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0)
- 2023(11913)
- 2022(9746)
- 2021(9005)
- 2020(7527)
- 2019(16833)
- 2018(16819)
- 2017(31367)
- 2016(17453)
- 2015(19229)
- 2014(19452)
- 2013(18832)
- 2012(17214)
- 2011(15150)
- 2010(15619)
- 2009(14580)
- 2008(15024)
- 2007(13688)
- 2006(12195)
- 2005(11579)
- 学科
- 业(81471)
- 企(76112)
- 企业(76112)
- 济(73386)
- 经济(73283)
- 管理(66881)
- 方法(29695)
- 财(29129)
- 业经(28176)
- 农(25071)
- 务(21783)
- 财务(21764)
- 财务管理(21726)
- 数学(21284)
- 数学方法(21077)
- 企业财务(20665)
- 制(20663)
- 中国(18893)
- 农业(18103)
- 技术(17428)
- 理论(16238)
- 体(16005)
- 策(15120)
- 体制(14042)
- 划(13732)
- 和(13725)
- 银(12560)
- 银行(12546)
- 企业经济(12400)
- 行(12013)
- 机构
- 学院(250870)
- 大学(243009)
- 济(103727)
- 经济(101601)
- 管理(96811)
- 理学(81638)
- 理学院(80810)
- 研究(79783)
- 管理学(79651)
- 管理学院(79148)
- 中国(64818)
- 财(54298)
- 京(51450)
- 科学(46511)
- 农(41894)
- 江(41690)
- 财经(41347)
- 所(40638)
- 经(37372)
- 中心(36266)
- 研究所(35908)
- 业大(34287)
- 北京(32608)
- 州(32565)
- 农业(32444)
- 经济学(31233)
- 范(30468)
- 财经大学(30253)
- 师范(30122)
- 院(28863)
- 基金
- 项目(153484)
- 科学(122029)
- 研究(116221)
- 基金(110521)
- 家(94943)
- 国家(93981)
- 科学基金(82363)
- 社会(73815)
- 社会科(69921)
- 社会科学(69905)
- 省(62208)
- 基金项目(57827)
- 教育(54060)
- 自然(52301)
- 自然科(51096)
- 自然科学(51082)
- 自然科学基金(50272)
- 划(50144)
- 编号(47400)
- 资助(44735)
- 成果(38168)
- 业(35666)
- 创(35223)
- 重点(34565)
- 部(33783)
- 课题(33460)
- 发(33247)
- 性(32143)
- 创新(31990)
- 制(30815)
- 期刊
- 济(127209)
- 经济(127209)
- 研究(79327)
- 中国(53678)
- 财(48300)
- 管理(42431)
- 农(40031)
- 学报(34289)
- 科学(33237)
- 教育(30514)
- 大学(27123)
- 农业(26774)
- 融(26645)
- 金融(26645)
- 学学(25536)
- 技术(25007)
- 业经(23529)
- 财经(21663)
- 经济研究(19662)
- 经(18846)
- 业(16180)
- 问题(16092)
- 财会(14659)
- 技术经济(14517)
- 现代(13085)
- 商业(12754)
- 贸(12383)
- 会计(12207)
- 世界(11771)
- 版(11424)
共检索到394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冰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如何成功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更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处置僵尸企业的经验,对我国僵尸企业认定和处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侯亚景 罗玉辉
一直以来,理论界及金融业界将不良资产视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大毒瘤,世界各国也将防控和处置金融业不良资产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率及不良资产规模面临"双升"压力。基于这种现实背景,本文首先从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对不良资产生成背景进行理论回顾;其次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不良资产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而对不良资产的具体特征进行剖析;最后从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金融业不良资产的"处置之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侯亚景 罗玉辉
一直以来,理论界及金融业界将不良资产视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大毒瘤,世界各国也将防控和处置金融业不良资产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率及不良资产规模面临"双升"压力。基于这种现实背景,本文首先从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对不良资产生成背景进行理论回顾;其次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不良资产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而对不良资产的具体特征进行剖析;最后从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金融业不良资产的"处置之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秋云
制造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供给侧"问题。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企业具备绿色转型的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是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绿色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律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以及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零售业的广泛运用,实体零售业纷纷向"新零售"转型。本文在阐述新零售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新零售"是实体零售业创新转型主要方向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即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生态格局、开展会员制,促进线上线下互通,利用先进技术,保障新零售的顺利实施,从而契合新零售发展趋势,探索供应链新运营模式。
关键词:
新零售 线上线下融合 全渠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秋云
制造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供给侧"问题。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企业具备绿色转型的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是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绿色转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燕
