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9)
- 2023(9874)
- 2022(8062)
- 2021(7366)
- 2020(6329)
- 2019(14186)
- 2018(14395)
- 2017(27206)
- 2016(14985)
- 2015(16436)
- 2014(16523)
- 2013(16191)
- 2012(14710)
- 2011(12945)
- 2010(13405)
- 2009(13076)
- 2008(13463)
- 2007(12235)
- 2006(11254)
- 2005(10783)
- 学科
- 业(79015)
- 企(74643)
- 企业(74643)
- 管理(66615)
- 济(63636)
- 经济(63512)
- 财(28181)
- 业经(27123)
- 方法(23783)
- 农(23272)
- 制(21816)
- 务(20565)
- 财务(20545)
- 财务管理(20519)
- 企业财务(19428)
- 体(16724)
- 农业(16684)
- 技术(16233)
- 数学(15865)
- 中国(15718)
- 数学方法(15711)
- 体制(14845)
- 策(14547)
- 划(14063)
- 理论(13408)
- 和(12906)
- 企业经济(12303)
- 经营(11837)
- 银(11357)
- 银行(11350)
- 机构
- 学院(214362)
- 大学(208644)
- 济(93336)
- 经济(91568)
- 管理(87626)
- 理学(73683)
- 理学院(73019)
- 管理学(72237)
- 管理学院(71815)
- 研究(67651)
- 中国(57260)
- 财(51108)
- 京(43884)
- 财经(37882)
- 科学(36261)
- 江(35981)
- 经(34142)
- 农(33739)
- 所(33416)
- 中心(31108)
- 研究所(28879)
- 北京(27910)
- 财经大学(27542)
- 州(27448)
- 业大(27329)
- 经济学(27310)
- 农业(25880)
- 商学(25653)
- 商学院(25427)
- 院(24432)
- 基金
- 项目(128432)
- 科学(103462)
- 研究(99689)
- 基金(93983)
- 家(79268)
- 国家(78454)
- 科学基金(69881)
- 社会(65024)
- 社会科(61562)
- 社会科学(61548)
- 省(51289)
- 基金项目(49556)
- 教育(45434)
- 自然(43216)
- 自然科(42221)
- 自然科学(42210)
- 自然科学基金(41550)
- 划(41101)
- 编号(40343)
- 资助(37199)
- 成果(33215)
- 业(32194)
- 制(31661)
- 创(30486)
- 部(29114)
- 重点(28418)
- 课题(28179)
- 创新(27541)
- 发(27485)
- 性(26920)
- 期刊
- 济(117426)
- 经济(117426)
- 研究(70877)
- 中国(48424)
- 财(46108)
- 管理(40249)
- 农(33289)
- 科学(26319)
- 融(25097)
- 金融(25097)
- 学报(24519)
- 教育(23017)
- 农业(22029)
- 技术(21186)
- 业经(21142)
- 大学(20635)
- 财经(20021)
- 学学(19414)
- 经济研究(17687)
- 经(17285)
- 问题(14702)
- 业(13616)
- 财会(13263)
- 技术经济(12793)
- 会计(12238)
- 现代(11675)
- 贸(11247)
- 世界(11080)
- 经济管理(10858)
- 商业(10492)
共检索到348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晓凌
当前,企业劳动工资保险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正在逐步展开。企业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要使占职工总数86%的固定工逐步向劳动合同制转化是劳动人事制度上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一变革,既会与传统体制发生矛盾和碰撞,受到计划体制和某些指令性配置劳动力的影响,也会受到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不完善的制约。因此,实现企业用工机制的转换,需要我们在劳动计划、社会保障、干部人事制度方面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使企业真正告别大锅饭和铁饭碗,使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志芳 耿玉德
关于国有森工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思考万志芳,耿玉德国有森工企业的用工制度改革,是企业内部深层次的改革,是一项政策性较强,涉及面很广、难度很大,与企业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职工积极性的发挥以及林区社会稳定等。因此,全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速建
关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黄速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问题,诸如产权界定、产权流动、产权管理、产权权益保障等等,下面分别予以讨论。(一)企业产权界定关于企业产权界定问题,这里仅就当前现实经济生活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听谓的“企业所有”、“‘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传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改革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仅就用工制度而言,已经迈出了较大的步伐.许多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早已打破了纯固定工模式,而采用了固定工、全民合同工、农民合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丹
改革开放前,经过30多年的演变,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固定工为主体的用工制度。这种用工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对企业用工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依靠行政手段,直接控制企业用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一帆
十几年来,劳动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问题也不少,从当前的实际状况看,主要有如下三大突出表现: (一)在用工制度上,花样形式变化多,实质性触动少。现行用工制度,可以说是一锅夹生饭。从表面上看似乎传统的固定工制度被打破了,因为近些年来,除大中专学校毕业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连洋 蒋珩
对于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问题,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用工制度改革对员工利益的保障和社会稳定的维护等方面,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视角,分析用工制度改革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一、国有企业用工制度现状自1986年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后,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文件相继出台。目前,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劳动用工主要是以合同工、派遣工和业务外包这3种形式进行管理。合同工就是员工与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一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反复证明: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有成效的企业组织形式,是社会化生产过程中最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较好地结合起来,使国有企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问题剖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剑辉
本文认为,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就是企业公司化改革,而企业公司化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建立企业法人化、产权市场化和经营代理化。笔者分别从以上三方面入手论述了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这一系统工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许旭 陈武生
为了改革建筑企业用工制度,逐步降低固定工比例,提高建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北京中铁建筑工程公司从1987年以来,开辟农村劳动力参加城市建设的途径,有计划地招收农民合同制工人,适当地使用农村建筑队,收到显著成效。现就该公司如何改革用工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展开分析,并对进一步完善用工制度提出建议。一、基本情况1986年,北京中铁建筑工程公司借鉴日本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志春
浅谈建筑业用工制度改革张志春一、我国建筑业用工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建筑业用工制度改革始于1982年,当时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山西、辽宁等省属国营建筑企业进行试点,次年全国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改革劳动制度是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要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卓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庄志加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产权理论的若干问题厦门大学财金系庄志加产权明晰和产权的可交易性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本质特征。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国有产权管理体制的改革,如何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首先应明确产权理论的几个认识问题。一、统一“产权”含义的认识目前,理论界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志昌
关于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思考■董志昌传媒曾报导,1997年起全国将实行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将完成使命进入博物馆。事隔不久,又有传媒透露,目前全国还不可能普遍实行新制度。究竟如何看待形势、,把握方向?改革是等,还是进?需要从中作出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