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0)
- 2023(2317)
- 2022(2101)
- 2021(1930)
- 2020(1740)
- 2019(3950)
- 2018(3838)
- 2017(7258)
- 2016(4160)
- 2015(4555)
- 2014(4565)
- 2013(4744)
- 2012(4661)
- 2011(4034)
- 2010(4251)
- 2009(4232)
- 2008(4566)
- 2007(4264)
- 2006(4167)
- 2005(4078)
- 学科
- 税(21603)
- 税收(20166)
- 收(19994)
- 管理(13235)
- 济(12216)
- 经济(12186)
- 业(11585)
- 财(9893)
- 企(9534)
- 企业(9534)
- 财政(4928)
- 中国(4810)
- 制(4808)
- 农(4713)
- 务(4539)
- 财务(4526)
- 财务管理(4518)
- 企业财务(4269)
- 政(4192)
- 收入(3838)
- 方法(3339)
- 银(3292)
- 银行(3292)
- 法(3153)
- 学(3138)
- 农业(3102)
- 行(3066)
- 地方(3046)
- 业经(2987)
- 体(2899)
- 机构
- 大学(55064)
- 学院(54522)
- 济(20957)
- 财(20746)
- 经济(20349)
- 研究(18563)
- 管理(18308)
- 中国(17021)
- 理学(14197)
- 理学院(14049)
- 管理学(13864)
- 管理学院(13753)
- 财经(13368)
- 京(12031)
- 江(11831)
- 经(11828)
- 税(11295)
- 科学(9806)
- 省(9674)
- 所(9656)
- 务(9625)
- 财经大学(9530)
- 中心(9124)
- 州(8861)
- 局(8858)
- 税务(8678)
- 北京(8372)
- 研究所(7676)
- 家(7496)
- 财政(7264)
共检索到109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程立安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指出现行刑法规定的偷税罪定罪标准过低、量刑标准存在严重不公正等问题,并努力寻获一定的刑法理论支撑——报应优先兼顾预防,提出以偷税数额为主要指标、偷税比例为辅助指标的基本框架,且适当提高其定罪标准。
关键词:
偷税罪 定罪量刑 标准 公正 预防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淑莲
偷税罪罪刑标准的基础是社会危害性及其严重程度,它通过偷税行为的严重性和偷税结果的严重性表现出来,具体体现为偷税比例和偷税数额。偷税罪罪刑标准存在漏洞,使本应构成犯罪的行为在刑法上没有处罚的依据,应通过立法手段加以修改。偷税罪罪刑标准的适用,有赖于计算方法的统一,司法解释为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关键词:
偷税罪 罪刑标准 偷税数额 偷税比例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郑飞 唐葵
我国现行刑法中对偷税罪的定罪标准是1979年刑法中主观主义的延伸。在几年的实践中,其矛盾与缺陷已逐渐表现出来,实际操作中放纵了偷税罪的犯罪分子。而与之相对立的以客观实害作为定罪标准的客观主义,更能符合公正性的要求。鉴于此,设立偷税罪定罪标准时应向客观主义倾斜,以达到定罪的公正。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应飞虎
偷税罪认定的复合标准制造了应纳税额的认定困境,违反了平等原则,给子了纳税人规避法律的空间,致使对连续犯的处理陷于两难以及使司法机关处理案件面临新难题。因此应该采用单一的数量标准。
关键词:
偷税罪 复合标准 应纳税额 刑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彭爽
偷税罪是给国家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目前,我国有关偷税罪的立法和执法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偷税罪的研究,重点在于对偷税罪行为的认定和对偷税罪结果要求的研究。
关键词:
偷税罪 偷税行为 纳税申报 应纳税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锐利
本文对偷税罪在立法上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对学术界和实务界在该罪的定罪标准与法定刑的把握上的争议进行了澄清,提出了未来修改完善时应采用"概括列举式"叙明罪状,应提高偷税罪成立的数额标准,取消"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的偷税手段及"对多次偷税,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的规定。
关键词:
偷税罪 概括式列举 数额加比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晓伟
我国刑法对于偷税罪"二次行政处罚"犯罪成立标准的规定存在诸多立法缺陷,而且不符合税收征管实际,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应对此进行相应的修改予以完善:明确规定"二次行政处罚"的时限与数额;将扣缴义务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行为犯罪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挺
2002年7月24日,刘晓庆以涉嫌偷税犯罪被依法逮捕。这位曾以巨额身家名列中国内地富人排行榜第45位并自诩为“中国亿万富姐第一人”的大牌明星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刘晓庆最高可判多少年?许多人对此进行评论。有的说5年,有的说7年,甚至有的媒体提出最高可判无期徒刑。那么,偷税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其法定最高刑期到底是几年呢?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进 王琤琤
刘晓庆公司偷税案的司法审判终结,暴露了我国刑法关于偷税罪法条的局限性:法人犯偷税罪,其犯罪主体的法定代表人难以被追究责任。本文对法人偷税罪进行了探讨,细化了偷税罪犯罪的分类,提出“状态犯偷税罪”一说,还将法人偷税罪主体扩大到实施偷税企业的财产所有者。
关键词:
法人 偷税罪 状态犯 立法 完善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宇冠 孙鹤源
"认罪态度"的法律定位以及与司法审判中定罪、量刑的内涵解读与技术分析,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核心内涵之一。应当明确:在定罪方面认罪态度不应当实质影响定罪,而仅仅影响诉讼程序;是否自愿认罪应当以法庭为准,庭前认罪不应为据。在量刑方面,认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应当以确系犯罪为前提;其对量刑的正向影响只是量刑的参考因素不是量刑的决定因素。鉴于此,应当严格贯彻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完善认罪自愿性的激励机制、公检法司联合统一司法适用等措施,以确保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司法审判定罪、量刑适用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认罪态度 定罪 量刑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蔚
“魏徵梦斩泾河龙”虽然早见于《永乐大典》所引《西游记》,但龙王行雨犯罪的故事本身并未得到学者的重视。而关键的问题就是龙王所犯天条到底是什么。从宋明以来的道教文献及道法实践来看,所谓天条应即道教的《女青天律》。《女青天律》约定型于南宋,流行于元明时代,其中有明文规定了龙王行雨有违时间、雨量要予以处斩。不仅如此,小说中凡是涉及龙王犯罪及处刑的地方,在《女青天律》中大抵也都能找到明确的“司法解释”。就此而言,似可以说《西游记》小说的作者或者改写者不仅熟悉道教的仪式流程、坛场布置与文书用语,对道教的“天条”也极为熟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雄
《刑法修正案(七)》将偷税罪修改为逃避缴纳税款罪,各界纷纷对此迅速作出分析和解读。本文围绕《刑法修正案(七)》对偷税罪作了哪些重大修改、税务机关应如何适应修正案的实施、新设立的逃避缴纳税款罪是否还存在缺陷等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刑法 偷税罪 逃避缴纳税款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