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0)
- 2023(10783)
- 2022(9259)
- 2021(8832)
- 2020(7608)
- 2019(18064)
- 2018(18230)
- 2017(35955)
- 2016(19859)
- 2015(22801)
- 2014(23033)
- 2013(22759)
- 2012(21285)
- 2011(19431)
- 2010(19817)
- 2009(18337)
- 2008(18173)
- 2007(16619)
- 2006(14582)
- 2005(13104)
- 学科
- 济(81211)
- 经济(81138)
- 管理(54645)
- 业(52301)
- 企(41746)
- 企业(41746)
- 方法(38826)
- 数学(34895)
- 数学方法(34230)
- 农(24352)
- 中国(21075)
- 财(20134)
- 地方(18184)
- 业经(16191)
- 学(16130)
- 贸(15806)
- 贸易(15799)
- 农业(15740)
- 易(15271)
- 制(15157)
- 理论(13791)
- 和(12644)
- 策(12515)
- 银(12215)
- 银行(12187)
- 务(11820)
- 财务(11771)
- 财务管理(11739)
- 行(11578)
- 融(11323)
- 机构
- 学院(282914)
- 大学(280684)
- 济(112810)
- 经济(110065)
- 管理(108584)
- 研究(93410)
- 理学(92842)
- 理学院(91771)
- 管理学(89806)
- 管理学院(89283)
- 中国(71996)
- 京(59938)
- 科学(58073)
- 财(53220)
- 所(47865)
- 农(47657)
- 江(45052)
- 中心(44375)
- 研究所(43149)
- 业大(41637)
- 财经(41131)
- 范(38921)
- 师范(38600)
- 北京(37962)
- 农业(37392)
- 经(36934)
- 州(35792)
- 院(33484)
- 经济学(33398)
- 技术(31536)
- 基金
- 项目(181687)
- 科学(141978)
- 研究(134892)
- 基金(128707)
- 家(111041)
- 国家(110071)
- 科学基金(94182)
- 社会(81665)
- 社会科(77275)
- 社会科学(77251)
- 省(72816)
- 基金项目(67586)
- 教育(64065)
- 自然(61603)
- 划(61299)
- 自然科(60127)
- 自然科学(60111)
- 自然科学基金(59014)
- 编号(57808)
- 资助(54595)
- 成果(48103)
- 重点(40884)
- 课题(40480)
- 部(40055)
- 发(39443)
- 创(37179)
- 科研(34811)
- 创新(34684)
- 项目编号(34249)
- 大学(34188)
共检索到426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雷召海
本文通过对武汉西藏中学办学政策及运行机制的优势与不足的分析,以及与湖南岳阳一中西藏班办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得出"一校两制"模式较为合理的结论,并就如何进一步办好内地西藏班(校)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同时也希望对中国其他地区的内地西藏班(校)有所启示。
关键词:
内地西藏班(校) 办学模式 政策分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巧妹 张诗亚
藏区内地办学是根据藏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困难而采取的特殊办学方式,目前主要有内地西藏班(校)和四川藏区"9+3"两种办学模式。在具体实施和推进这一特殊的民族教育办学方式过程中,采用的政策工具从以命令为主到综合运用命令、激励、能力建设、系统变革和劝告等,促使藏区内地办学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在发展民族教育方面不断提高治理水平的进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昉 敖俊梅
内地西藏办学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实施的教育援藏工作的重要措施。其中,在内地相对发达的城市创办集中建制的西藏中学是重要的办学模式。多年来内地集中建制学校为西藏的建设发展输送了大批骨干人才。在当前内地西藏教育发展重心从规模普及转向质量提升的背景下,集中建制学校办学活力与教育质量问题逐渐凸显。本文以北京西藏中学为个案,系统回顾了内地西藏集中办学模式的发展历程,指出在外在环境与学校内部结构发生变迁的情况下,原有独立、封闭的办学体制与教学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生源复杂化带来的压力与挑战,逐渐面临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学科教学应试化、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化、社会实践教育开展困难以及与当地教育系统的疏离等困境。针对上述困境从外源完善办学体制,加强办学评估和内在鼓励办学探索,提升办学活力两个方面对今后的办学改革与完善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冉苒 王逸博
本文采用《简易初中生应对方式自陈量表》对江苏省某西藏民族中学284名藏族初中生进行量表测量,结果表明:西藏班藏族初中生的应对方式依次是改变认知积极评价、求助、吸取经验与直接行动、通过学习解决问题、否认与忍耐、幻想,表明其以主动应对为主,较少采用被动应对;采用"否认与忍耐"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采用"吸取经验与直接行动"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应对方式无显著生源地差异;汉族朋友多少与采用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汉族朋友多的学生比汉族朋友少的学生更多地采用"求助"、"吸取经验与直接行动"等主动型应对方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宋乃庆 沈光辉 陈婷
内地西藏班(校)是党和国家对西藏教育发展的一个特殊举措,为西藏地区培养了大量人才,内地西藏班(校)的研究文献为内地西藏班(校)的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本研究运用CiteSpace、UCINET等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1993-2019年内地西藏班(校)研究的相关文献从总体趋势、文献来源、作者、研究内容四个方面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文献数量总体上呈增长态势,2004年以后趋于稳定,但2018年有所下滑;研究热点从素质教育扩展到学校办学、教材、德育到社会化与跨文化再到新高考;博硕研究生学位论文主要来自西南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期刊论文主要来自《民族教育研究》和《中国民族教育》;严庆的两篇文章被引率最高;研究重点是跨文化教育和社会化问题,研究领域覆盖跨文化心理与教育、学科教学、教育政策等13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少双 严庆
内地西藏班开创了民族教育内地规模化办学的先例,它起步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业已经历了30年的发展。内地西藏班的办学历程与西藏自治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同步,并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回溯内地西藏班发展的历程,以发展的视角评估其办学效能,才更能凸显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内地班 西藏 民族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包丽颖
"西藏班(校)"已成为一种民族教育的模式。本文对这种模式的产生、概况以及它在当代所具有的先进意义和启示进行分析,总结其目前所具有的社会效应,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提出一些设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贺能坤 黄春春
