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5)
2023(4459)
2022(4094)
2021(3710)
2020(3459)
2019(8350)
2018(8316)
2017(16580)
2016(9327)
2015(10901)
2014(11334)
2013(11561)
2012(11190)
2011(10179)
2010(10374)
2009(9787)
2008(9978)
2007(9395)
2006(8014)
2005(7344)
作者
(29473)
(24705)
(24659)
(23860)
(15624)
(11951)
(11491)
(9778)
(9151)
(8855)
(8354)
(8275)
(7971)
(7874)
(7864)
(7819)
(7804)
(7373)
(7270)
(7171)
(6240)
(6183)
(6119)
(5696)
(5626)
(5620)
(5574)
(5474)
(5118)
(5041)
学科
(43344)
经济(43301)
管理(25279)
(25204)
方法(22838)
数学(20536)
数学方法(20372)
(19595)
企业(19595)
(12120)
(11075)
中国(10189)
(9449)
(8406)
贸易(8405)
地方(8400)
(8134)
(8019)
农业(7818)
业经(7603)
(6718)
财务(6698)
(6691)
财务管理(6676)
(6568)
银行(6548)
企业财务(6258)
(6190)
(6139)
金融(6137)
机构
大学(145089)
学院(143540)
(60580)
经济(59224)
管理(54082)
研究(48915)
理学(46077)
理学院(45544)
管理学(44740)
管理学院(44467)
中国(37584)
(31108)
科学(30857)
(28192)
(28051)
(26305)
研究所(23812)
中心(23154)
业大(23070)
(22809)
农业(22454)
财经(22096)
(19853)
北京(19812)
经济学(18975)
(18748)
师范(18557)
(17621)
经济学院(17338)
(16748)
基金
项目(90085)
科学(69334)
研究(64767)
基金(64120)
(55875)
国家(55418)
科学基金(46229)
社会(39570)
社会科(37414)
社会科学(37397)
(35571)
基金项目(34303)
教育(30256)
(30162)
自然(30066)
自然科(29302)
自然科学(29289)
自然科学基金(28766)
编号(27227)
资助(27032)
成果(22685)
(20488)
重点(20475)
(19530)
课题(18527)
(18145)
科研(17788)
教育部(17214)
创新(17016)
大学(17005)
期刊
(66480)
经济(66480)
研究(42134)
中国(26556)
(25103)
学报(24064)
(22788)
科学(21056)
大学(17420)
管理(17167)
学学(16326)
农业(16221)
(13758)
金融(13758)
教育(13682)
技术(12925)
财经(11200)
业经(10754)
经济研究(10521)
问题(9617)
(9583)
(8896)
技术经济(8342)
统计(7893)
理论(7818)
(7583)
图书(7376)
(7322)
实践(7108)
(7108)
共检索到214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耿敏  付昕  
为了研究我国存贷款利率降低对储蓄的影响 ,我们借用微观经济学中“效用”的概念 ,当利率和可支配收入发生变化时 ,居民储蓄总额发生的变化 ,并得到储蓄曲线 (S—Y曲线 )。结合 1996年以来的有关数据 ,比较在利率降低的情况下 ,这 6年的可支配收入及储蓄总额的变化关系 ,描绘出储蓄曲线 ,并得出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将继续增加的结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茂佳  
储蓄究竟是多多益善,还是越少越好,这个问题在建国初期就有争论。自1988年银行储蓄存款滑坡和1989年银行储蓄存款超速扩大以来,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又有甚嚣尘上之势。在这里,笔者试图运用数理和实证的分析方法,来对储蓄效用进行较为精确地评估,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储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一、数理分析:储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超越了一般的文字阐述所谓数理分析,也就是乘数分析。为了推导方便起见,我们既剔除储蓄增量与融资增量脱节的现象,也可排除融资增量与经济增量失衡的因素。假定:储蓄增量等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增量;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增量等于经济增量。则,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乘数原理,我们可以找出一个较为简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克书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总额居高不下,且呈高速增长之势,而经济投资、生产却资金短缺,消费需求也严重不足,加剧了通货紧缩的局面。通过索洛模型和我国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适当的居民储蓄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小江  
通过对存款机构变相提高储蓄存款利率的博弈分析,从博弈论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过去在一些地方存在变相提高储蓄存款利率的现象,以及针对这种现象金融监督机构应从哪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遏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当前的金融危机正在不断蔓延,在分析当前形势的同时,人们也不禁会联想到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不过,此次不同之处在于,危机是从发达国家蔓延开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栗树和  
本文对中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和储蓄行为从时间、空间、截面等角度作了全面系统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对把握宏观经济动态有意义的判断。全文共分四部分:(一)从收入向消费的转化;(二)从收入向储蓄的转化:储蓄结构考察;(三)从储蓄向消费的转化;(四)消费、收入、储蓄和经济增长的顺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会恒  
一、居民储蓄及居民储蓄的理论模型 本文试图先建立居民储蓄的一个理论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居民储蓄行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经济学意义上的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扣除当期消费后的余额。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储蓄是指储蓄存款。广义的储蓄是指金融资产,即除储蓄存款外,还包括现金和证券。由于储蓄存款在金额资产中所占比例通常高达70~80%,并且统计数字准确,因而在统计分析中,通常用狭义的概念。但是,在下面的理论模型的建立和说明中,将使用储蓄的广义概念,这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根  
关于高储蓄的思考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吴晓根当前,我国的储蓄存款迅速增加,但在高储蓄的背后,存有高通胀,名义利率难以抵补物价的上扬,实际利率长期处于负值现象。这种在实际利率为负值背景下的高储蓄,究竟是忧是喜,不得不令人深思。一、我国储蓄的特征近十几年来,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学彦  
虽然曼迪维尔、马尔萨斯、霍布森以及凯恩斯等人早就提出了过度储蓄理论的分析框架,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并没有将其进一步发展为储蓄过剩理论。本文通过对经济运行中约束条件变化的分析,在对前人经典理论的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储蓄过剩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储蓄过剩的标准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德旭  
2003年2月末,我国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10 03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这一前所未有的金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对10万亿元居民储蓄的规模与结构、历史与趋势以及分流居民储蓄的渠道等进行了多视角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三、对个人金融资产结构的分析个人金融资产结构是个人金融性储蓄的具体实现,它是个人持有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七和表八基本概括了我国个人金融资产结构变化过程,可归纳出七点结论。 1.中国个人基本没有金融负债(中国至今未办理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个人住房抵押贷款1991年末余额仅200万元;在农村,农户个人向信用社、农行借款[生产性]1991年末余额为630亿元,因金额很少,不影响文中的结论),只有金融资产。个人金融资产累计余额1991年末已达13520亿元,约占当年GNP的69.1%。这一巨额个人净金融资产是人民40年节省下来的财富积累,其中有99%交由政府或国家银行保管,即是政府或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尚希  
在现代经济社会,储蓄对积累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在通货膨胀下,居民的储蓄意识、储蓄动机、进而储蓄行为都会产生异变现象,研究这种变化的规律性对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