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1)
- 2023(13208)
- 2022(11443)
- 2021(10601)
- 2020(8841)
- 2019(20350)
- 2018(20341)
- 2017(38981)
- 2016(20822)
- 2015(23282)
- 2014(23228)
- 2013(23165)
- 2012(21524)
- 2011(19526)
- 2010(19689)
- 2009(18064)
- 2008(17235)
- 2007(15254)
- 2006(13610)
- 2005(12138)
- 学科
- 济(102535)
- 经济(102442)
- 管理(65012)
- 业(60588)
- 企(52187)
- 企业(52187)
- 方法(39729)
- 数学(33968)
- 数学方法(33639)
- 中国(23882)
- 地方(23701)
- 农(21592)
- 业经(21328)
- 学(20389)
- 财(20069)
- 技术(19276)
- 制(15883)
- 理论(15329)
- 和(14840)
- 农业(14769)
- 地方经济(14723)
- 贸(14572)
- 贸易(14560)
- 环境(14221)
- 易(13944)
- 融(13205)
- 金融(13204)
- 技术管理(13144)
- 银(13039)
- 银行(13006)
- 机构
- 大学(302727)
- 学院(300101)
- 济(128823)
- 经济(126163)
- 管理(122330)
- 理学(105825)
- 理学院(104677)
- 管理学(103082)
- 管理学院(102528)
- 研究(102242)
- 中国(74912)
- 京(64225)
- 科学(61178)
- 财(56135)
- 所(50663)
- 研究所(45952)
- 中心(45175)
- 财经(44914)
- 江(43721)
- 农(42435)
- 业大(41713)
- 北京(41037)
- 经(40734)
- 范(39438)
- 师范(39142)
- 经济学(38794)
- 院(36918)
- 州(35285)
- 经济学院(34558)
- 财经大学(33362)
- 基金
- 项目(202368)
- 科学(160090)
- 研究(150775)
- 基金(146727)
- 家(126474)
- 国家(125403)
- 科学基金(108741)
- 社会(96200)
- 社会科(91225)
- 社会科学(91198)
- 省(79241)
- 基金项目(78410)
- 自然(69360)
- 教育(68406)
- 自然科(67753)
- 自然科学(67741)
- 自然科学基金(66554)
- 划(65840)
- 编号(60856)
- 资助(59535)
- 成果(49296)
- 创(45761)
- 重点(44658)
- 部(44508)
- 发(43759)
- 创新(41961)
- 课题(41919)
- 国家社会(39229)
- 教育部(38684)
- 人文(38123)
- 期刊
- 济(147888)
- 经济(147888)
- 研究(95009)
- 中国(56787)
- 管理(48024)
- 学报(42860)
- 科学(41468)
- 财(41152)
- 农(38348)
- 教育(33760)
- 大学(32862)
- 学学(30724)
- 技术(27716)
- 农业(26761)
- 融(24910)
- 金融(24910)
- 经济研究(23956)
- 财经(22434)
- 业经(22290)
- 经(19264)
- 问题(18665)
- 技术经济(17391)
- 科技(16122)
- 图书(16118)
- 理论(14993)
- 现代(13978)
- 业(13909)
- 实践(13462)
- 践(13462)
- 商业(13379)
共检索到449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邢国繁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其GDP自1900年超过欧洲各国之后,连续100多年雄踞世界第一,至今没人能够超越。是什么力量支撑美国经济经久不衰?又是什么养料滋养这棵大树长青永驻?毋庸置疑,是这个国家的创新体制和民族创新精神。美国以不到世界5%的人口,创造出占世界24%的财富和40%的创新产品,从而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相反,自然资源富甲一方的俄罗斯,坐拥世界总资源财富的21%和强大的人力资本优势,却在新世纪初始的经济危机中深陷泥沼而不能自拔。本文力图通过对俄美两国在创新经济方面的对比,说明俄罗斯在从传统地租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过度过程中应当借鉴美国之经验,植入美国创新元素,从而缩短...
