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72)
2023(19733)
2022(16655)
2021(15440)
2020(12788)
2019(29271)
2018(29397)
2017(56394)
2016(30656)
2015(34624)
2014(34765)
2013(34562)
2012(32267)
2011(29444)
2010(30114)
2009(27796)
2008(27145)
2007(24506)
2006(22188)
2005(20228)
作者
(91861)
(76964)
(76222)
(72572)
(48967)
(36812)
(34358)
(30083)
(29174)
(27609)
(26295)
(25992)
(24764)
(24624)
(23932)
(23478)
(22520)
(22287)
(22153)
(21999)
(19583)
(19170)
(18860)
(17907)
(17288)
(17273)
(17139)
(16803)
(15642)
(15218)
学科
(141866)
经济(141722)
(85595)
管理(82606)
(62833)
企业(62833)
方法(54621)
(50883)
数学(47146)
数学方法(46375)
中国(37799)
农业(34035)
地方(32898)
业经(32459)
(31462)
(28677)
(25503)
(22453)
贸易(22435)
理论(21832)
(21633)
(21421)
银行(21363)
(20575)
(20445)
金融(20442)
(19894)
环境(19676)
技术(19323)
(19022)
机构
大学(447497)
学院(447283)
(184151)
经济(180194)
管理(171198)
研究(159635)
理学(146765)
理学院(145020)
管理学(142172)
管理学院(141377)
中国(121378)
科学(99341)
(97348)
(86834)
(82859)
(82686)
研究所(74988)
中心(71763)
业大(70062)
(69006)
农业(66885)
财经(64960)
北京(62109)
(61836)
师范(61251)
(58910)
(56889)
(55129)
经济学(54635)
(49550)
基金
项目(295022)
科学(231615)
研究(215067)
基金(212816)
(186651)
国家(185049)
科学基金(157590)
社会(135060)
社会科(127571)
社会科学(127533)
(115579)
基金项目(111997)
自然(102181)
自然科(99781)
自然科学(99758)
教育(98218)
自然科学基金(97943)
(97430)
编号(88456)
资助(88103)
成果(72740)
重点(66816)
(66413)
(64613)
课题(61428)
(60272)
创新(56254)
科研(55967)
国家社会(55326)
教育部(54774)
期刊
(217105)
经济(217105)
研究(138652)
中国(93419)
(83974)
学报(73187)
科学(68416)
管理(63677)
(60723)
农业(56655)
大学(55741)
学学(52430)
教育(52340)
(44023)
金融(44023)
技术(40101)
业经(37230)
经济研究(33583)
财经(31883)
(28471)
问题(28331)
(27347)
图书(23556)
技术经济(23365)
(22228)
世界(21440)
科技(21357)
统计(21215)
理论(20625)
资源(20570)
共检索到689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安希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全发  史清华  
通过大量长期跟踪观察的农户资料对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 ,揭示出农户家庭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 ,在一定家庭生命周期段农户经济可以持续增长 ,当家庭生命周期运行到一定程度 ,农户经济增长必然出现衰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军歧  
农户经济的发展将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题。文章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户经济增长的特征和源泉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发展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五个条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久艳  舒永久  张强  
出于生态考虑,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规模宏大的退耕还林(草)工程,成果显著。这一工程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农户在退耕还林后能够得到政府的一定补偿,使农户退耕后收入较以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这种补偿是有一定期限的。为了使退耕的土地不会出现复耕,培养退耕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户收入是根本途径。本文基于对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调查,探索能够使农户收入有效增加的方式,总结出能使生态优化、环境良好、资源节约、经济持续发展的“沐川模式”,并结合调查地区的具体情况,对这种模式作了相应的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史清华  张改清  
"男主外,女主内"依然是当今浙江农户家庭决策的主要模式。随着世代的演变,农户家庭活动的决策模式正向一种"男女共商"模式演变。其演变的基础是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时间的加长以及家庭经营结构的非农化变迁;演变的深层根源则是农户经济行为的理性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用  
体制性障碍在限制正规金融机构在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空间的同时间接激励了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虽然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但亦为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埋下风险隐患。研究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内涵及其对农户经济的支持作用;从支持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法治环境缺位,非正规金融机构运作机制失范及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风险内控体系不完善等方面揭示支持农户经济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现实问题;给出健全农村非正规金融法制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非正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及创新农村非正规金融风险控制模式等有效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桂霞  刘怀宇  
本文通过对农户家庭经济行为模式既有研究的讨论认为,新家庭经济学的单一模型对分析农户家庭效用集是适合的。农户通过家庭内部劳动力资本的配置,实现了家庭成员间风险共担、收入共享的家庭收入效用最大化目标。这种农户非契约性的集体行动形成的风险规避和家庭资本积累机制体现出经济理性的"家庭理性"行为,对于分析农户经济行为及进行经济学建模具有重要意义。在"家庭理性"的分析框架下,农户对外出务工和农业经营有着不同于传统研究的策略选择集、行为特征和劳动力资本配置模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玉峰  
唐代均田农户经济不是完全自然自发地形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唐王朝有目的地加以规划培植的结果,均田制、户籍制、邻保里乡制、租庸调制、徭役制、府兵制等制度,共同对它进行了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强制,带有明显的政治、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属性,具有突出的超经济特征。广大均田农户被唐王朝编制操控在一个严密的制度网络中,遭受多重的超经济强制和压迫。对于唐代均田农身份及其生产生活的自由程度与独立程度,不宜估计过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广华  史清华  汤树梅  
本文运用大样本农户家庭调查资料 ,对决定中国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 ,从实际出发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好解释力 ,且能对各种类型的变量均有所考虑的储蓄模型。研究发现 :(a)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动机以及工业化等对储蓄率的上升贡献相当大 ,且为正值 ;(b)在解释区域间储蓄率的差异时 ,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c)家庭生命周期的“∪”型分布假说被拒绝 ,相反的“∩”型分布被发现 ;(d)当家庭财富与储蓄率的相关关系表现为负时 ,持久收入假说也被拒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庆  李小建  
农户互动网络正成为农区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农户互动网络具有嵌入性、多功能性、动态性和传承性等一般特征。根据网络结构特征,可划分为共和型互动网络、轮轴型互动网络和核心—边缘型互动网络。从功能角度看,具有资源配置、分工协作、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等功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某一种经济功能为主。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户互动网络的培育应从重视培育农户创业精神、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适度加大网络的异质性和多样性、支持引导农户合作组织的建立、加大对孤立农户扶持力度和充分发挥各种类型行动者的作用等方面入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劬  刘峥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构建与之适应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农业循环经济通过资源的再生实现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农户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基本行为主体,在产业链中基于自身利益进行是否参与循环生产决策,其生产决策派生出对金融的需求。通过调研影响农户参与循环生产活动决策的因素,分析农户在循环农业生产产业链中的参与意愿,可以理解农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金融需求,从而为构建适应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金融体系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艳丽  
目前,大力发展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较差地区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策略。但是贫困农户经济行为的双重性、农户经济行为和生态发展之间的矛盾性以及内外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各种因素,导致农户缺少生态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为了实现贫困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强化农户的经济行为,是目前农户发展生态经济最主要的目标。通过分析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对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