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9)
- 2023(7838)
- 2022(6378)
- 2021(5682)
- 2020(4900)
- 2019(10656)
- 2018(10622)
- 2017(20853)
- 2016(11130)
- 2015(12312)
- 2014(12174)
- 2013(12472)
- 2012(11461)
- 2011(10121)
- 2010(10487)
- 2009(10114)
- 2008(10397)
- 2007(9834)
- 2006(9002)
- 2005(8309)
- 学科
- 业(78099)
- 企(61826)
- 企业(61826)
- 济(56122)
- 经济(56044)
- 管理(47040)
- 农(44028)
- 农业(29367)
- 业经(26366)
- 方法(22988)
- 财(19816)
- 务(15834)
- 财务(15830)
- 财务管理(15821)
- 数学(15797)
- 数学方法(15727)
- 企业财务(14935)
- 技术(14821)
- 策(13373)
- 制(13306)
- 中国(12179)
- 体(11256)
- 划(11021)
- 企业经济(10326)
- 和(10159)
- 经营(9820)
- 农业经济(9763)
- 理论(9721)
- 技术管理(9581)
- 贸(9225)
- 机构
- 学院(174425)
- 大学(163298)
- 济(80990)
- 经济(79747)
- 管理(75722)
- 理学(65029)
- 理学院(64572)
- 管理学(63975)
- 管理学院(63670)
- 研究(51012)
- 农(45494)
- 中国(44933)
- 财(35828)
- 农业(34302)
- 京(33054)
- 业大(29965)
- 江(28595)
- 科学(28176)
- 财经(28088)
- 所(25481)
- 经(25321)
- 中心(24836)
- 经济管理(24216)
- 经济学(23115)
- 研究所(22423)
- 州(21664)
- 经济学院(20980)
- 商学(20962)
- 商学院(20801)
- 农业大学(20690)
- 基金
- 项目(108216)
- 科学(87724)
- 研究(83160)
- 基金(80331)
- 家(67798)
- 国家(66965)
- 科学基金(60136)
- 社会(56601)
- 社会科(53321)
- 社会科学(53308)
- 省(44872)
- 基金项目(42926)
- 自然(36918)
- 自然科(36131)
- 自然科学(36124)
- 自然科学基金(35573)
- 教育(35132)
- 编号(34567)
- 划(34067)
- 业(31729)
- 资助(31334)
- 农(27014)
- 创(26039)
- 成果(25381)
- 发(24684)
- 部(24447)
- 制(23665)
- 国家社会(23402)
- 创新(23344)
- 重点(22853)
- 期刊
- 济(102381)
- 经济(102381)
- 农(50956)
- 研究(48973)
- 农业(34279)
- 中国(33830)
- 财(30147)
- 管理(29746)
- 业经(25077)
- 科学(23391)
- 学报(21216)
- 融(19096)
- 金融(19096)
- 大学(17979)
- 学学(17638)
- 业(17602)
- 技术(17204)
- 财经(14050)
- 问题(13961)
- 农村(13799)
- 村(13799)
- 农业经济(13558)
- 经济研究(13539)
- 技术经济(12685)
- 经(12187)
- 世界(11630)
- 经济问题(10176)
- 现代(9631)
- 商业(9521)
- 版(9391)
共检索到267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海发
一、权数在农业总生产率指标中的地位农业总生产率是农业总产出和农业总投入的比率。这里的总产出和总投入都是综合指标。经济指数原理告诉我们,要实现对不同度量的对象的综合,必须进行同度量处理,这就需要有正确的同度量因素,即权数。缺乏权数,农业总产出和农业总投入就无法计算。就是在具备权数的条件下,由于权数的取值不同,农业总生产率水平也会出现差异。因为,农业总生产率指标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前者反映一个具体年份农业总生产率的水平;后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海发
本文根据《农业总生产率指标的初步研究》和《关于农业总生产率权数的计算》两篇文章中提出的基本理论,对我国的农业总生产率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分析。一、农业总生产率的计算首先,编制出全国1949—1985年的农业产出数列、土地投入数列、劳动投入数列和资金投入数列于表1。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海发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国内农业经济学界对农业经济效益的评价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指标,如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农产品成本、农业商品率、农民收入水平及增长率、盈利率等。这些指标都有着各自的作用,但是,仅用这些指标要对农业经济效益作出全面评价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单项经济指标仅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农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而且单项指标之间往往还会出现相互掩盖的情形,比如,土地生产率的高水平,就有可能掩盖肥料等流动投入生产率的低水平;劳动生产率的高水平,也有可能掩盖机械等固定投入生产率的低水平。这说明,单项评价指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海发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我们在农业经济研究中所接触到的西方国家的农业经济研究资料越来越多;同时,为了分析我国和西方国家农业生产水平的差距,也不可避免地经常要把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指标与西方国家相比。这样,搞清楚西方国家的农业生产率指标的涵义,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外的农业经济研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红瑞,冉圣宏
1投入产出模型简介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应用,人们可以深入地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来研究各种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通常是把投入产出模型加以扩展,在原有的投入产出模型中增加m行和m列,m个行表示污染物的种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森杰 尹忞昊 袁祥州 田云
[目的]探究农业保险能否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双促进”,进而提升农业碳生产率。[方法]文章基于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区,未含香港、澳门、台湾省和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保险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1)农业保险有利于提升农业碳生产率,即农业保险发展水平每提高1%,农业碳生产率平均提升0.049%。(2)从作用机制来看,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和农业技术进步,从而实现农业碳生产率的提升,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39.1%和24.5%。(3)进一步讨论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农业产值占比的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值为0.012 5,当农业产值占比低于门槛值时,农业保险对农业碳生产率的作用不明显,而当农业产值占比超过门槛值时,农业保险会对农业碳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政府应从强化政策支持,提高保障水平;实行差异化补贴,推动规模化生产;完善保险条款,探索创新品种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农业保险的环境正外部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李文秀
