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8)
2023(5023)
2022(4227)
2021(3837)
2020(3316)
2019(7385)
2018(7453)
2017(14085)
2016(7572)
2015(8645)
2014(8556)
2013(8513)
2012(8366)
2011(7578)
2010(7775)
2009(7150)
2008(7542)
2007(7057)
2006(6544)
2005(6177)
作者
(25358)
(21281)
(21021)
(20165)
(13674)
(10096)
(9633)
(8068)
(7857)
(7772)
(7447)
(7229)
(7031)
(7020)
(6775)
(6510)
(6352)
(6285)
(6226)
(6046)
(5517)
(5324)
(5233)
(4931)
(4922)
(4857)
(4645)
(4614)
(4445)
(4278)
学科
(36730)
经济(36698)
(30838)
管理(29682)
(25726)
企业(25726)
方法(17803)
数学(15395)
数学方法(15224)
技术(12641)
(11485)
(8833)
财务(8816)
财务管理(8807)
企业财务(8586)
(8586)
(8492)
业经(8021)
中国(7627)
技术管理(6775)
理论(6453)
农业(6413)
(5460)
(5357)
贸易(5356)
信息(5309)
(5204)
(5089)
金融(5088)
环境(4860)
机构
大学(128000)
学院(124112)
(52396)
经济(51410)
管理(49241)
研究(43881)
理学(41893)
理学院(41454)
管理学(40709)
管理学院(40476)
中国(32425)
(27774)
科学(26967)
(24766)
(23353)
(22139)
研究所(21124)
财经(19769)
中心(19666)
(19559)
业大(18965)
(17930)
农业(17534)
北京(17480)
经济学(16200)
(15898)
师范(15718)
(15191)
(15162)
财经大学(14720)
基金
项目(80909)
科学(64301)
基金(60622)
研究(57254)
(54296)
国家(53921)
科学基金(45845)
社会(36966)
社会科(35194)
社会科学(35183)
基金项目(31505)
自然(30217)
(29882)
自然科(29616)
自然科学(29606)
自然科学基金(29125)
(25966)
教育(25811)
资助(25227)
编号(22596)
成果(19168)
(18439)
重点(18360)
(17256)
(16560)
创新(16344)
国家社会(16267)
教育部(15669)
科研(15371)
人文(14943)
期刊
(55823)
经济(55823)
研究(36779)
中国(23791)
学报(21972)
(20370)
科学(19808)
(18990)
管理(18064)
大学(15843)
学学(14736)
技术(13689)
农业(13089)
教育(11213)
(10421)
金融(10421)
图书(10396)
财经(10287)
技术经济(9263)
经济研究(8899)
(8881)
(7484)
问题(7409)
情报(7388)
书馆(7029)
图书馆(7029)
(7027)
论坛(7027)
科技(6937)
(6935)
共检索到191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建勋  吴平  
有关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增长关系的生产率悖论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生产率悖论在20世纪90年代末已基本消失。近期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投资以多种方式推动生产率的增长,其作用和影响在国家和国际层面、行业和企业层面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差异。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评价。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治堂  
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计算机的投资价值。许多早期的研究发现 ,计算机的应用并没有引起生产率和公司绩效的显著提高。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将这种现象称为“生产率悖论”。生产率悖论问题存在于两个层面 :一是行业和经济层面 ;另一是企业层面。本文综述了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悖论”问题的主要研究和进展情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传忠  郭美晨  
自1987年索洛提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后,对其展开的研究与争论一直持续至今。从20世纪80年代末对该悖论存在性的争论和产生原因的解释,到90年代中期美国"新经济"出现对该悖论的质疑,再到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条件下对信息技术增长效应的重新审视,关于该悖论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伴随着新一场产业革命的孕育、发生,信息技术对经济及产业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和普遍,关于信息技术提升生产率的机理分析、效应评估与实证考察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樑  周垂日  
信息技术 (IT)生产率悖论描述了从信息技术投资所获得的实际收益和期望收益的不匹配。本文综合国外最新研究进展 ,将关于企业层面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之前为悖论的证实和解释阶段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悖论消失 ;2 0 0 0年以后新悖论出现。对新悖论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新悖论存在的问题。最后 ,给出企业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对我国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的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姜建强  乔延清  孙烽  
信息技术革命无疑是人类经济史上一次意义深远的技术进步 ,但是统计上的观察表明 ,自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信息技术革命以来 ,经济不仅没有得到更快的增长 ,而且与此前的年份相比 ,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反而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理论上 ,一般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生产率悖论”。本文试图对这一悖论的几种解释进行考察和评析 ,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小钢  梁权熙  王善骝  
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互补理论阐释人力资本结构提升ICT生产率效应的微观机制:高技能劳动力能有效匹配ICT应用带来的生产方式与组织结构变革,而长期雇员则提升了企业对ICT应用导致的生产柔性与分工深化的适应能力,强化ICT生产率效应。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中国120个城市共11999家企业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考察ICT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从人力资本结构角度验证中国企业突破"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可行路径。实证研究发现,高技能员工和长期雇佣员工均与ICT形成互补效应,能够显著提升ICT的生产率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并经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还发现,互补效应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程序化任务密度更强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呈现显著增强的特征,并且规模越大的企业互补效应越强。本文的研究表明,加强人力资本建设是企业能否更好地依托新兴信息技术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研究结论为当前中国进一步优化智能制造转型路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熊伟  骆雅洁  
信息技术与酒店业的结合给酒店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国外有大量的学者致力于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生产率及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但并没有一致的结论。文章通过对广州市高星级酒店的相关调查,获取了第一手数据,借助AMOS软件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及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功能,以检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酒店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在高星级酒店业内不存在,前厅应用、客人相关界面应用、餐厅及宴会管理系统及后台应用均对酒店业绩有积极的作用。其中,客人相关界面应用对酒店业绩影响最大,因此应着重投资。文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春  陈海东  
