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18)
- 2023(4324)
- 2022(3642)
- 2021(3427)
- 2020(2618)
- 2019(6305)
- 2018(6327)
- 2017(11304)
- 2016(6439)
- 2015(7545)
- 2014(7797)
- 2013(7629)
- 2012(7481)
- 2011(6682)
- 2010(7066)
- 2009(6313)
- 2008(6296)
- 2007(6054)
- 2006(5390)
- 2005(5230)
- 学科
- 济(25313)
- 经济(25279)
- 管理(16756)
- 业(15035)
- 企(11121)
- 企业(11121)
- 农(9232)
- 地方(8955)
- 中国(8211)
- 方法(6910)
- 财(6760)
- 学(6563)
- 土地(6383)
- 农业(6318)
- 制(6107)
- 业经(5994)
- 数学(5304)
- 理论(5264)
- 数学方法(5218)
- 教育(4979)
- 环境(4281)
- 资源(4257)
- 教学(4182)
- 银(4012)
- 银行(4007)
- 地方经济(3932)
- 体(3910)
- 行(3821)
- 贸(3810)
- 贸易(3805)
- 机构
- 学院(90332)
- 大学(87946)
- 研究(31935)
- 济(31396)
- 经济(30421)
- 管理(30197)
- 中国(26612)
- 理学(24061)
- 京(23799)
- 理学院(23668)
- 管理学(23123)
- 管理学院(22962)
- 科学(20515)
- 财(17434)
- 江(17127)
- 农(17104)
- 所(16735)
- 北京(16078)
- 中心(15731)
- 研究所(14555)
- 范(14270)
- 师范(14159)
- 业大(14101)
- 州(13685)
- 省(13373)
- 农业(13016)
- 财经(12141)
- 院(11868)
- 市(11733)
- 技术(11486)
- 基金
- 项目(52818)
- 研究(41001)
- 科学(40061)
- 基金(35088)
- 家(30399)
- 国家(30066)
- 科学基金(25225)
- 社会(23406)
- 社会科(21850)
- 社会科学(21844)
- 省(20921)
- 教育(19182)
- 基金项目(18733)
- 编号(18535)
- 划(18418)
- 自然(16092)
- 成果(15672)
- 自然科(15608)
- 自然科学(15606)
- 自然科学基金(15318)
- 资助(14166)
- 课题(13906)
- 发(12298)
- 重点(12107)
- 年(11455)
- 部(10761)
- 性(10754)
- 创(10521)
- 大学(10096)
- 规划(9995)
共检索到159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姜广辉 张凤荣 赵华甫 秦静 孟媛
在对现阶段北京市特定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户行为及用地类型转化方向进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形势下,在生态保护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应通过提高耕地收益来提高农户耕作积极性,并且要结合生态保护这一契机,以保护耕地生态功能来为耕地保护聚集人气,开创耕地保护的新局面,从而缓解耕地减少的状况,并针对北京市不同区域的耕地整理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大都市 生态 北京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汤小橹 金晓斌 李洁 魏东岳 李朝旗 周寅康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制度的发展以及目前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拟从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新机制要求入手,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促进此项制度的规范发展。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提出了由基础控制指标系统和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组成的二级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指标体系,并以荆州市某建设用地耕地占补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现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尚待完善,建立严格、规范、细致、有效的考核体系是促进此项制度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维刚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15年来,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随着形势变化,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一些地区推进艰难,不时传出争议和质疑之声。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要不要坚持?很多人提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已经明显难以为继,应予以废除。归结起来,其理由主要有3个:一是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很多省份都难以在本行政区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庆宾
耕地占补平衡是耕地保护政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建设大量占用耕地后的有效弥补措施。目前,按照中央"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严格要求,多数地区补充耕地指标已严重不足,如何在稳增长过程中,既切实落实耕保任务,又确保合理用地,既能在补充耕地中考量数量和生态问题,又能兼顾到补充耕地质量和产能,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从土地实证基地的地方实例来看,耕地占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萍 邵景安 张贞 魏朝富 邱道持
耕地数量的减少和耕地质量的退化成为目前为保护18亿亩(1.2×108hm2)耕地红线所必须关注的焦点领域,为此,如何在保证耕地质量不退化的前提下,实现区域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不仅是一项紧迫的政府工作,也是严肃的科学问题。论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借助定额指标预测、相关分析和双因子调控模型等方法,结合Arc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耕地现有质量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两方面体现占用耕地的保有格局,从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和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分析补充耕地的主要来源,进而建立重庆市耕地占补平衡体系。结果表明:到2020年重庆因建设占用将减少耕地58 856.56 hm2,土地开发整理现实新增耕地潜力达89 961...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按等折算 重庆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艳 张凤荣 颜国强 安萍莉
研究目的研究和确定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原则、标准和方法,为落实占补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提供支撑。研究方法根据耕地质量的内涵和国家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分析了影响耕地质量和生产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指标体系应该选择气候、土壤和田间工程条件;评价方法应该采用气候和田间地块质量参数逐级修正的方法。研究结论应尽快出台《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用以考核耕地占补平衡,确保中国存量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光银 郑财贵 罗卓