学习行为可以预测学业成绩并可以显著改善学习结果。针对西藏区内中学生数学学业成绩低而内地西藏班(校)学生成绩高这一事实,研究内地西藏班(校)学生数学学习行为特征并探索中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可为破解长期以来存在的民族理科难题提供新的视角。运用内地西藏班(校)学生数学学习行为自编问卷数据研究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与学业成绩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且能在24.7%的水平上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内地西藏班(校)学生群体主要分为优秀学习者、良好学习者、波动学习者和困难学习者四类,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自信心或学习策略等学习行为对学业成绩影响较大,可以成为预测学业成绩的关键指标。基于此,教师应主动摒弃传统观念,聚焦学习行为并围绕“三个转向”改革自己的教学:从教师教学行为转向学生学习行为、从外显学习行为转向内隐学习行为、从分类教学转向循类教学,从而通过影响学生学习行为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冉苒 姚红
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在江苏省学习的藏族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预科至初三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无显著年级和性别差异,初三、初二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前者低于后者;初三与其他年级学生在自评症状各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男、女学生在强迫和偏执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学业自我效能感者与低学业自我效能感者在人际敏感、抑郁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存在较高正相关。
关键词:
在苏藏族初中生 学业自我效能感 心理健康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北京西藏中学教科研小组 张梅 何苗
目的:探寻内地西藏班(校)高中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特点。方法:采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487名内地西藏班(校)的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内地西藏班(校)高中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随年级的升高而呈显著下降的趋势;性别、文理科、生源地对学习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内地西藏班(校)高中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随年级的升高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学习自我效能感 高中生 内地西藏班(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北京西藏中学教科研小组 张梅 何苗 唐宝军 尚卫东 岳凤云 刘杰 徐可玲 王香玲
通过研究内地西藏班(校)高中生的学习动机,采用MAAT对744名北京西藏中学的高中生进行调查(分两组:一是西藏区内的藏族高中生,另一组是内地的汉族高中生),调查表明:内地西藏班(校)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大都处于中等水平,但各动机因素中的动机水平差异较大,男生在成功动机、促进紧张上得分高于女生;高二学生在成功动机,包括知识学习场面、技能场面、社会生活场面上得分最高;高三学生在促进紧张上得分最高,在失败回避上得分最低;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水准得分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与西藏区内的学生相比,内地西藏班(校)的学生在成功动机上得分高,但在知识学习场面上得分低。与汉族学生相比,内地西藏班(校)学生的成功动机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冬梅 石孝琼 王清云
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西藏班(校)接受教育,面临着文化和学习适应的压力,其能否获得较好的文化适应,是内地西藏班(校)办学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了考察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的文化疏离感与学习倦怠的现状以及心理韧性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35名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的文化疏离感和学习倦怠水平中等偏下,文化适应和学习适应状况较好;(2)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的文化疏离感与心理韧性显著负相关,与学习倦怠显著正相关,而心理韧性与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3)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在文化疏离感与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文化疏离感既可以直接对学习倦怠产生正向预测效应,也可以以心理韧性为中介对学习倦怠产生间接效应。因此,增强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缓解文化疏离感对其学习倦怠的消极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绪龙
内地西藏中职班是国家推进“教育援藏”的新举措,关乎西藏地区的繁荣发展、民族团结与国家长治久安。多年来,内地西藏班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实践经验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也面临教育管理民族特色彰显不够、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存在障碍等困境。未来内地西藏中职班实践对策为:坚定不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构建“互鉴共认”的管理模式;推动多方开展协同育人;提高教师民族文化素养;加大学生帮扶指导力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婷婷 成升魁 闵庆文 孙维 刘爱民 余成群 李伟
以牛粪、薪柴等为主的传统生物质能源是西藏农村能源的主要形式。随着人口的增长,西藏农村能源环境问题日渐突出,逐渐成为制约当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在日喀则地区4个典型农业县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沼气生态能源模式在调整农户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作用;计算了该能源模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按替代薪柴、秸秆和牛粪的3种方案,每户沼气分别可替代农户薪柴、秸秆和牛粪消费量的57.96%、61.37%和28.48%,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支出450.16元/口;若在西藏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推广该工程,可减少CO2排放(95.83~99.87)×104t/年,减少氮素流失(0.49~1.24)×1...
关键词:
沼气能源模式 效益分析 西藏 日喀则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东辉 陈立鹏
新疆、西藏内地高中班是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是我国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以及促进教育公平而作的一种创新性尝试。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近年来北京市内地高中班办学与管理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市交流研讨、统一日常管理制度、教育参观常规化、调整办学经费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地高中班 办学与管理 成效 问题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