病无处就医,许多传染病有重新抬头的迹象,社会保障覆盖面小,除了个别试点地区以外,绝大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基本处于靠土地保障、靠子女保障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农业自身积累缓慢等特点约束,另一方面国家财政虽然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奇 赵玉龙
农村税费改革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农民负担的减轻,农民对公共事业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而相对滞后的地方公共事业已经阻碍了农村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为全面了解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事业的运行状况,切实解决税费改革后暴露出的新问题,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笔者就沈阳市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事业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同彬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政府应结合农村的实际需要,改革原有公共事业发展机制,逐步扭转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关键词:
公共事业 发展滞后 原因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娟 董亮
农村公共事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强化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滞后,制约着农民生活的全面小康和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本文结合辽宁的实际,剖析辽宁农村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快辽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事业 发展 问题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青 高慧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事业用地一直采取行政划拨的方式供给,使土地资产的价值一直没有得到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10月22日颁布实施了新的《划拨用地项目目录》,克服了原来按"行业"和"用地主体"为标准进行划拨存在的许多弊端,大大缩小了无偿划拨用地的范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试图从产权分析的角度,对公共事业用地供给方式进行再思考。
关键词:
公共用地 供给方式 产权分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寻舸 彭国甫
影响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滞后于经济发展;二是供给主体错位,农民成本负担过重;三是供需不符,农民承担的风险和损失难减;四是供给结构不合理,农民利用效率低;五是供给效率不高,农民急需难满足和减负难实现;六是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效益差。改善对策为:建立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导向型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建立注重投入产出效率、绩效导向型的地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夯实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均衡发展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娟
本文基于对南宁市75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对该地农村受教育现状、农村公共卫生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村扶贫开发以及社会保障现状等进行了深入了解,结果表明:目前南宁市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依然存在如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等问题,极大制约了南宁市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阻碍了统筹城乡的健康发展。最后,文章提出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城乡协调的合作机制、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整合农村公共服务资源、强化人力资本对南宁市农村公共事业的支持等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光梅
"多中心治理"机制是指由多个权力中心和组织互动合作治理涉及广泛的公共事务,提供涉及广泛的公共服务。宁波"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多中心治理"理念,特色显著,成就斐然,但是,也面临着监管力度不够、重数字轻实效、重建设轻维护、村域间发展不平衡、村民被动消极、资金供给不足等众多难题。公共产品的发展应构建融合多中心决策机制、多中心供应机制和多中心监督评价机制在内的多中心公共产品治理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素梅
公共事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完善农村公共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步。建国以来长期形成的体制外供给,以及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的小生产组织形式使我国农村公共事业被边缘化,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跨越式发展我国农村的公共事业。
关键词:
公共事业 公共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为民
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因为农村公共事业的落后已成为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只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才能增强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城乡差距才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的面貌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为建设新农村,一方面必须加大以政府为主导的对农村公共事业的各种投入,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城乡分割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美丽 周应恒 王图展
本文结合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采用1990-2004年我国25个省份面板数据,分地区对影响我国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农村道路、通讯、水利等公共事业发展,农户耕地规模,农户投资能力等对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投资有显著影响;分析期间,农村道路、水利事业的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水利、通讯事业的发展对中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通讯事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文明
浅论民营经济参与公共事业的发展○文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认为:民营经济只能充当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而不可以进入同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领域。似乎公共事业是民营经济的禁区。这种旧观念同“私有制性恶论”的传统偏见密切相关,两者均已与我们的时代特征格格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伏润民 常斌 缪小林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要求,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建立了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目的就是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由于各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差异性影响,导致区域间公共事业发展的单位成本存在差异,即在不同的区域提供相同水平的公共服务其支出成本不同。因此,如果不考虑公共事业发展成本差异就难以真正体现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从而无法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本文论证了公共事业发展成本差异存在的依据,并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三个方面构建了公共事业发展成本差异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永刚 聂火云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不仅囿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困境,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水平的落后和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当务之急应进行政府治理结构改革、投融资体制创新、资源整合、人力资本开发来完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以此推动公共事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与和谐农村的创建。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 公共事业 管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