基于“生产率悖论”研究视角,利用中国地级市层面数据,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分析了信息技术发展对我国地级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周期内,信息技术发展显著促进了我国地级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信息技术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消费水平,推动了要素合理配置和消费结构升级,最终提高了生产率水平;在模型中引入城市地理区位和人口规模等虚拟变量,结果表明中西部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要显著大于东部地区,且中小城市的提升效应也要高于大城市,以上均证明“生产率悖论”并不符合中国地级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宪萍   于文卿  
数字技术已成为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经济利益的重要议题。数字技术分别在价值网络、生态网络、技术网络和个性网络实现制造业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和服务链的高端攀升,但数字技术能否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率悖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最终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引擎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UIBE GVC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促进作用均显著,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提升的正向效应最强。面对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瓶颈,要从政府引领、产业创新和企业协同等方面共同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荆林波  冯永晟  
生产率悖论曾引起了经济学界的争论,不过主张ICT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逐渐证明了其正确性。与此同时,ICT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效应和机制,各国ICT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ICT经济增长效应的国际差异,以及国际数字鸿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问题,都是经济学家仍在关注的重要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利芬  蒲涛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其文章较多,本文主要是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从较长时间周期上研究信息技术对生产率的影响,力图得出其发展规律和趋势,这对研究技术进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发展技术进步与生产率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小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High tech,and which has the capability of reducing costs,leveraging companies' profits and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But positive analyses about IT productivity confirmed this conclusion,and “IT productivity paradox” raises provocative stud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causes of “IT productivity paradox”——the abuse of traditional productivity measures and the causes of IT low profits,and suggests a new productivity paradox:“how can IT be most productiv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productivity measur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measure of IT productivity improving IT performance,and suggests the important ways to improve IT performance.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雪萍  张成虎  
基于12家商业银行1997~2005年间的数据,对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和最优投入规模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是正的,且其大小受银行规模和时间的影响;四大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小于中小规模商业银行;银行整体的信息技术资本边际生产率随时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四大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投资已经超过了最优规模,而中小商业银行尚未达到最优规模。四大商业银行应该着重提高信息技术资本的利用率,完善互补机制,而中小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的投资量。研究结果证明,当前“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并不成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东华  信婧  
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应用能够便利地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突破资源配置的地域隔阂和刚性约束,增强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服务型制造业发展,进而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分析信息技术扩散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构建测度信息技术融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衡量指标,利用DEA方法测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并采用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扩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扩散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融入程度越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就越高,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互联互通,普及计算机知识,提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进而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提升市场整合水平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2006—2020年我国2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利用面板计量模型和RIF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直接效应及其通过市场整合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既能直接促进城市生产率增长,也能通过市场整合间接促进城市生产率增长,且这种影响效应在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更显著;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间存在“数字鸿沟”,与内陆城市相比,沿海城市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直接效应及其通过市场整合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中介效应更强;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直接效应会导致城市间生产率增长差距的扩大,其通过市场整合对城市生产率增长的中介效应会带来城市间生产率增长差距的缩小。为更好地促进城市生产率增长,各地应高度重视市场整合的中介效应,进一步推进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大对人口规模较大城市和内陆城市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贯彻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立数字政府,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增进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内市场整合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