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63)
2023(15821)
2022(12870)
2021(11759)
2020(9825)
2019(22162)
2018(22224)
2017(42122)
2016(22956)
2015(25805)
2014(26025)
2013(25365)
2012(22960)
2011(20561)
2010(21231)
2009(19979)
2008(20054)
2007(18661)
2006(16930)
2005(15908)
作者
(64285)
(53909)
(53505)
(50625)
(34365)
(25790)
(24297)
(20724)
(20537)
(19576)
(18403)
(18119)
(17376)
(17236)
(16983)
(16287)
(15767)
(15723)
(15654)
(15464)
(13514)
(13185)
(12967)
(12619)
(12312)
(12054)
(12041)
(11904)
(10842)
(10790)
学科
(96085)
(93999)
经济(93828)
管理(79662)
(78209)
企业(78209)
(47913)
方法(34319)
(34135)
业经(33514)
农业(31789)
中国(29226)
(25716)
数学(25436)
数学方法(25154)
(21871)
财务(21831)
财务管理(21782)
(20807)
贸易(20793)
企业财务(20566)
(20289)
技术(19056)
(18942)
地方(17975)
(17692)
理论(17509)
(16568)
(16229)
(15788)
机构
学院(329081)
大学(322135)
(139129)
经济(136175)
管理(128080)
理学(108326)
理学院(107239)
研究(106975)
管理学(105730)
管理学院(105117)
中国(87173)
(69657)
(68409)
(62440)
科学(60419)
(54783)
(53432)
财经(53011)
中心(50651)
(47847)
业大(47822)
农业(47303)
研究所(46962)
北京(42907)
(42481)
经济学(41849)
(40653)
师范(40289)
财经大学(38378)
(37903)
基金
项目(205473)
科学(163059)
研究(157860)
基金(148653)
(127405)
国家(125910)
科学基金(109371)
社会(102412)
社会科(96657)
社会科学(96634)
(81897)
基金项目(78412)
教育(71285)
自然(67009)
(66345)
编号(66028)
自然科(65428)
自然科学(65412)
自然科学基金(64300)
资助(59109)
成果(54050)
(45738)
重点(45186)
(44983)
课题(44953)
(44896)
(44547)
国家社会(42428)
(42067)
(41443)
期刊
(172218)
经济(172218)
研究(103754)
中国(76056)
(64489)
(58478)
管理(51520)
学报(44653)
科学(44624)
农业(42873)
大学(36370)
教育(36289)
(36154)
金融(36154)
学学(34121)
业经(33463)
技术(30894)
财经(26715)
经济研究(24961)
问题(23514)
(23068)
(22902)
世界(18082)
(17839)
技术经济(17464)
(16862)
现代(16628)
农村(16199)
(16199)
财会(16080)
共检索到526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铁锁  殷一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早在2010年,中国就召开了关于城镇化工作的第一次会议,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规划也是几易其稿,目的就在于凝聚共识,做好城镇化工作。近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明确了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推进城镇化工作的态度。《规划》提出城镇化工作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但是在推进这项工作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更好、更细致地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值得深入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滨  赵蕾  
本文在考察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供需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运用2007-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进程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得出结果,城镇化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虽统计上显著,但程度微乎其微。最后指出,传统城镇化模式已成为阻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因素,必须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本文为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儒婷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核心任务,对于推动城镇化高质量的运行进而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障碍机制分析及战略意义的全面阐述,认为应从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来合理有序的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两者相互支撑、同步发展。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因制度隔离障碍,产生了城市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政治参与边缘化、与相关利益者之间冲突这四种类型繁杂、程度不一的社会风险。唯有破除制度壁垒,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就业市场,提升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治理这些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两者相互支撑、同步发展。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因制度隔离障碍,产生了城市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政治参与边缘化、与相关利益者之间冲突这四种类型繁杂、程度不一的社会风险。唯有破除制度壁垒,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就业市场,提升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治理这些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淑平  程业炳  张德化  
[目的]通过湖北、安徽、河南3省的实证调研,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进行了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4个层面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结果]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对市民化意愿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632、0.451、0.322、0.364(P值均小于0.001)。其中,农业转移人口对市民化的态度更多来源于工具层面的认知,主观规范中更注重参考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意见,知觉行为控制中个体素质和社会资本影响较大,但也应充分关注老人的照顾问题,过去的行为中是否有务工经验对个体影响较大。[结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淑平  程业炳  张德化  
[目的]通过湖北、安徽、河南3省的实证调研,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进行了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4个层面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结果]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过去的行为对市民化意愿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632、0.451、0.322、0.364(P值均小于0.001)。其中,农业转移人口对市民化的态度更多来源于工具层面的认知,主观规范中更注重参考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意见,知觉行为控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雪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广东省已经具备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基础,但市民化是个系统工程,目前仍面临重重障碍,为了有效化解,需要制度的创新和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能力的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靳会贤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这就对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面临着制度整体性不强、体系不健全、内在障碍较多、动力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因此我国应当在统筹规划、确立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健全社会保障项目,破除各种制度障碍,激活动力机制,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靳会贤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这就对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面临着制度整体性不强、体系不健全、内在障碍较多、动力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因此我国应当在统筹规划、确立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健全社会保障项目,破除各种制度障碍,激活动力机制,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眭海霞  陈俊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是构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工个人三方共同参与承担的成本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主要分为保障住房成本、教育培训成本、社会保障成本、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成本、私人增加的生活成本等5个部分,对其进行分类加总测算的结果显示,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总成本为285760.84元。其中,政府需要承担的部分超过总成本的一半,而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分别需要承担的部分均少于成本总额的1/4。为进一步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应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中的各级政府分担机制、开拓和创新多样化的成都市财政筹资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立刚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非经济成本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用人单位、城镇居民、农业转移人口等都需要承担相应的非经济成本,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生一定影响。调控非经济成本应从统筹经济成本与非经济成本关系、激发承担主体意识、降低非经济成本风险等方面入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端香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2014年7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争取新增1100万左右农村转移人口,有序推进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促进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端香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并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2014年7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争取新增1100万左右农村转移人口,有序推进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促进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抉择。新型城镇化本质,是通过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和能力,破除现有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全面发展。文章试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定义特点出发,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并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进而提出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全面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