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0)
- 2023(7179)
- 2022(5704)
- 2021(5194)
- 2020(4560)
- 2019(9978)
- 2018(9763)
- 2017(18991)
- 2016(10259)
- 2015(11538)
- 2014(11472)
- 2013(11664)
- 2012(10783)
- 2011(8882)
- 2010(9295)
- 2009(8892)
- 2008(9483)
- 2007(8659)
- 2006(7764)
- 2005(7423)
- 学科
- 业(72900)
- 企(70303)
- 企业(70303)
- 管理(55481)
- 济(48956)
- 经济(48884)
- 财(34971)
- 业经(24150)
- 务(21569)
- 财务(21565)
- 财务管理(21516)
- 企业财务(20403)
- 方法(19988)
- 农(19196)
- 制(14502)
- 技术(14372)
- 农业(14371)
- 策(14216)
- 财政(12998)
- 数学(12632)
- 数学方法(12574)
- 体(11951)
- 企业经济(11830)
- 中国(11542)
- 划(11238)
- 体制(10998)
- 经营(10754)
- 理论(10617)
- 和(10521)
- 政(10510)
- 机构
- 学院(149955)
- 大学(142105)
- 济(68062)
- 经济(66956)
- 管理(64752)
- 理学(54475)
- 理学院(54092)
- 管理学(53693)
- 管理学院(53416)
- 财(44049)
- 研究(42947)
- 中国(39123)
- 财经(29851)
- 京(29296)
- 经(26830)
- 江(25723)
- 农(23618)
- 科学(22549)
- 所(21598)
- 财经大学(21316)
- 商学(20037)
- 中心(19938)
- 商学院(19881)
- 经济学(19604)
- 州(19262)
- 北京(18547)
- 业大(18300)
- 农业(18233)
- 研究所(18079)
- 经济学院(17737)
- 基金
- 项目(86294)
- 科学(70115)
- 研究(67134)
- 基金(63996)
- 家(52911)
- 国家(52314)
- 科学基金(48049)
- 社会(44691)
- 社会科(42471)
- 社会科学(42458)
- 省(35368)
- 基金项目(33838)
- 自然(29708)
- 教育(29147)
- 自然科(29086)
- 自然科学(29081)
- 自然科学基金(28651)
- 业(27111)
- 编号(26864)
- 划(26817)
- 资助(25498)
- 创(21936)
- 成果(20919)
- 制(19613)
- 创新(19417)
- 部(19206)
- 性(18604)
- 重点(18500)
- 发(18450)
- 国家社会(18431)
共检索到247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大为
一、《通则》应明确财务高管的权限和责任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建设属于企业的顶层设计,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和有效运行,对一个企业的风险管控、价值创造以及决策支持有巨大作用。《企业财务通则》(下称《通则》)没有明确有关财务高管制度安排,对企业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的权限和责任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文章 李小燕
《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自2006年修订发布至今已近10年。近年来,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面临的理财环境日趋复杂,新常态下"三期叠加"引发的企业系统性风险加剧,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工具创新、优先股试点、股权与期权激励等各项改革措施陆续推进,这些均要求现行《通则》与时俱进,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并与《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和《税法》等相协调。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对《通则》的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屈波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三期叠加"矛盾突出,国资国企改革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与之相对应,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在执行中逐步显现出一些问题,部分条款和内容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加以修订和完善。一、《通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1.不适应企业财务管理内涵的变化和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已有较大扩展和延伸,管理重点从财务要素的后期管理转变为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蔡兹
企业财务具有技术性和社会性的双重性质,这决定了政府对企业财务主要存在三重关系,并由此构成政府对企业财务实施宏观管理职能的基础。在我国,《企业财务通则》的制定是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式,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修订应实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规范根本性制度”的定位和“通通要用、通通适用、通常能用”的功能要求。本文归纳了《企业财务通则》修订的原则,分析了其与公司法、会计准则的内容边界,并围绕企业财务活动主线对通则进行了框架设计。
关键词:
企业财务 社会性 企业财务通则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谌灿霞 杨耕耘
案例库具备的真实性、典型性、贴近实际、便于操作等特点,可为纷繁复杂的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对于新常态下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建立基于不同行业、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通则》应用案例库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一、建设案例库的关键环节(一)满足经营业务的共同需求和个体需求《通则》旨在规范引导企业的财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蒋占华
《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于1992年颁布实施,2006年修订。作为央企集团的总会计师,笔者深深感受到《通则》对规范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财务行为,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防范风险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1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阶段,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管理本身也日益成熟化和多元化,在此背景下,《通则》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红军
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在近10年的执行过程中,对于健全企业财务运行机制、实现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应对上述变化,《企业财务通则》理应再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元午
《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称《通则》)自施行以来,在规范企业财务行为等方面的确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但实事求是地看,它在理论基础、法规层次、内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还存在需进一步研究和优化之处。本文认为,若想使《通则》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和效果,在修订中一是需要进一步明确它的理论基础;二是考虑是否需要提升《通则》的法规层次;三是要充分适应"互联网+"环境中的必备内容;四是要使《通则》的适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梁星 韩文鼎
现行《企业财务通则》(下称《通则》)主要适用于国有企业,多年来在企业财务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内容中除了包含对企业日常财务行为的规范,也不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笔者建议,应对《通则》中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相关规定加以修订和完善。一、员工权益方面:补充员工再就业资金支持和职工持股计划条款企业与职工的财务关系是企业财务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良成
《企业财务通则》自2007年修订颁布后一直未予修订,其作用与效果日益薄弱,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新常态。笔者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财务通则》的修订可以供给侧理论为原则。1.按新规去库存《企业财务通则》第三章资金筹集就是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其中企业出资方面的管理,新《公司法》中已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注册资本与验资方面,新《公司法》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和平
一、财务管理目标创新新《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第一条明确规定,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使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这一界定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其资源供给者创造财富的受托经济责任,也是当代财务理论界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友昌 杜庆贤
本文建议,在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时,一并修订《行政单位财务规则》,整合修订为《政府财务规则》,在修订后的财务规则中突出中期财政规划、绩效评价、内部控制等重要内容,并鼓励借助科技成果推动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规则 修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浩东
《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法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企业管理水平等都有了根本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形成和国企分类改革步子的加快,作为《通则》适用主体的"国有企业"本身,内涵和外延方面也正在发生着变化,这使得《通则》的适时修订势在必行。本文基于近年来国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变化,提出"国有权益"的新国企概念,分析这一概念变化对原《通则》的影响,在此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天舒 郭梦轩
(一)树立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共同体理念一是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特别是在财务人员入职培训中可邀请业内道德模范人物、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以修正财务人员的道德认知误区,坚定其职业道德信仰。二是应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实践。企业可为财务人员提供参与社会道德实践活动的渠道,检验其职业道德培训的效果,提升财务人员的道德认知水平。
关键词:
伦理建设 伦理管理 伦理评价 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