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63)
- 2023(5361)
- 2022(4467)
- 2021(4259)
- 2020(3683)
- 2019(8171)
- 2018(8111)
- 2017(16293)
- 2016(8748)
- 2015(9576)
- 2014(9437)
- 2013(9593)
- 2012(9143)
- 2011(8472)
- 2010(8842)
- 2009(8358)
- 2008(8420)
- 2007(7890)
- 2006(7348)
- 2005(6822)
- 学科
- 农(44023)
- 济(38432)
- 经济(38388)
- 业(37102)
- 农业(29250)
- 管理(19225)
- 企(14451)
- 企业(14451)
- 业经(13307)
- 方法(13277)
- 中国(12598)
- 制(12142)
- 数学(11851)
- 数学方法(11753)
- 险(10987)
- 保险(10896)
- 银(10408)
- 银行(10403)
- 行(9945)
- 农业经济(9715)
- 财(9120)
- 村(8919)
- 农村(8914)
- 融(8159)
- 金融(8159)
- 策(7950)
- 发(7793)
- 体(7593)
- 地方(7409)
- 土地(7096)
- 机构
- 学院(126235)
- 大学(122356)
- 济(57387)
- 经济(56285)
- 管理(51175)
- 农(43526)
- 理学(43167)
- 理学院(42836)
- 管理学(42230)
- 管理学院(42013)
- 研究(41693)
- 中国(41083)
- 农业(32764)
- 财(27956)
- 京(25308)
- 业大(25054)
- 科学(23338)
- 中心(22036)
- 所(21435)
- 江(21327)
- 财经(20886)
- 农业大学(19538)
- 经(18992)
- 研究所(18625)
- 经济管理(17159)
- 省(16727)
- 经济学(16440)
- 州(16257)
- 业(16219)
- 北京(15733)
- 基金
- 项目(78022)
- 科学(61738)
- 研究(59723)
- 基金(57884)
- 家(49550)
- 国家(48981)
- 科学基金(42308)
- 社会(39780)
- 社会科(37132)
- 社会科学(37124)
- 基金项目(30689)
- 省(30680)
- 农(26335)
- 编号(26068)
- 自然(25717)
- 自然科(25135)
- 自然科学(25131)
- 教育(24788)
- 自然科学基金(24691)
- 划(24358)
- 资助(23357)
- 成果(20706)
- 部(18154)
- 发(17072)
- 国家社会(16667)
- 重点(16343)
- 制(16189)
- 业(16141)
- 性(16005)
- 课题(15802)
共检索到209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通过将中国农户的信用问题置于社会、市场和国家的结构性框架中来审视其渊源、发展与演变,本文认为:(1)农户的个人信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化"的社会资本;(2)中国农户的社会信任缺乏外向互动性,对外缔约空间受到极大限制;(3)内生于中国特殊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农户弱势心理状态,使得农户对国家的信任机制直接异化为"强依赖";(4)建立在匮乏的物质资本基础之上,"示范效应"成为中国农户在风险承受能力极低状态下衍生出的自发的风险化解机制;(5)转型社会将出现各种开放性变异并导致个人信用和社会信任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农户的信用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从亲缘信用向契约信用过渡的历史性选择。
关键词:
农户信用 社会网络 示范效应 社会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特 周静 韩晓燕
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避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以辽宁省495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风险偏好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风险偏好中的风险厌恶系数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非线性加权概率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低兼业农户相比,风险偏好对高兼业农户的影响更大。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风险偏好 农户 秸秆资源化利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新建 韦圆圆
基于广西民族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田野调查和MPL风险偏好行为实验样本数据,对贫困农户的风险感知、风险偏好与农业风险管理策略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贫困农户具有强烈的风险规避态度,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对其风险管理策略选择均具有显著影响;风险感知越强、风险规避程度越低,贫困农户越倾向于采用事前风险管理策略,而风险感知越弱、风险规避程度越高,贫困农户则更倾向于采用事后策略应对风险;风险感知与风险偏好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强化了贫困农户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的事前事后差异。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实施精准脱贫,应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贫困农户的风险感知水平,干预和缓解贫困农户的风险规避态度,建立贫困农户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守文 齐振宏 田卓亚 刘哲
本文基于2021年7月在江汉平原的调研数据,以稻虾共作技术为例,构建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和风险偏好对农户稻虾共作技术的采纳行为和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使用互联网以及使用频率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采纳行为和持续采纳意愿;且风险偏好型农户更愿意采纳和持续采纳稻虾共作技术;同时,互联网使用在风险偏好对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即互联网使用削弱了风险偏好对农户采纳决策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和风险偏好对农业收入占比较高的农户的采纳决策影响更大;互联网使用对青壮年农户和老年农户的影响差异较小,风险偏好对青壮年农户的采纳行为和持续采纳意愿影响显著,对老年农户的持续采纳意愿显著。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好互联网使用在农户获取信息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农户承担的风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志武 胡伦 陆迁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风险特质的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需求异质性中的作用机制,为寻求农户最优风险管理策略以及为构建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政策激励机制提出政策建议。利用甘肃省张掖甘州区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示范区540份农户调查问卷,探讨了风险偏好、风险认知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降低干旱风险损失的功能,因此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意愿随风险认知水平的提升而增加,而随风险偏好程度增加而减弱;(2)农户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交互决定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即当农户感知到更大风险时,风险喜好型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显著低于风险厌恶型农户采用意愿;当农户属于风险喜好型时,风险认知较高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显著高于风险认知较低农户采用意愿;(3)农户风险偏好通过风险认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意愿,风险厌恶型农户随其风险认知水平的增加而对增加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意愿变得更加强烈和显著;同时,研究也发现风险规避型农户并未因风险认知水平提升而提升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意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文娥 罗宇 赵敏娟