在对2004—2016年中国各省份生产服务业开放和农业生产率进行估算的基础上,采用SYSGMM方法探讨了生产服务业开放所带来的农业生产服务技术投入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开放对农业生产率的正向作用显著;从细分生产服务业看,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和货物运输仓储服务开放对农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位居前三位,其后是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从生产服务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系数看,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和货物运输仓储服务走出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相对大于其引进来所带来的影响,而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走出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则相对小于其引进来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文波 周京奎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农业生产率与农村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率提高是推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的重要动力;相比生存性消费支出,农业生产率对农村家庭享受性消费支出的影响更大。在影响机制上,农业生产率可以通过影响农村家庭收入进而影响家庭消费情况。人力资本积累在农业生产率影响家庭消费上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率对农村家庭消费的正向影响。过去各年度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农村家庭消费均存在正向影响,且越早期的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越大。此外,相比户主从事非农生产家庭,农业生产率对户主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相比消费水平较高的农村家庭,农业生产率对低消费水平家庭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上述结论表明,国家惠农政策向农业生产率提高和教育投资领域倾斜,对于促进农村家庭收入增长、推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提高和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家庭消费 农业生产率 收入增长 人力资本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文波 周京奎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农业生产率与农村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率提高是推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的重要动力;相比生存性消费支出,农业生产率对农村家庭享受性消费支出的影响更大。在影响机制上,农业生产率可以通过影响农村家庭收入进而影响家庭消费情况。人力资本积累在农业生产率影响家庭消费上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率对农村家庭消费的正向影响。过去各年度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农村家庭消费均存在正向影响,且越早期的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越大。此外,相比户主从事非农生产家庭,农业生产率对户主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相比消费水平较高的农村家庭,农业生产率对低消费水平家庭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上述结论表明,国家惠农政策向农业生产率提高和教育投资领域倾斜,对于促进农村家庭收入增长、推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提高和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家庭消费 农业生产率 收入增长 人力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向阳 赵蕾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生产率和农村地区劳动力非农就业现状的基础上,采用GMM方法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具体分析了公共投资对农业生产率和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率和非农就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农业生产率的增长,而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反过来会进一步提高非农就业水平;公共投资对农业生产率和非农就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不同类型的公共投资对农业生产率和非农就业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海发 李微
农业的技术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应该选择不同的技术,这种农业技术选择与经济发展阶段的相应性被称作经济发展诱导农业技术选择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圣飞
各地区间农业综合生产率发展极不平衡 ,且差异有不断扩大之趋势。分析其原因 ,非常规因素——科技生产率方面差异的急剧扩大是其主导因素 ;而常规因素——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方面的差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业综合生产率 地区差异 成因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华江
本文提出了计算我国农业综合农业生产率的方法 ,据此比较我国各地区间农业生产率的差别 ,并分析成因 ,提出缩小地区间差异的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盖庆恩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农户要素配置的扭曲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扭曲水平和发散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较为严重,中部、东北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改进空间超过30%。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金融市场和土地规模。促进社会转型...
关键词:
TFP 资源配置不当 市场扭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先峰 李国平
本文用DEA方法估算了我国28个省份1980~2005年的农业生产率,分析表明:①我国农业生产率在1980~2005年间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2%,其中技术进步率为4·2%,而相对技术效率则以1·9%的速度恶化;②1980~1989年间,农业生产率的变化较好地解释了农业生产的波动,而1990年以后,农业生产波动更多地受到生产率以外因素的影响;③从地域上看,东部地区的生产率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要快于中、西部地区。在技术效率上,中、西部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化;④我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技术进步。收敛性检验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率在总体上存在收敛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