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5)
2023(14305)
2022(12061)
2021(11053)
2020(9650)
2019(21834)
2018(21799)
2017(42177)
2016(23205)
2015(26331)
2014(26628)
2013(26524)
2012(24938)
2011(22350)
2010(23026)
2009(22164)
2008(22849)
2007(21393)
2006(19183)
2005(17764)
作者
(69186)
(58168)
(58114)
(55416)
(37147)
(28042)
(26441)
(22648)
(21936)
(21055)
(19907)
(19736)
(18764)
(18546)
(18381)
(17892)
(17637)
(17209)
(17056)
(16845)
(14710)
(14652)
(14193)
(13290)
(13283)
(13178)
(13112)
(13057)
(11877)
(11822)
学科
(102029)
经济(101868)
(99365)
管理(82875)
(81609)
企业(81609)
(47983)
方法(43357)
(34520)
数学(34092)
数学方法(33747)
业经(32661)
农业(31581)
(26861)
中国(25140)
(23708)
财务(23670)
财务管理(23625)
企业财务(22355)
(19247)
技术(19051)
(18648)
(18402)
(18298)
贸易(18287)
(17768)
理论(17752)
(17607)
(17296)
银行(17260)
机构
学院(349978)
大学(345107)
(146730)
经济(143620)
管理(135891)
理学(115478)
理学院(114328)
研究(113844)
管理学(112558)
管理学院(111917)
中国(92638)
(72774)
(72560)
(72559)
科学(68086)
(58941)
(57333)
农业(55937)
财经(55833)
业大(54695)
中心(54078)
研究所(52377)
(50261)
北京(45597)
(44358)
经济学(43893)
(42363)
师范(41931)
财经大学(40495)
经济学院(39649)
基金
项目(217496)
科学(171382)
研究(161123)
基金(157656)
(135729)
国家(134386)
科学基金(115889)
社会(103122)
社会科(97250)
社会科学(97218)
(86982)
基金项目(83618)
自然(73801)
教育(73132)
自然科(72049)
自然科学(72024)
(70924)
自然科学基金(70802)
编号(66644)
资助(63932)
成果(54399)
(48827)
重点(48346)
(47208)
(46715)
(45292)
课题(44992)
(44797)
创新(43502)
国家社会(42040)
期刊
(178576)
经济(178576)
研究(104614)
中国(73556)
(72935)
(61325)
学报(53930)
管理(52796)
科学(50501)
农业(48489)
大学(41942)
学学(39930)
(38411)
金融(38411)
业经(33851)
教育(33121)
技术(31371)
财经(28795)
经济研究(25874)
(25723)
(24767)
问题(24050)
技术经济(19909)
(19039)
世界(17933)
(17428)
财会(16984)
现代(16646)
商业(16460)
农村(16407)
共检索到544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霍学喜  王征兵  石爱虎  
文章认为,我国现行的农业微观经营机制具有农户是农业中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单位;农户成为农业中的微观经营主体;农户行为受多种机制调节等三个基本特征。这种微观经营机制与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相适应,也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改革的进程和所处的阶段相适应。但从运行过程及效果分析,却不利于调动农户进行长期农业投资和从事基本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为此,作者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1)转换政府职能,调整政府与农户的关系;(2)加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建设;(3)深化土地制度改革;(4)继续改革基本农产品购销体制;(5)健全农业保护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霍学喜  
 以农户与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乡村党政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的原则、方式、机理为主线,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户运行中的微观组织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与现行村级组织之间联系的机理,同时受行政管理机制、村民自治机制、市场经济机制调节,这也是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较低、服务功能较弱的根本原因。(2)新形势下村级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行为存在差别,其根源在于农村经济体制方面;与此相对应,农户一直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体制性摩擦的微观环境中生存发展,因而农户自组织化程度难以提高。(3)村级组织的功能之所以错位,关键是村级组织和乡镇组织之间存在着组织人事和经济利益关系,而这种内在的关系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衡霞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与其它社会主体一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表现为风险规避、风险中立、风险偏好三种态度。每种态度又取决于经营主体在追求超额报酬时的风险偏好、预算约束以及与其它类型风险防范的优先顺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国盛  闫俊强  
基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特点,构建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微观决策模型。在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决策过程中,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土地规模、标准化农产品的价格和公共支持。因此,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必须扩大规模,加大扶持力度,降低成本,提高预期收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华伟  陆庆光  
本文运用系统经济学资源位原理和调查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几种农户模式加以研究,通过资源位元素量差分析,优选出农户经营组织的最优化模式,从而实证性地得到了农业经营机制的优化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蓉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起步较国外发达国家较晚,因此在筹资、投资、管理和退出环节的微观运营上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筹资渠道过少等等。这些问题会加大其风险投资的风险性,不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或者项目的成功。因此,本文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的有效运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楚寿  
最近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完善政策性银行经营机制;完善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决定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和经营发展的方向,本文拟对农业发展银行组建一年...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徐爱东  吴国锋  
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及其社会网络、文化程度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建房成本与转户迁移人数正相关,而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与转户迁移人数负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就业后,根据转户迁移的收益与成本评估进行市民化决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进行转户迁移;否则会继续"流而不迁"或返回农村。因此,仅仅拆除城乡户籍制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中万  何小红  
1979年以来,伴随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农业投资体制亦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投身主体层次和结构的变化,农业投资主体由过去的国家和集体“二元式”结构转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和银行的多元投资主体结构。从全社会农业投资结构来看,1982年,全社会农业投资中,国家投资所占的比重为34%,集体投资占42%,农户投资占24%;1985年,这三者的比例分别为22.8%、11.5%、65.7%。国家投资所占比例下降了11个百分点,集体投资下降了30个百分点,而农户投资增长了41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以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能泽  
论农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内部经营机制的调整马能泽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将是今后几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调整农业银行现行的内部经营机制,适应商业性经营活动的开展,尽快实现农行向商业银行的整体转型,已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的紧迫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娟  
从农户家庭决策的角度,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遵循同样的决策策略,即实现家庭资源的最优配置。在此策略下,即使经营土地的资本投入产出比很高,但差异性的家庭资源禀赋(劳动力、承包面积、资本)产生了不同的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决策。而在既有决策模式下,机会地租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但抬高地租在促进农户流出土地的同时也会阻碍土地流入者流入土地。各因素间的联动机制很难通过强化其中一种或几种因素来促进土地流转或适度规模经营,但从静态结构看,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决策中,农户的类型化识别是清晰的,不同类型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与条件差异明显。推进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更适合以农户类型为依据、以农户为核心来推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霍学喜  石爱虎  
我国农业运行中的中观组织机制分析霍学喜石爱虎文章认为,我国农业运行中的中观组织机制分为自然经济型、产品经济型和市场经济型,3种类型同时并存。由于每种类型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发育及完善程度、作用方式和导向不同,彼此之间的功能很不协调,造成农户经营规模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彦生  
论农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陈彦生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科学管理,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这为农业银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泽新  曲玉清  
农业银行要过渡到现代化、企业化、国际化综合性、多功能的社会主义国有商业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货币信用经营者,必须从以下十几个方面转换经营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