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1)
- 2023(9737)
- 2022(8065)
- 2021(7370)
- 2020(6264)
- 2019(13933)
- 2018(14037)
- 2017(26932)
- 2016(14765)
- 2015(16757)
- 2014(16890)
- 2013(16766)
- 2012(15471)
- 2011(13650)
- 2010(14166)
- 2009(13486)
- 2008(13853)
- 2007(13199)
- 2006(12071)
- 2005(11241)
- 学科
- 业(83050)
- 企(66284)
- 企业(66284)
- 济(64257)
- 经济(64151)
- 管理(56628)
- 农(45160)
- 农业(30162)
- 业经(28203)
- 财(24035)
- 方法(23517)
- 中国(17886)
- 务(17763)
- 财务(17738)
- 财务管理(17705)
- 制(17364)
- 企业财务(16672)
- 技术(15919)
- 数学(15678)
- 数学方法(15483)
- 策(14601)
- 理论(13563)
- 体(13259)
- 划(12314)
- 和(12279)
- 贸(11836)
- 贸易(11827)
- 易(11515)
- 地方(11033)
- 企业经济(10797)
- 机构
- 学院(220562)
- 大学(208615)
- 济(94628)
- 经济(92739)
- 管理(89959)
- 理学(75903)
- 理学院(75280)
- 管理学(74355)
- 管理学院(73963)
- 研究(65177)
- 中国(56960)
- 农(47968)
- 财(45680)
- 京(43307)
- 江(37957)
- 科学(36084)
- 农业(35915)
- 财经(34826)
- 业大(33521)
- 所(32833)
- 中心(32079)
- 经(31166)
- 州(29706)
- 研究所(28413)
- 北京(27182)
- 经济学(26949)
- 经济管理(26830)
- 范(25659)
- 师范(25486)
- 省(24752)
- 基金
- 项目(129978)
- 科学(103645)
- 研究(103457)
- 基金(92889)
- 家(77404)
- 国家(76420)
- 科学基金(67875)
- 社会(66880)
- 社会科(62822)
- 社会科学(62805)
- 省(54290)
- 基金项目(49366)
- 教育(46006)
- 编号(45454)
- 划(41660)
- 自然(40858)
- 自然科(39912)
- 自然科学(39905)
- 自然科学基金(39242)
- 资助(36655)
- 成果(36074)
- 业(33149)
- 创(30086)
- 课题(29615)
- 发(29294)
- 部(28694)
- 制(28311)
- 农(27833)
- 性(27739)
- 重点(27733)
- 期刊
- 济(124240)
- 经济(124240)
- 研究(66299)
- 农(52528)
- 中国(50043)
- 财(39548)
- 管理(36092)
- 农业(34908)
- 业经(27975)
- 科学(27478)
- 学报(25926)
- 融(25116)
- 金融(25116)
- 教育(22608)
- 技术(22282)
- 大学(21762)
- 学学(20625)
- 业(17772)
- 财经(17480)
- 问题(16783)
- 经济研究(16267)
- 经(15193)
- 农村(14614)
- 村(14614)
- 农业经济(14072)
- 技术经济(13723)
- 世界(12716)
- 财会(12173)
- 经济问题(11850)
- 现代(11792)
共检索到353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小苏
改革十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不能说已很充分。有鉴于此,笔者拟就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转移中城乡就业的统筹等问题进一步谈些看法。 一、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国内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专家和学者几乎人人暗含的立论基础,在国外发展经济学中也并不鲜为人知。这样立论显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有失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勇 林柏浪 陈泮 冉瑞平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如何思考和对待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理论课题。该文立足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概况、绩效以及深层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有序推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在政府政策制定、保障农民权益、农村劳动力就业等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风峰
抚顺市的高湾经济区是沈抚同城化的连接之点,其发展潜力巨大,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该问题的合理解决将会为高湾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助推力量。
关键词:
沈抚同城化 高湾地区 农业劳动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安
面向21世纪,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如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无疑是众所关注的热点。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还很低,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其中人口问题就是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面临的重大障碍之一。本文从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关系入手,剖析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制约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并提出若干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问题 根源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尧晓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由之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这一问题的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又很广泛,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并不都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因而,至今还未完全形成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牟子平 吴文良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而低效率的劳动生产率是由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农业部门存在着工作分摊现象造成的。作者就此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劳动力转移 人口控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康就升
亦工亦农人口是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社队企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人口类型。据统计,到1981年底,我国在农村从事社队企业和交通运输、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企事业的亦工亦农人口达3,600多万人(尚未包括农村在城镇企事业单位工作和以自营形式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的亦工亦农人员,若把这两部分人加进去,我国目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美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发 黄升泉 韩俊
一、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本文中的发达地区主要是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京津等地区,从行政区划角度讲,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辽宁、山东等省市。这种划分基本上与国家统计部门的划分相一致,因而在分析中即直接使用宏观统计资料。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而言,以就地转移方式为主。根据典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加 黄祖辉
技术、资金、劳动力,都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作为一个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一方面要受制于各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状况;另一方面,也会对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农村80年代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产业技术进步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以揭示它们间的相互影响机理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瞿宁武
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管理瞿宁武打工仔、外来妹逐年增多,已引起人们和各级政府的普遍关注。有人称赞这种农民流动促进生产发展与市场经济发育;也有人强调这种流动引起了诸多困难和不稳定。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怎样引导和管理这种流动,本文谈一些看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金彦平
本文分析了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即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产业、地区之间的经济势差,人口基数、人口增长速度及人的素质。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因素,经济势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桂文 王青 张荣
文章基于逻辑推演与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非农就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收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增强农民的收入挣得能力,以及降低农业人口占比提高农民的政策影响力4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显著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对农村减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转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国家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减轻农村贫困也有重要影响。文章建议,为更好地发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扶贫政策。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减贫 人力资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潘纪一,郭申阳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是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必然出现的趋势。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布局以及人口地理分布等一系列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经济相对落后、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9%、农业劳动力占74%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锡根 吴志冲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推动城镇建设,这是不分社会制度的共同规律。只是由于各国、各个地域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情况特点,到来的时间和具体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