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36)
- 2023(3056)
- 2022(2288)
- 2021(1957)
- 2020(1564)
- 2019(3570)
- 2018(3509)
- 2017(5853)
- 2016(3477)
- 2015(3865)
- 2014(3942)
- 2013(4117)
- 2012(4081)
- 2011(3597)
- 2010(3819)
- 2009(3732)
- 2008(3873)
- 2007(3726)
- 2006(3513)
- 2005(3484)
- 学科
- 济(12719)
- 经济(12687)
- 管理(11404)
- 业(10237)
- 企(7836)
- 企业(7836)
- 农(5781)
- 中国(5520)
- 财(4891)
- 制(4816)
- 农业(4150)
- 业经(3840)
- 银(3603)
- 银行(3603)
- 教育(3504)
- 学(3458)
- 行(3438)
- 地方(3226)
- 方法(3180)
- 理论(3079)
- 体(2864)
- 融(2843)
- 金融(2840)
- 度(2634)
- 制度(2633)
- 税(2584)
- 务(2561)
- 财务(2548)
- 财务管理(2539)
- 收入(2467)
- 机构
- 大学(50923)
- 学院(49886)
- 研究(18558)
- 济(18523)
- 经济(17923)
- 管理(17149)
- 中国(16011)
- 理学(13237)
- 理学院(13072)
- 管理学(12835)
- 管理学院(12735)
- 财(12549)
- 京(11562)
- 江(10898)
- 科学(9899)
- 中心(9590)
- 所(9306)
- 财经(8468)
- 范(8324)
- 师范(8268)
- 州(8124)
- 省(7912)
- 北京(7833)
- 研究所(7812)
- 农(7794)
- 经(7521)
- 院(6703)
- 教育(6605)
- 师范大学(6564)
- 银(6554)
共检索到97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航
关于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实现标准的思考朱航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规定性。那么,衡量共同富裕实现的客观标准是什么'?我国现阶段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如何?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分析和论证,目前理论界还较少有文章论述。本文试图对此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慎教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小平同志在78年12月率先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在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其他的人共同发展,以较快的速度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实践证明,小平同志这个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过去共同富裕的着眼点是放在单一公有制和防止两极分化上,不准先富。反对冒富,实行平均主义和贫富拉平政策,吉尼系数之低(0.16)居世界之最。这种“同步均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益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谢地 贺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消灭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中国也跨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基于这一背景,进一步厘清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和约束条件,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基本规定性,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实际提出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应予回答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经济运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培林 钱滔 黄先海 董雪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实质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全体人民共创日益发达、领先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共享日益幸福而美好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围绕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积累人力资本和参与共创共建的机会、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为主要思路,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富裕程度为主要入手点,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实施若干重大战略,健全政策体系,营造共同富裕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加以测度和引领,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缩小人群、地区和城乡差距。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冬新
共同富裕是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统一,其中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同时公平的主要实现路径,即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过程中,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包括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优化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要重视需求侧管理,通过扩大内需促使经济的实际产出达到潜在水平;优化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要通过初次、再次及三次分配体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优化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万海远 陈基平
全面理解共同富裕内涵、构建共同富裕量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平与效率、发展与共享的理论框架出发,结合对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的理解,从国民总体富裕和全体居民共享富裕的结果角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且能广泛比较的共同富裕量化方法,讨论量化函数的技术假定和数理表达,分析指标维度、函数关系式、变量标准化等带来的结构性影响,检验单调性、一致性和同质性等公理化准则,由此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研制的共同富裕量化方法在权重、门槛、指标设定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稳定性。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的162个国家或地区1990—2020年数据,发现我国共同富裕程度取得很大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优越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万海远 陈基平
全面理解共同富裕内涵、构建共同富裕量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平与效率、发展与共享的理论框架出发,结合对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的理解,从国民总体富裕和全体居民共享富裕的结果角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且能广泛比较的共同富裕量化方法,讨论量化函数的技术假定和数理表达,分析指标维度、函数关系式、变量标准化等带来的结构性影响,检验单调性、一致性和同质性等公理化准则,由此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研制的共同富裕量化方法在权重、门槛、指标设定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稳定性。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的162个国家或地区1990—2020年数据,发现我国共同富裕程度取得很大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优越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志恒 杨新 万赫
推动并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了解贫富分化的现状,探求有效的共同富裕实施路径。现阶段共同富裕意味着让全体人民有机会、有能力均等地参与高质量经济发展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目前我国仍存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财富分配差距更高、人力资本投资不均、主观幸福感不对称等问题,亟需对财税制度加以改革。基于财税改革的视角,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应改革完善个税及消费税,对高收入人群的高消费多征税,避免流转税的累退性问题;在缩小财富差距方面,应适时开征房地产税,研究探索开征遗产税、赠与税,构建鼓励慈善捐赠的税收体系等,发挥税收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调节功能;在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公平方面,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理顺央地关系,推动医疗、养老、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生强
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理论与现实的思考●董生强一、共同富裕目标的理论含义邓小平把人民的共同富裕当作社会主义运作的目的并从本质规定的角度把它提出来,至少蕴含着以下四方面的深刻含义。第一,社会主义是富裕的,不是贫穷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益群 叶海平
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但所有的理解都关注着同一个问题,即如何逐步控制与缩小贫富差距,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现行的政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但是毫无疑问要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我们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对策性的公共政策研究。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懿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税收促进共同富裕的范围具有广泛性、手段具有多样性、作用具有精准性。新时代新征程上,税收进一步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力点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强化初次分配中的税收调控作用。包括优化增值税制度,将三档税率合并成两档税率,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等;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加大对技术转让所得的减免税力度等。第二,强化再分配中的税收引导作用。包括扩大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征收范围,改进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等。第三,强化第三次分配中的税收激励作用。包括进一步提高企业慈善捐赠支出和个人慈善捐赠支出的税前扣除比例,简化享受税收优惠程序,出台实物捐赠扣除规定,落实慈善信托税收优惠政策等。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三次分配 税收优惠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温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不牢。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我们要准确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为了更透彻地理解当前的形势,深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的研究,本刊特邀请著名专家撰写一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焦玉洁 曹佳佳 郑德峥
共同富裕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早有体现,毛泽东、邓小平对共同富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阐述,新时代我国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结合了当前国情与国际形势。当前我们所奋斗的“共同富裕”是覆盖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逐步奋斗推进的共同富裕、是涵盖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是两类根本属性的共同富裕、是均衡而不相等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无序扩张的问题、提高社会各类群体的经济活动参与率、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内涵 实践途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施炫伶
“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与“全面小康社会”接续的、提档升级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政治经济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富裕”属于生产力范畴,“共同”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共同富裕体现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需要把握其内涵特征,包括全民性与全面性、共创性与共享性、渐进性、差异性,以及对福利国家模式的超越性。本文在总结共同富裕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一是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汇聚共同富裕的“合力”;二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活力;三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四是以乡村振兴着力补齐共同富裕的“短板”;五是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梦怡
为了研究国家审计如何推动共同富裕实现,本文首先对国家审计推动共同富裕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随后,从共同富裕的内容、国家审计监督共同富裕的方向以及国家审计防范共同富裕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出发,探讨了国家审计推动共同富裕的机理。继而根据内涵与机理,提出实施共同富裕政策跟踪审计、利用大数据审计技术、加强审计机关问责力度、使用研究型审计思维模式、提供专门的共同富裕项目结果公告等国家审计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以期实现国家审计助推共同富裕的目的。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共同富裕 机理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