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9)
2023(16412)
2022(14119)
2021(13390)
2020(11181)
2019(25783)
2018(26059)
2017(48749)
2016(27155)
2015(30661)
2014(30841)
2013(30289)
2012(27626)
2011(24950)
2010(25266)
2009(23609)
2008(23417)
2007(21077)
2006(19160)
2005(17228)
作者
(77887)
(64939)
(64275)
(61393)
(41007)
(30963)
(29101)
(25330)
(24597)
(23329)
(22010)
(21946)
(20643)
(20590)
(20206)
(19722)
(19372)
(19019)
(18550)
(18466)
(16293)
(16203)
(15695)
(14965)
(14738)
(14539)
(14457)
(14312)
(13137)
(12983)
学科
(103359)
经济(103207)
(84556)
管理(83936)
(64224)
企业(64224)
(51500)
方法(41238)
数学(34440)
农业(34186)
数学方法(34047)
(30815)
业经(29913)
(28271)
中国(28249)
(22263)
地方(21099)
(20280)
(19438)
银行(19392)
(18966)
理论(18888)
财务(18880)
财务管理(18831)
(18406)
企业财务(17838)
(17005)
(17004)
金融(16996)
(16768)
机构
学院(378623)
大学(377850)
管理(150415)
(147667)
经济(144072)
理学(127632)
研究(127149)
理学院(126233)
管理学(124231)
管理学院(123510)
中国(100358)
(81908)
科学(78052)
(76679)
(73198)
(64423)
业大(60696)
(59746)
中心(59344)
农业(58765)
研究所(57882)
财经(55507)
北京(51662)
(50427)
(50258)
师范(49947)
(47480)
(45265)
(42722)
经济学(41948)
基金
项目(249391)
科学(195150)
研究(187249)
基金(178427)
(154667)
国家(153246)
科学基金(131323)
社会(116036)
社会科(109430)
社会科学(109402)
(98872)
基金项目(94836)
教育(85735)
自然(83944)
(81973)
自然科(81894)
自然科学(81877)
自然科学基金(80407)
编号(79109)
资助(72266)
成果(65602)
重点(55284)
(55087)
课题(54347)
(52970)
(51528)
(48768)
创新(48006)
国家社会(46927)
教育部(46911)
期刊
(176749)
经济(176749)
研究(115584)
中国(85650)
(77093)
学报(60984)
(58654)
管理(56477)
科学(55711)
农业(51738)
教育(48268)
大学(47360)
学学(44295)
(39720)
金融(39720)
技术(33939)
业经(32578)
财经(27392)
(26071)
经济研究(24128)
(23325)
问题(23192)
(20593)
图书(20123)
理论(18756)
科技(17994)
技术经济(17968)
现代(17891)
实践(17098)
(17098)
共检索到588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雷春柱  
我国农村信用社创建已有 5 0多年的历史 ,尽管几经周折 ,但管理体制一直没有理顺。由于体制不顺 ,导致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结算、外部环境、网点生存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严重制约了业务发展。本文认为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建立省一级行业管理组织 ,建议将农村信用社交省政府管理。农村信用社移交省级政府后 ,其管理体制建议按全国统一规章、省市两级管理、县市一级经营 (法人 )、乡镇设分支机构的模式安排构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芳  
国务院虽就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做了较为详细的政策规定 ,但由此引发的一些相关理论问题需要认真对待。本文对其中的省级政府在农村信用社经营决策层面上延伸权力问题、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所需配套支持问题、农村信用社实行合作制的路径选择问题做了理论研究 ,并给出解决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改革后,省级政府成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主体,承担对其的依法管理职能、行业管理职能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但中央政府仍掌握金融监管职能,导致省级政府履行职能尤其是金融风险处置责任缺乏有力手段,产生了履职中的权责配置错位问题,由此造成了管理体制向改革前复归等问题。深化改革的方向是,中央政府将金融监管职能下放省级政府,并建立分别由省级金融服务办公室、省级金融监管机构、省级联社依次履行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的格局,以理顺权责关系,促进实现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莉  
以陕西省为例,对农村信用社现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产权关系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科学等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农村信用社管理创新的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对陕西省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进行了设计,进而提出了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改革后,省级政府成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主体,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紧急贷款帮助处置金融风险,中国银监会履行金融监管职能。这种管理职权的配置,造成了省级政府因缺乏动态掌握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手段产生的权责不对称,以及省级政府金融风险处置责任虚拟化导致的权力制衡机制缺失。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是,将中国银监会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管职能下放省级政府,使其拥有对农村信用社的全面管理权,并由省级金融服务办公室、省级银监局、省级联社分别履行依法管理、金融监管、行业管理职能,同时设立以省级政府为出资主体的金融风险处置基金,以构建权责对称、权力制衡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飞  刘飞鹏  
中国农村信用社是伴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发展壮大的。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决定,到1957年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信用社88368个。1956年至1973年期间,农村信用社曾两次划归农业银行管理,先后下放给人民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穆争社  蓝虹  
改革后,省级政府成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主体,承担对其的依法管理职能、行业管理职能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但金融监管职能仍由中国银监会履行,导致省级政府缺乏履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的手段,产生了履职中的权责配置错位问题;同时,金融风险处置资金主要依靠中央银行紧急贷款,易于造成省级政府承担的金融风险处置责任虚拟化;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了管理体制向改革前复归。深化改革的方向是,中央政府将金融监管职能下放省级政府,并建立在省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别由省级金融服务办公室、省级金融监管机构、省级联社依次履行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的格局,以理顺权责关系;同时,以省级政府为出资主体建立金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盛光  
作为新一轮农信社深化改革博弈妥协的产物,"省联社"管理模式在金融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功能异化,并产生制度困境。在比较股份制改革模式、金融监管模式、行业协会模式、金融服务公司四种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兼具"行业管理"与"行业服务"的农村合作银行模式才是"省联社"制度重塑的最优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新华  钟昌彪  左健  
目前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内部人控制、农信社功能定位不明确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心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模式与“三性”存在着矛盾,其自身经营错位。应建立农村信用社两级法人体制,解决政策上的历史欠账,信用社自身要端正经营方向,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新型运行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平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信用社改革在体制上、政策上深层次的问题依然突出。为此,要明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目标,加快建立农村信用社自律组织,有效解决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并对其实行保护扶持政策,为农村信用社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陶士贵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逐步放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面临着新的约束条件。现行的经营机制和省联社的管理体制已难以为继,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探索。以商业化为原则,构建服务"三农"的社区银行体系将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方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穆争社  
自2003年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后,省级政府成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主体,但中央政府仍保留着对其的金融监管职能,产生了履职中的权责配置错位问题,易于导致金融监管动力不足、省级政府规避承担金融风险处置责任的道德风险行为。省级政府授权省级联社管理农村信用社,使其成为真正的管理主体,并同时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导致管理体制向改革前复归,原有体制弊端重现。深化改革的方向是:中央政府下放金融监管职能;同时,建立在省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别由省级金融服务办公室、省级金融监管机构、省级联社履行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的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后春  
一、中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中国合作金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立了覆盖全国广大乡村和城镇的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了包括存、放、汇、兑、开户、结算等基本金融业务和各种中间业务、代理业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