关键词:
俄罗斯 经济地租 创新经济 美国元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邢国繁 张曙霄
1999~2008年,俄罗斯获得了连续1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幅达到了7%,已从容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然而,2008年10月之后的世界金融危机迅速改变了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上升势头,2009年GDP出现了7.9%负增长,俄罗斯成为此次危机的重灾区。危机前后,可谓冰火两重天。尽管2010年俄罗斯经济扭转了继续下滑的颓势,使全年GDP保持了3.8%的恢复性增长,但积极向上的势头已经遭到严重削弱,同金融危机之前"牛气冲天"的态势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俄罗斯经济走势发生逆转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原因就在于,立足于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模式,导致其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严重依赖,当国际原材料价格迅速下跌时,没有替代承接产业填补价格调整后所造成的损失。另外,在转轨后的20年发展中,除资源产业获得发展壮大,保持一枝独秀外,其他产业没有获得与之同步发展,尤其是代表一国综合国力的制造业,由于设备及工艺落后无法生产具有竞争力的好产品,不得不在危机条件下实现进口替代。因此,对俄罗斯来说,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在大力发展资源品出口的同时,应该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经济与之同步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各部门得到均衡发展。时至2012年,普京再度荣登总统之位,这使得俄罗斯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得到保障,由此,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其带领下俄罗斯有能力完成旨在发展创新经济为主题的"俄罗斯2020年前发展规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强 陆钟武
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表明,经济增长与铜消费量密切相关。本文由IPAT方程推导了铜消费指标与GDP间的关系式,得出GDP的年增长率(g)和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年下降率(t)是影响铜消费量变化的两个重要参数。给出了中、美两国铜消费指标与GDP间的关系曲线;中国1960-2004年间单位GDP的铜消费量并未形成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美国1941-2004年间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变化总体上逐年降低,1941年为17.80kg/104USD,2003年为2.56kg/104USD,单位GDP的铜消费量降低近7倍。对应不同的单位GDP铜消费量年下降率的假设,估计了未来25年内中国经济增长与铜消费指标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红亚 马志强
德美两国的研究生教育对世界各国影响深远,在发展过程中,两国相互借鉴与创新,不断完善各自的培养模式,给各国提供了一个借鉴与创新的良好典型。这对我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研究生教育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借鉴 创新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安佑 潘鸿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永兵 徐圣银
美国新经济“一高两低”的现象 ,超出了正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作者运用熊彼特的长波与创新理论 ,阐述了长波、创新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 ,探讨了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作者认为 ,9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重大基本创新将会引致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长波 ,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同时也将会弱化传统的经济周期 ,增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关键词:
经济长波 创新 新经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永兵 徐圣银
美国新经济“一高两低”的现象 ,超出了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作者运用熊彼特的长波与创新理论 ,阐述了长波、创新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 ,揭示了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本文认为 ,9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重大基本创新将会引致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长波 ,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同时也将会弱化传统的经济周期 ,增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关键词:
经济长波 创新 新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应剑波 刘正线 裘松雷
随着信息、网络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被称之为“新经济”的时代。 什么是“新经济”?它在不同场合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最初,新经济这个名词是被人们用来指美国经济在近几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这使传统意义上描述失业与通胀反向相关关系的所谓“菲利浦斯曲线”不再适用,因此是新经济)。后来,国内外的许多人士在许多场合又把以信息、网络业为代表的“新科技产业”或“科技板块”称为新经济,相对地把其他“传统产业”称为旧经济。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新经济”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彩楼 朱琴
近年来,创新经济地理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成为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重要视角。本文从创新经济地理测度、创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和创新全球化视角对创新经济地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并进行了简要评述,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爽
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不仅是一个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驱动作用的要素,而且已经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创新经济体是指以创新为特征的经济载体,如何评价一个经济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驱动程度,如何确定一个经济体是否称得上是创新经济体,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文章重点阐述了创新经济体的评价标准和类别,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经济创新度 经济体创新 创新驱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芳东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创新经济统计测算的研究框架、指标体系和主要方法,归纳它们测算研究的共性,以及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创新经济 统计测度 指标体系 指数方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博文
分析了新经济时代的特点,指出新经济是知识经济、网络和虚拟经济以及创新经济,然后从会计手段、会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方法以及物流绩效管理几方面探讨了新经济时代下的物流会计创新问题,希望能对物流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改善等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会计 物流 新经济 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吉军
近年来,创新经济学已经成为年轻经济学家最流行的研究领域之一,可是,这些创新理论模型一般建立在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理性和零认知成本的假设前提下,为了使模型或理论更加现实,通过引入心理学因素或行为动机修正传统创新理论假设,把行为经济学思想融入创新模型中,并为其提供了更为现实和坚实的有限理性和正认知成本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创新系统性失败的行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失调理论、不一致偏差、现状偏差、心理账户、沉没成本偏差和内部人与外部人不对称等,对传统创新经济理论中参与者不会犯系统性错误提出了挑战,希冀对人类的创新行为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并提供更具有可操作性、更有效性的创新制度或创新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厉以宁
一、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由来技术创新经济学是根据创新理论发展而来。创新理论是熊彼特所提出,但他并未专门研究技术创新经济学。(一)熊彼特创新理论概述1.创新和企业家。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目的是获取潜在的利润。经济中存在着潜在利润,但并非人人都能看到,更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只有通过创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才能获得。创新者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指从事创新活动的人而不是泛指资本家而言。企业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要有眼光,能看到潜在利润;②要有胆量,敢于冒风险;③要有组织能力,能动员社会资金来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因此,对企业家来说,仅有一般的“开拓精神”是不够的。2.创新和经济发展。经济由于创新而得以发展。创新一经出现,必将在社会上引起模仿,因为未能获取潜在利润的企业也想得到它。模仿活动引起创新浪潮,于是经济走向高涨。当较多的企业实现模仿之后,创新浪潮消逝,经济也就停滞了。这时经济再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 王博雅 高文书
文章在描述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创新经济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文章认为,创新经济是以创新为基础所形成的新产业和新业态经济活动,既包括由新技术和新发明等引领的新产业活动,也包括传统经济活动通过业态融合而产生的新业态。一方面,创新经济能够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据文章测算,2016年中国创新经济的就业规模达7 819万人,占总就业比重的10.1%;创新经济带动其他行业就业5 001万人,占总就业比重的6.4%。另一方面,创新经济对就业产生挤压效应,带来失业冲击,同时对劳动者就业总量和结构也产生影响,使劳动
关键词:
创新经济 就业 产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