根据价格形成机制,将耕地开垦费成本分为新增耕地成本和耕地质量等别提高成本,以耕地资源稀缺价值体现资源保护补偿价格,加之管护费用形成补充耕地调剂价格,将补充耕地调剂价格作为市场价格,在此基础上根据重庆市情制定不同等别不同地类的市场价格,并通过与耕地标准粮产量法、现行标准和其他省市标准相比较的方式验证调剂指导价格合理性。根据测算结果,重庆市新增耕地开垦费平均成本为1.28万元/亩,等别提升成本按耕地等别从低到高呈逐渐增加趋势,最高可达2.2万元/亩;调剂价格随着耕地质量等别的提升呈上升趋势,其中12等最低,为
关键词:
耕地 占补平衡 价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万年 蒲春玲 刘金芝 田恬
【目的】本文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近15年影响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的因素,更细致地描述生态安全等级。【方法】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了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3组18项),运用熵权理论对各指标进行赋值,再通过物元模型对乌鲁木齐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进行量化分析。【结果】2005-2020年,乌鲁木齐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有所提升。物元分析单项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制约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依次为人均耕地面积、耕地与农用地比例、耕地与建设用地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GDP增长率、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根据2020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的预测,乌鲁木齐市耕地占补平衡生态安全所重视程度加强,安全等级上升明显。【结论】2005、2010、2015、2020年乌鲁木齐市的耕地占补平衡生态情况分别为安全、安全、安全和较安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秋惠 薛剑 贾文涛
近年来,一些地方因耕地后备资源枯竭,耕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在实践中开始探索开展易地占补平衡,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行为应运而生。开展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的必然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是创新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必然趋势。2001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提出规范易地补充耕地工作,规定市、县确因耕地后备资源匮乏,难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可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在省域内进行易地补充耕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丽叶 张雁
本文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年以来大力垦造水田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广西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提出了规范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共同责任制、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垦造水田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肖碧林 陈京香
为了扭转耕地持续大幅减少的局面,国家提出"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要求各地"占多少,垦多少",以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耕地"占补平衡"的实施的确使我国耕地实现了数量上的"占"与"补"的平衡,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耕地持续减少的局面,其原因是"占"地面积仅是减少耕地面积中的一小部分,耕地占补平衡状况并不能反映耕地减增变化的真实情况。要守住1.2亿hm2耕地红线,建议调整策略,将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调整为耕地"减增平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蕊 孙萍 吴金希 张景奇
1997年至今,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已在全国范围实施了十余年,其政策目标也经历了由"耕地占补过程"的数量-质量-生态平衡的发展变化。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情况、耕地总量和粮食产量3个指标分别评价不同时期的政策效果。自2001年全国各省(区、市)从总体上已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数量平衡"上的要求;但是我国耕地总量却持续下降,补充耕地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且我国粮食产量与耕地数量、质量变化情况也有着直接的关联。虽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国内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事实上,我国"耕地占补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暴露出政策效果的局限性,如:"只占不补"、"多占少补"等违法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郧文聚 张蕾娜 陈桂珅 苏强 程锋
研究目的:研究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评价,为占补平衡考核提供技术支撑与实践基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际调查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确实存在"占优补劣"现象,按等折算可以作为全国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科学有效的方法。研究结论:为加强中国国土资源管理,出台按等折算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相关政策显得日益迫切。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占补平衡 按等折算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伟杰 周琳静
本文系统梳理了广东省为破解水田占补平衡难题、大规模开展垦造水田取得的成效,总结提炼了其经验做法,并就进一步完善垦造水田管理工作提出了引导项目规模化经营、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广东实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珍贵 张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难度越来越大。于是,利用市场化运作,将"补充耕地指标"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交易实现占补平衡的目标渐成新趋势。本文拟对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运作之利弊作一简析。耕地易地占补平衡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土地管理法》第33条规定:"个别省、直辖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