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4)
- 2023(11430)
- 2022(9770)
- 2021(8793)
- 2020(6987)
- 2019(15891)
- 2018(15625)
- 2017(29882)
- 2016(16063)
- 2015(18043)
- 2014(18351)
- 2013(18350)
- 2012(17872)
- 2011(16539)
- 2010(17306)
- 2009(16345)
- 2008(16116)
- 2007(14893)
- 2006(14100)
- 2005(13547)
- 学科
- 济(90950)
- 经济(90861)
- 管理(46052)
- 业(43259)
- 企(32121)
- 企业(32121)
- 地方(28240)
- 中国(27283)
- 农(24352)
- 方法(24229)
- 数学(20811)
- 数学方法(20493)
- 业经(19275)
- 财(17379)
- 地方经济(16865)
- 农业(16709)
- 制(16641)
- 学(15863)
- 银(15282)
- 银行(15273)
- 融(15134)
- 金融(15133)
- 行(14904)
- 贸(14619)
- 贸易(14602)
- 易(13986)
- 发(13586)
- 环境(12976)
- 策(12923)
- 体(11106)
- 机构
- 学院(242767)
- 大学(239965)
- 济(113757)
- 经济(111321)
- 研究(93730)
- 管理(87454)
- 中国(74316)
- 理学(71838)
- 理学院(70929)
- 管理学(69875)
- 管理学院(69385)
- 财(53875)
- 京(52625)
- 科学(52222)
- 所(48520)
- 研究所(42559)
- 中心(41641)
- 江(40662)
- 财经(39929)
- 农(36934)
- 经(35816)
- 经济学(35290)
- 北京(35117)
- 范(34672)
- 师范(34430)
- 院(33027)
- 州(32646)
- 经济学院(31135)
- 省(29807)
- 业大(29144)
- 基金
- 项目(141698)
- 科学(111770)
- 研究(110084)
- 基金(100215)
- 家(85405)
- 国家(84631)
- 科学基金(71890)
- 社会(71146)
- 社会科(67383)
- 社会科学(67372)
- 省(55793)
- 基金项目(50891)
- 教育(49520)
- 划(46518)
- 编号(45119)
- 自然(42006)
- 资助(41940)
- 自然科(40967)
- 自然科学(40959)
- 自然科学基金(40201)
- 成果(39259)
- 发(37617)
- 课题(33406)
- 重点(32375)
- 发展(31455)
- 部(31283)
- 展(30934)
- 国家社会(29112)
- 创(28925)
- 性(28508)
- 期刊
- 济(149069)
- 经济(149069)
- 研究(89230)
- 中国(58840)
- 财(39921)
- 农(36899)
- 管理(36684)
- 融(32653)
- 金融(32653)
- 教育(30817)
- 科学(30662)
- 学报(30005)
- 农业(24462)
- 经济研究(24030)
- 大学(23686)
- 业经(23355)
- 技术(22688)
- 学学(21877)
- 财经(20877)
- 问题(19241)
- 经(18226)
- 贸(16105)
- 国际(15018)
- 世界(13951)
- 技术经济(13832)
- 经济问题(12226)
- 坛(12124)
- 论坛(12124)
- 统计(12077)
- 业(11967)
共检索到418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后凯
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央政府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政策问题,认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既需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更需要中央政府在财政、信贷、投资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针对国家在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中央区域政策调整的着力点:1.科学确定国家经济开发区域;2.建立国家区域共同发展基金;3.实行企业投资补贴制度;4.设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5.制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法。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蒋琪
本文阐述了我国和我省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的差距及其扩大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只有加快东西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才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根本途径。文章还论述了我国和我省多年来开展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绩及我市与国内、省内中西部地区合作的5个特点:分布面大、涉及行业广、骨干大项目多、合作形式多种多样、经济效益好。还总结了3方面主要成绩:大大拓宽了我市企业发展空间、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后提出了加快我市与中西部地区合作的6项对策建议:加强舆论宣传、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积极树立样板和典型、注意突出重点与合理布局、摘好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
关键词:
东西部 合作 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钢 曹羽茂
文章认为,经过1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使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导致这一差距扩大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还是两大地区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开放力度以及资金投入上的差异。缩小这一差距,进而实现与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一靠国家的政策倾斜,特别是产业政策和资金政策的倾斜;二靠西部自身的努力,尤其是在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扩大开放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狠下功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一、要正确对待当前我国的地区差距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的扩大。自6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东西差距就一直在不断扩大。1965年,我国沿海与内地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为22.5%,到1980年已提高到37.6%,1988年又提高到40.5%。在三年治理整顿期间,虽然沿海与内地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略有缩小,但之后又呈现出急剧扩大的趋势。1990—1994年,沿海与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40.6%迅速提高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培源 孙明松
