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7)
2023(7215)
2022(5932)
2021(5353)
2020(4737)
2019(10462)
2018(10326)
2017(20827)
2016(11197)
2015(12515)
2014(12333)
2013(12616)
2012(11632)
2011(10020)
2010(10446)
2009(10276)
2008(10817)
2007(10076)
2006(9337)
2005(9164)
作者
(31622)
(26323)
(26108)
(25010)
(16983)
(12485)
(11816)
(9949)
(9808)
(9694)
(9102)
(8927)
(8814)
(8423)
(8264)
(7888)
(7850)
(7607)
(7472)
(7421)
(6673)
(6448)
(6445)
(6207)
(6011)
(5999)
(5854)
(5625)
(5285)
(5222)
学科
(72245)
(68800)
企业(68800)
管理(54220)
(53075)
经济(52990)
(26290)
业经(24958)
(22064)
(20659)
税收(20593)
方法(20471)
(20416)
(19127)
财务(19111)
财务管理(19093)
企业财务(18034)
农业(15412)
技术(14969)
(13624)
(13567)
数学(12878)
数学方法(12722)
(12040)
(11929)
企业经济(11919)
中国(11776)
理论(11151)
经营(10961)
(10952)
机构
学院(168343)
大学(160768)
(74931)
经济(73634)
管理(70414)
理学(58861)
理学院(58394)
管理学(57883)
管理学院(57560)
研究(49380)
(44525)
中国(43953)
(33438)
财经(32545)
(29186)
(29140)
(26521)
科学(26303)
(25131)
财经大学(23414)
中心(22725)
(22419)
经济学(21821)
北京(21607)
研究所(21267)
商学(21114)
商学院(20947)
业大(20540)
农业(20257)
经济学院(19696)
基金
项目(94749)
科学(76485)
研究(74221)
基金(69639)
(58092)
国家(57451)
科学基金(51739)
社会(48904)
社会科(46383)
社会科学(46370)
(38265)
基金项目(36463)
教育(32015)
自然(31615)
自然科(30948)
自然科学(30941)
编号(30498)
自然科学基金(30464)
(29817)
资助(28274)
(28208)
成果(24822)
(23558)
(21507)
(21009)
创新(20951)
(20889)
(20590)
重点(20362)
国家社会(20085)
期刊
(95307)
经济(95307)
研究(58895)
(39573)
中国(32631)
管理(32420)
(26606)
科学(18757)
(18142)
金融(18142)
业经(17976)
农业(17837)
学报(17650)
(17461)
财经(16529)
技术(16525)
(15848)
(14298)
大学(14294)
经济研究(14252)
税务(14080)
学学(13683)
教育(12546)
问题(12487)
财会(12033)
(11539)
技术经济(11475)
会计(10669)
(9988)
现代(9484)
共检索到277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谭珩  
本文对企业所得税扣除的概念、分类和意义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传统的税前扣除概念不足以涵盖扣除的全部内容,所得税扣除既包括税前扣除,也包括税额扣除。关于扣除的种类,可以划分为税基式扣除与税额式扣除;对人的扣除与对物的扣除;全额扣除、限额扣除和超额扣除;收益性支出扣除和资本性支出扣除;经济性扣除与政策性扣除。关于扣除的意义,本文认为,扣除是所得税原理的必然要求;扣除可以避免侵蚀资本,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扣除可以为企业获取适当利润提供制度保障,使企业扩大再生产成为可能;扣除是政府实现某种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手段;扣除是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重要方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钟晓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国家财政积累了大量资金,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遇到了不少问题,亟需解决。为此,不久前,中国税务杂志社、浙江财经学院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地方税务局的支持下联合召开了“税收与企业发展”研讨会,邀请了来自科研部门、大专院校与实际部门的专家就税收与我国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现将专家发言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绍华  
一、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缺陷 (一)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公平。 当前我国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另3%的地方税附加由地方决定征免。从表现上看,二者名义税率基本一致,但实际上,由于内资企业所得税一项重要的政策取向是控制或限制减免税;而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较宽,既有特定新办企业的减免优惠以及再投资的退税优惠,又有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的减免优惠,而且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硕博  
必须改变企业所得税税法过分依赖财务会计制度的做法。税法必须自成体系 ,不能以财务会计制度代替税法。企业所得税税基的确定应有独立的程序和规则 ,并应考虑所得税与流转税的协调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冬生  赵志莹  
税收优惠几乎是每个税种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所有的税收优惠中,影响最广、力度最大的应是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新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及实施条例,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下发的一系列文件,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过渡的基本原则、政策范围、企业范围、具体方法等作了相对明确的规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方飞虎  
本文认为,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改造、结构调整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支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一政策的内涵要领,在范围上要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在金额上要处理好“新增税款”与“实际抵免投资额”的关系;在时间上要注意享受多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抵免顺序;在程序上要重视立项申报手续的合法性和完整性;在思路上要充分关注纳税筹划,通过利润递延法和投资年度选择法以充分享受这一优惠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艾华  
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企业所得税在宏观方面作了不少的理论研究,为企业所得税制的制定和完善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税收法规不仅有其宏观性,更具有实际运用性,它是税务机关征收税款和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法律依据,科学、规范的税收制度是税收征收管理和依法治税的前提。本文就现行企业所得税制中争论较多的实务问题作些分析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董鼎荣  葛惟熹  王水根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孙隆英  
国家给予高新技术企业一系列税收优惠,充分体现了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意图。然而,已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涉及面广且内容相对复杂,在执行层面仍有一些不确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分析了有关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几个具体业务问题,并结合有关政策意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裴淑红  许向荣  
2018年版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及其明细表比较复杂,其中投资收益、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等纳税调整项目及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项目尤其难以理解和填列。本文分析了境内外股权投资收益纳税调整的思路、过程、方法和理由及职工薪酬纳税调整、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的纳税调整思路,并就2018年度甲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尤其对纳税调整的难点问题作了案例分析。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海勇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为确保新企业所得税法顺利实施,需要制定一部切实可行的实施条例,需要做好新旧税法的衔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理顺现行的税收征管体制。在实施条例出台之前,本文对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涉及的若干税收征管问题,如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反避税管理、总分机构汇总计算纳税、母子公司合并纳税以及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颖  赵华  
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丁颖[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成都610074]●赵华[会计师西南财经大学计财处成都610074]所得税会计的基本问题是,如何解决时间性差异或永久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其一般的处理程序是先对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选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褚文兰  
会计师事务所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年报审计时,往往要应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在审计报告后附上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调整表。该表是对企业所得税的一次全面、完整、系统的计算过程,不仅涉及大量的税收法规,而且与企业的会计处理密切相关,但一些应当进行纳税调整的事项容易被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忽视或忽略。该表涉及到企业和主管税务机关的切身经济利益,很容易产生各种争议,由此导致的多缴或少缴企业所得税税款及多核定或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溶沧  
(一)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立足点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是分别按企业的内外性质立法的。1991年将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3年将适用于内资企业所得税条例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鉴于加入WTO的新形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