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99)
- 2023(2788)
- 2022(2422)
- 2021(2131)
- 2019(4096)
- 2018(4069)
- 2017(7538)
- 2016(4327)
- 2015(5152)
- 2014(5199)
- 2013(5382)
- 2012(5606)
- 2011(4993)
- 2010(5521)
- 2009(5166)
- 2008(5102)
- 2007(4754)
- 2006(4447)
- 2005(4527)
- 2004(3952)
- 学科
- 济(18513)
- 经济(18472)
- 管理(12219)
- 业(11180)
- 企(8923)
- 企业(8923)
- 中国(6794)
- 制(6029)
- 财(5989)
- 方法(5691)
- 融(5628)
- 金融(5628)
- 贸(5472)
- 贸易(5467)
- 农(5406)
- 易(5342)
- 银(5023)
- 银行(5023)
- 行(4882)
- 地方(4588)
- 数学(4220)
- 数学方法(4113)
- 业经(4106)
- 教育(3977)
- 理论(3957)
- 税(3946)
- 学(3822)
- 税收(3677)
- 收(3646)
- 体(3636)
- 机构
- 大学(65395)
- 学院(63052)
- 济(28411)
- 经济(27680)
- 研究(25238)
- 管理(21827)
- 中国(21527)
- 理学(17035)
- 财(16865)
- 理学院(16828)
- 管理学(16621)
- 管理学院(16488)
- 京(15009)
- 所(12812)
- 科学(12548)
- 江(12344)
- 中心(12096)
- 财经(11581)
- 研究所(10943)
- 经(10424)
- 北京(10265)
- 范(9589)
- 师范(9532)
- 州(9390)
- 农(9102)
- 省(9033)
- 院(8971)
- 经济学(8647)
- 财经大学(8457)
- 银(8389)
- 基金
- 项目(32779)
- 研究(26855)
- 科学(25712)
- 基金(23358)
- 家(19666)
- 国家(19483)
- 社会(16945)
- 科学基金(16265)
- 社会科(16053)
- 社会科学(16050)
- 教育(12959)
- 省(11756)
- 成果(11434)
- 编号(11126)
- 基金项目(11101)
- 划(10500)
- 资助(10260)
- 自然(8941)
- 自然科(8731)
- 自然科学(8729)
- 课题(8645)
- 自然科学基金(8572)
- 部(7923)
- 性(7741)
- 重点(7648)
- 发(7313)
- 年(7093)
- 国家社会(7082)
- 教育部(7048)
- 项目编号(6815)
共检索到124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涛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中,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规划纲要中的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增加就业等宏观调控目标都完成得不错,唯有国际收支平衡矛盾依然突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受世界经济衰退等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北、河南、陕西、内蒙古分局课题组 陈炳才 陈玥 童展鹏 熊维 高继安
本报告从科学发展观与国际收支平衡、外汇管理的关系分析入手,分析了国际收支、外汇管理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的主要表现,以及不适应的制度、政策、市场因素,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宏观战略、本外币政策协调、资本项目、经常项目、汇率和外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子先 张晓静
在我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外部均衡在整个宏观均衡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加上近两年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有所加剧,采取多方面措施逐步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确实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必然选择,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梅新育
中国"超国民待遇"的外资政策曾在弥补资本和外汇缺口上取得过很大成就,但目前这种外资政策的积极作用减退,对国际收支平衡的负面影响却日益显现,尤其是便利了外资企业通过外债渠道进行变相的资本流动。修正现行外资政策,正当其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沂 肖继五 崔建军
本文运用FAVAR模型,根据中美两国1985-2010年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人民币升值能否纠正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出口退税和中美两国GDP增长率对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带动作用显著,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反向调节效果不明显;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跨境资本在中国境内存在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预期和套利收入,能够有效削弱国际资本对购买力损失风险的敏感性,使得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在人民币升值作用受到制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银行在追求宏观经济目标时将面临"三难选择",希望通过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成效不明显,应通过结构调整最终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渐渐平息,国际经济正逐步步入到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体遇到的国内难题,必将以各种形式表现为国际间经济利益的冲突。中国作为在危机中率先崛起的经济体,选择适当经济政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不仅对中国经济,甚至对世界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后危机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失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省晖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连续多年呈现"双顺差"。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55%,已是连续五年呈现大幅增长,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虽然下降了84%,但仍达100亿美元,外汇储备额106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0.22%。而最近公布的2007年上半年国际收支数据表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2007年1-6月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达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2%。外汇储备额在保持世界第一的同时,继续呈高增长态势,2007年6...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晓健 苏萍 尹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简念强 何国华 史炳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晓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龙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加上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使得前些年以外汇占款为主导的货币发行机制将发生变化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贸易盈余下降,使得经常项目顺差同步下行,金融与资本项目双向波动增加,随之导致国际储备增速放缓。这些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涛
今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国际收支平衡格局有可能常态化,经常项目顺差越大则资本净流出规模越高从今年前三季度国际收支主要数据看,"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这项宏观调控目标已基本达成,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正成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格局的新常态。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趋向基本平衡经常项目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第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706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顺差1478亿美元,同比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晋平 王子先 张立群 李建伟 王彤 严启发 刘亚军 李文锋 管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凤鸣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国际电讯交通设施的日益现代化,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生产和资本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国际化的趋势,国际间的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往来也随之发展起来。这些往来必然导致国际间出现债权债务关系即国际借贷关系。国际借贷关系又必须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清算结算,这就产生了国际结算。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