中国西南内陆直通印度洋的西南陆海新通道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合拢、西南地区“向海开放”的重大工程。构建三国四地区的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模型,在传统东部出海贸易通道、新通道开辟、新通道高水平联通3种情景以及辅之于向西转移的产业补贴政策和促进西部与东部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两种情形下,模拟分析西南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空间经济效应,结果发现:(1)传统东部出海贸易通道下,中国深化开放政策有利于工业生产向拥有大市场的东部地区转移,但这将进一步扩大东西部差距;(2)西南陆海新通道开辟后,中国西部内陆直接从印度洋出海,贸易成本下降、贸易和市场规模扩大,本地市场效应促进工业生产向西部地区集聚,将缩小东西部差距;(3)新通道高水平联通下,四地区间产业资本布局竞争更激烈,中国西部地区与印度洋周边地区的通道效应最直接,可以很大程度上扭转其区位劣势;(4)与辅之于向西转移的产业补贴政策相比,促进西部与东部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具有内生的产业转移效应,或可助力破解“胡焕庸难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培源 程钦良
"一带一路"向西开放是中国经济"西进"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向西开放的经济地理意涵,构建一个初始禀赋不对称的两国三地区LS模型,从贸易和产业经济地理的视角研究向西开放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向西开放通过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联通,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贸易规模,改变贸易和产业经济地理,从而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但其效果取决于东、西部的生产资本分布,因此向西开放必须配合以向西转移的产业政策,以及西部比东部更大力度的贸易开放政策;向西开放过程中西部地区自身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也降低了国内区际商品和要素流动成本,改变投资格局,影响东西部经济差距;现阶段,这两种作用均表现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且贸易规模和生产资本分布作为经济地理重塑的机理变量的预期得到证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拾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推进产业转移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转移是转出区的推力、目标区的拉力与接纳能力及转移通道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国家层面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并加大宏观政策引导力度;在区域层面,要根据中西部不同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产业承接能力和承接水平,在中部地区实施"产业对接"策略,在西部地区实施"产业承接"策略,并寻求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产业转移的最佳模式和合理路径;在企业层面,要对不同转移状态、不同转移类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转移策略。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东中西部地区 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夏杰长
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刘溶沧夏杰长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unevendevelopment)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更是一个普遍性规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伴生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地区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康 齐援军
发挥地区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石康,齐援军今后十五年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不牺牲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各地区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要作到这一点,关键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一、加快中西部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陆进
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税收王陆进税收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的税收措施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一、税收与地区经济发展我们知道,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税收通过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正确处理东西部关系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和全局稳定,以及现代化事业成败和政权巩固的重大问题。我们现在正在奔小康,但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西部经济不发达,我国在下一个世纪中叶的第三步奋斗目标将难于实现。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原因,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兴江 李志国
博弈通常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对弈各方均按各自最优决策博弈,以达到个体效率的最大,但由于各方的不合作,个体理性并不一定会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博弈主要表现在要素市场、人力资源竞争、产业结构、产品市场等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促使区域由非合作走向合作,实现协调发展。
关键词:
博弈论 区域经济 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尼合迈提·霍嘉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及对策新疆农业大学尼合迈提·霍嘉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一〉现状透视1.经济增长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异1993年我国经济在1992年高水平基础上继续上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3万亿元,增长速度达13.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