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6)
2023(11233)
2022(9849)
2021(9418)
2020(7655)
2019(18018)
2018(18112)
2017(34955)
2016(19036)
2015(21454)
2014(21413)
2013(21077)
2012(19427)
2011(17210)
2010(17131)
2009(15401)
2008(15423)
2007(13323)
2006(11609)
2005(10333)
作者
(53665)
(44272)
(43990)
(42079)
(28570)
(21387)
(20079)
(17460)
(16921)
(15945)
(15387)
(14769)
(13922)
(13907)
(13717)
(13686)
(13255)
(13126)
(12740)
(12727)
(10946)
(10938)
(10703)
(10169)
(9899)
(9883)
(9872)
(9828)
(8896)
(8671)
学科
(73713)
经济(73612)
管理(58526)
(55447)
(49123)
企业(49123)
方法(36597)
数学(30936)
数学方法(30598)
(22606)
(18138)
中国(17988)
业经(16957)
(16709)
(16203)
财务(16143)
财务管理(16118)
理论(15560)
企业财务(15214)
地方(13882)
(13824)
(12717)
农业(12151)
(11695)
贸易(11687)
教育(11360)
技术(11318)
(11301)
环境(10962)
(10773)
机构
大学(268265)
学院(265729)
管理(109122)
(101922)
经济(99523)
理学(94715)
理学院(93729)
管理学(92194)
管理学院(91725)
研究(83942)
中国(63256)
(57187)
科学(51891)
(49940)
(41335)
财经(39791)
中心(38098)
(37915)
业大(37698)
(37576)
研究所(37415)
北京(36561)
(36171)
(34989)
师范(34689)
(31581)
(30417)
财经大学(29924)
经济学(29894)
农业(29182)
基金
项目(181017)
科学(141968)
研究(135228)
基金(130613)
(112346)
国家(111372)
科学基金(96618)
社会(82995)
社会科(78531)
社会科学(78511)
(70214)
基金项目(69912)
自然(63298)
教育(63030)
自然科(61765)
自然科学(61751)
自然科学基金(60646)
(58963)
编号(56480)
资助(53987)
成果(46107)
(40087)
重点(39813)
课题(38310)
(37756)
(36912)
项目编号(35477)
创新(35000)
教育部(34867)
大学(34646)
期刊
(110692)
经济(110692)
研究(80248)
中国(48493)
(40208)
管理(40081)
学报(39957)
科学(36814)
教育(33613)
(33591)
大学(30538)
学学(28401)
技术(24070)
(23552)
金融(23552)
农业(23445)
财经(19703)
业经(17367)
经济研究(16963)
(16588)
图书(15975)
理论(14498)
问题(14273)
实践(13438)
(13438)
技术经济(12675)
科技(12381)
现代(11923)
财会(11858)
(11718)
共检索到385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蜀  
本文将运用詹森 (Jensen)和梅克林 (Meckling)的代理成本理论对债转股的二律悖反问题作一剖析。文章首先提出了权益的代理成本和债务的代理成本这两个基础概念 ,以此作为全文分析的理论工具。按此理论工具 ,提出和阐述了国企的权益代理成本和债务代理成本 ,得出国有企业的权益代理成本从理论上讲 ,要大于债权代理成本的结论。但现实中的产权制度又决定了国企债权的代理成本与权益的代理成本在实际中都并非严格存在 ,代理成本无法作为债转股的约束条件 ,国家出于为国企脱困 ,为消除金融风险 ,实施债转股就成为必然选择。同时 ,国企经营者无须支付与债权人有关的担保成本 ,即最终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是分离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广子  
市场化债转股是我国近期推出的旨在降低企业杠杆率、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政策。本文从金融学理论入手,对市场化债转股的主要功能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理论分析表明,市场化债转股对于转股双方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够丰富多层次融资体系,同时有助于熨平经济周期产生的风险并降低宏观经济杠杆率。与此同时,市场化债转股也给转股双方带来风险并产生一定社会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进展及相关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投资者对市场化债转股的反应是负向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应会逐渐转向正面。此外,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仍把市场化债转股作为降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一项政策。本文最后就如何优化我国市场化债转股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和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彭芳春  徐勇  尹华阳  
一、对我国"债转股"实践的考察我国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之一,是由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组织实施债权转股权,并由此形成庞大的金融股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舒仁  
当前债转股已作为去杠杆的重要手段来进行谋划推进,本文从本轮债转股背景和目的出发,总结债转股的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分析提出当前我国债转股面临的制度模式尚不确定、转股规模难以拓展、负面作用难以消除、道德风险难以防范、退出机制仍不完善等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加快债转股顶层设计、谨慎选择债转股企业、合理设计债转股模式、探索债转优先股方式和完善股权退出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彭继民  史月英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晶  宁宣熙  
在分析债权转股权在世界主要国家以及在中国的实践情况的基础上,以现实案例为线索,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全面论证了债权转股权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可行性。债权转股权,可以促进资源更加有效地配置,可以促进市场经济和谐发展,应该得到立法与行政的支持和保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晖  
对符合条件的国企实施债转股是我国推进国企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搞好此项工作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债转股的主要目标 ,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债转股的道德风险问题 ,通过迫使债转股企业付出相当代价的方式规避债转股企业道德风险 ,通过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奖惩机制 ,规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道德风险。最后在实施债转股的同时 ,还必须考虑建立资产管理公司阶段性股权的退出通道。退出方式包括企业内部人员持股、兼并与资产重组、回购、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红敏  
由于人们在对资本结构的认识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误区 ,这给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债转股”政策带来不少错误的认识 ,本文从资本结构理论出发 ,探寻“债转股”的基本理论依据 ,从而消除企业界目前对债转股的错误看法 ,使其了解债转股的本质 ,促其抓住机遇 ,改善经营管理 ,使国有企业达到真正脱困的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援成  
自1999 年国家出台“债转股”政策至今已有三年了,债转股作为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在减轻国有企业债务负担,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债转股工作中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江西财经大学胡援成教授通过 研究债转股的成败得失,对债转股的运作机制重新作了一番考察,并建议债转股工作应在如下几方面予以改善和加强:给予相应的法律支持;设立债转股基金帐户;加速股权变现;合理确定债转股价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淑娥  
代理关系理论与代理成本研究杨淑娥代理关系理论是西方产权经济学理论出现之后30多年提出的。虽然产权理论所包含的四大主线: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的效率分析、产权制度的选择和调整理论以及甚至用产权理论重新推断经济历史的新史观学说,都没有直接提出委托──代理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礼耀  
在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过程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重点把握协调机制、资产估值、转让定价、企业管理、退出渠道五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和《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对切实降低企业杠杆率,增强经济中长期发展韧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将秉承化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志凌  曲和磊  唐圣玉  
当前 ,国家有关部门向资产管理公司推荐的债转股签约工作已经全部结束 ,债转股的后续管理工作刚刚开始。本文对国际上已有的债转股经验进行总结 ,对我国已有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以便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完善政策法规设计 ,保证我国的债转股工作的正确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