在CHK、FN以及HK三类传统僵尸企业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引入中国国务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识别标准,并加入企业研发投入等新的量化指标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僵尸企业识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模型与所构建中国僵尸企业识别模型下,中国僵尸企业比例均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均趋于稳定的趋势,所构建中国僵尸企业识别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识别出中国僵尸企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僵尸企业 识别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树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是在供给层面的刺激政策,主要针对的是生产者和销售者,但并不是要片面地抓供给而放弃需求,而是为了让供给和需求变得匹配,从而更好地促进供需平衡发展。流通企业要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预期目的,企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关键,要在通过有形要素投入获得利润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从企业创新、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劳动力质量等方面创造新价值,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更加优质的服务,打造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建立企业诚信,提升客户满意度,获得良性、健康的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仲伟 李先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范式基本上遵循低成本同质化平面规模扩张这一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微观层面就是要倒逼企业重构经营范式,坚定不移地放弃旧的发展路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迈上高创新差异化立体效益增长的发展阶梯,并且全面参与到新一轮全球产业体系重构中,从而塑造出新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就需要重构企业发展观,重塑企业经营行为,重建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莹
僵尸企业普遍存在于我国传统经济各领域,阻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该文通过主营获得的净利润等财务指标分析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符合僵尸企业标准现状,并从政府过度保护与市场竞争力不足视角分析僵尸企业形成原因。继而,基于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转向供给端背景,进一步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出清僵尸企业具有内在关联性,以及出清僵尸企业面临着人员安置难、资产变现难、清算程序复杂、并购阻力大、历史欠账多等困境。最后提出,依托政府有序引导、资金与政策支持、政府合理退出机制、计划与市场协同配置等路径,实现僵尸企业的市场出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广文 何婧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协调提高品质与保障供给之间的矛盾,需要思考农业结构调整投入怎么实现自我可持续,需要关注市场调节的有限性等问题,同时,由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需求具有六大新特征,因此,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不仅仅需要从金融服务的供给出发,还需要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角度去创新,需要构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和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广文 何婧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协调提高品质与保障供给之间的矛盾,需要思考农业结构调整投入怎么实现自我可持续,需要关注市场调节的有限性等问题,同时,由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需求具有六大新特征,因此,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不仅仅需要从金融服务的供给出发,还需要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角度去创新,需要构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和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广文 何婧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协调提高品质与保障供给之间的矛盾,需要思考农业结构调整投入怎么实现自我可持续,需要关注市场调节的有限性等问题,同时,由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需求具有六大新特征,因此,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不仅仅需要从金融服务的供给出发,还需要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角度去创新,需要构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和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升民 向景
(一)切实降低社保费负担,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对企业来说,降低社保费率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减少了对企业利润的挤占,有利于缓解对资本供给的抑制,从而提升资本供给和资本使用效率,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同时减轻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对宏观经济来说,降低社保费率使得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活力增强,有助于经济增长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降低社保费率能够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并且提高企业利润,从而对社会的经济增长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学丽 安静
本文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有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有利形势,阐释了国有煤炭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存在的投融资、坏账、收益分配、营运等诸多财务风险,最终提出树立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外部环境分析研究、强化投融资风险监控、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有煤炭企业 财务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