“粮改饲”政策是优化农业结构、助推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之一。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测度农户的风险偏好,依据农牧交错带1 479个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两阶段回归模型,系统剖析风险偏好对农户“粮改饲”参与行为的作用与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偏好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粮改饲”参与行为,农户风险偏好程度越高,参与“粮改饲”的可能性和规模越大;(2)风险偏好通过促进农户参与信贷而影响其“粮改饲”参与行为;(3)风险偏好对农户“粮改饲”参与行为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风险感知情境依赖特征。据此,从重视全株青贮玉米技术培训、构建全株青贮玉米种植保险体系、增加信贷支持、加强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风险信息宣传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茜 田治威 段伟
文章以我国重要南方集体林区福建省三明市农户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实验下测度的农户风险偏好为研究基础,采用列联表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实证统计方法检测农户禀赋异质性对其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的性别、年龄等个体禀赋;家庭收入、家庭规模等家庭禀赋;林地面积及细碎化程度等林地资源禀赋以及林地类型和是否确权等政策禀赋均对农户的风险偏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麟科 仇焕广 白军飞 徐志刚
农户风险偏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10年中国4个省份599户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风险偏好对农作物品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风险规避型农户倾向于采用低风险农作物品种,但农户风险偏好对作物品种选择的影响因种植规模不同而不同,相对于小农户,大农户在要素投入选择上受风险偏好的影响幅度更大。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减少农户对新品种信息的不确定性,发展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使农户能够合理配置风险资产,提高农户特别是大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积极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军 罗剑朝
本文对农村金融中的常态“非中介化”和农户货币偏好规律进行了探讨,揭示伴随农户借贷行为而产生农户融资渠道的转变和货币偏好,这两种经济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信用的核心———普适性信任在发生作用,提出通过建立农户贷款担保基金和强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以重构农户信用。同时,通过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机制和产权结构,优化对农户信用缺失约束的外部环境,以增强双方的信任度,从而达到消除农村金融中的常态“非中介化”等对农户收入增长的不利因素。
关键词:
“非中介化” 农户货币偏好 农户信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涛 郝瑞艳 乔丹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的重要工具,探究农户投保行为及影响因素对完善和优化相关支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海南省507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ouble-Hurdle和ISM模型分析风险偏好对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以及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发现:风险偏好对农户投保决策有负向影响,对投保程度有正向影响;影响农户投保决策的中间层因素是种植规模、种植年限和社会网络,深层因素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政府支持;影响农户投保程度的中间层因素是种植规模和网络信息搜索,深层因素是受教育程度、村干部引导和灾害冲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赛德
和现有文献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解释“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合约选择不同,本文把农业项目的风险分解为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风险和风险态度对“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合约选择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或市场风险为零的情况下,“龙头”企业和不同农户之间合约的选择取决于双方对风险的态度和农业项目生产风险的大小。
关键词:
风险 合约选择 风险态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承明 张建军
本文研究农户选择信贷与保险互联的影响因素,采用江苏、湖北两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基于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是影响因素中,风险偏好、财务自由度、地区变量呈正向作用,农户信息变量、教育程度、社会资本变量起负向作用,激励农户主动参与信贷与保险互联的关键在于培养其"企业家精神",提高其风险识别能力;二是信贷与保险互联存在着自我稳定机制,即农户财务自由度与获取信息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农户会自动脱离互联机制,从而有效降低了逆向选择风险。以上结论可为深化农业信贷与保险互联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婵娟 陈儒 姜志德
基于外部冲击、风险偏好视角,采用调研获取的农户数据,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的决策选择与采用程度的影响因素,并引入交互项检验风险偏好对外部冲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用率较低,风险厌恶程度较高者对各项低碳技术的采用率更低;外部冲击、风险偏好均负向显著影响农户采用低碳农业技术的决策选择及采用程度,风险偏好对外部冲击有增强型调节效应,即风险偏好强化外部冲击对低碳农业技术采用的负效应,通过增加农户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敏感程度从而间接负向影响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的采用;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决策选择和采用程度两阶段的影响同中存异,均受到是否党员或村干部的影响,而在性别、年龄、劳动力人数方面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毛慧 周力 应瑞瑶
农业技术扩散缓慢在中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对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结合农户风险偏好的实验结果,对农户风险偏好与技术采纳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是否采纳技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技术采纳可能性越低。(2)风险厌恶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纳时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技术采纳时间越晚。(3)参与契约农业有助于缓解农户风险厌恶程度对技术采纳行为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风险厌恶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参与契约农业,而参与契约农业可以促进农户采纳技术。研究和验证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禀赋、风险偏好与农户参保决策行为差异性——基于新疆棉区农户的实地调查
农地转入、农户风险偏好与种植结构调整——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碳汇经营目标下农户风险偏好对延长轮伐期的影响分析
数字金融、风险偏好与农户创业行为——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技术使用、风险偏好与农户创业行为——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农户异质性风险偏好对耕地休耕决策行为的影响
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风险偏好的调节作用
作业质量监督、风险偏好与农户生产外包服务需求的环节异质性
个体差异对农户不同绿色生产行为的异质性影响——年龄和风险偏好影响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