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8)
2023(10417)
2022(8514)
2021(7798)
2020(6678)
2019(14991)
2018(15266)
2017(28981)
2016(16016)
2015(17536)
2014(17594)
2013(17288)
2012(15656)
2011(13751)
2010(14243)
2009(13774)
2008(14078)
2007(12739)
2006(11743)
2005(11226)
作者
(42951)
(36043)
(35905)
(34280)
(23089)
(16845)
(16177)
(13765)
(13620)
(13072)
(12398)
(12087)
(11990)
(11604)
(11497)
(10912)
(10613)
(10528)
(10305)
(10301)
(9095)
(8848)
(8682)
(8408)
(8139)
(8060)
(8008)
(7996)
(7071)
(7063)
学科
(81285)
(75181)
企业(75181)
(68128)
经济(68000)
管理(67718)
(28594)
业经(27507)
方法(26652)
(25603)
(22067)
(20680)
财务(20659)
财务管理(20633)
企业财务(19542)
数学(18698)
数学方法(18535)
农业(18416)
中国(17822)
(16805)
技术(16328)
体制(14897)
(14682)
(14185)
理论(13946)
(13194)
企业经济(12319)
经营(12094)
(11781)
银行(11769)
机构
学院(226898)
大学(221597)
(100096)
经济(98261)
管理(92235)
理学(77895)
理学院(77197)
管理学(76318)
管理学院(75870)
研究(71294)
中国(59982)
(53680)
(46276)
财经(40268)
科学(38081)
(37423)
(36406)
(35502)
(35039)
中心(32884)
研究所(30372)
经济学(30017)
财经大学(29430)
北京(29362)
业大(28944)
(28442)
农业(27284)
商学(26894)
经济学院(26857)
商学院(26640)
基金
项目(137142)
科学(110544)
研究(106082)
基金(100840)
(85006)
国家(84144)
科学基金(74866)
社会(69663)
社会科(65983)
社会科学(65968)
(54259)
基金项目(53058)
教育(48738)
自然(46130)
自然科(45096)
自然科学(45085)
自然科学基金(44372)
(43733)
编号(43006)
资助(40345)
成果(35411)
(33140)
(33117)
(32062)
(31337)
重点(30246)
课题(29765)
创新(29051)
(28989)
国家社会(28816)
期刊
(123094)
经济(123094)
研究(73985)
中国(51665)
(47627)
管理(41712)
(34983)
科学(27890)
学报(26150)
(26150)
金融(26150)
教育(24278)
农业(23157)
技术(22074)
大学(22043)
业经(21901)
财经(21235)
学学(20789)
经济研究(18783)
(18355)
问题(15529)
(14145)
财会(13366)
技术经济(13332)
会计(12288)
现代(12154)
(11717)
世界(11690)
经济管理(11168)
商业(11042)
共检索到365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一帆  
十几年来,劳动制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问题也不少,从当前的实际状况看,主要有如下三大突出表现: (一)在用工制度上,花样形式变化多,实质性触动少。现行用工制度,可以说是一锅夹生饭。从表面上看似乎传统的固定工制度被打破了,因为近些年来,除大中专学校毕业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炳兴  孙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之后,我们在市外经贸委工委的领导下,在市劳动局职能部门的指导下,以贯彻执行《劳动法》为契机,深化外经贸企业劳动制度的改革,从1994年7月1日起,在武汉市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武汉市服装进出口公司、武汉市化工进出口公司、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武汉公司四家外贸专业公司率先推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参加这次改革试点的四家公司,占企业总数的17.4%;参加职工670人,占总人数21%。拉开了武汉市外经贸系统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的序幕。现将我们的主要作法介绍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晓凌  
当前,企业劳动工资保险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正在逐步展开。企业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要使占职工总数86%的固定工逐步向劳动合同制转化是劳动人事制度上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一变革,既会与传统体制发生矛盾和碰撞,受到计划体制和某些指令性配置劳动力的影响,也会受到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不完善的制约。因此,实现企业用工机制的转换,需要我们在劳动计划、社会保障、干部人事制度方面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使企业真正告别大锅饭和铁饭碗,使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企业增强活力的必由之路──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企业活力》调研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布以来,国有工业企业内部改革的力度加大了,许多企业进行了劳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的改革。截止1992年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代谦  
论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张代谦1.宏观层面上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必须首先成为劳动用工的主体。因此宏观层面上我国工业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是:...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广星   谭醒云   苗振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一帆  
一、对社会养老保障经济属性的认识不少同志认为:社会养老保障就是“救济、优抚等社会福利事业”,“是一种物质帮助制度,不属于‘按劳分配’范畴”,因此,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只能遵循物质帮助的原则,……不能塑造特殊阶层,不能构筑社会‘鸿沟’,不能搞等级利益”。“职工退休费的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泽彩  费之光  
能否有效提高劳动性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仅事关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更是决定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当前,我国实施的致力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各项改革举措收效甚微。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获得启示,提出在21世纪具体劳动形式发生深刻改变的条件下,提高劳动性收入占比必须将人力资本投资从被动机制转化为主动机制,赋予劳动者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与经营收益索取上的产权保护,并改革教育模式,发挥劳动者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泽彩  费之光  
能否有效提高劳动性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仅事关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更是决定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当前,我国实施的致力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各项改革举措收效甚微。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获得启示,提出在21世纪具体劳动形式发生深刻改变的条件下,提高劳动性收入占比必须将人力资本投资从被动机制转化为主动机制,赋予劳动者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与经营收益索取上的产权保护,并改革教育模式,发挥劳动者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兰茹   王孝慈  
去年12月份以来,我们抽了一些时间,以建筑劳动研究会的名义。分别在北京市、安徽省铜陵市和天津市,邀请京、津、沪、苏、皖、赣和内蒙等省、市、区建设厅、局(建筑总公司)劳动工资处长,就如何深化劳动工资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剑辉  
本文认为,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就是企业公司化改革,而企业公司化改革的关键就在于建立企业法人化、产权市场化和经营代理化。笔者分别从以上三方面入手论述了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这一系统工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速建  
关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黄速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到许多复杂的问题,诸如产权界定、产权流动、产权管理、产权权益保障等等,下面分别予以讨论。(一)企业产权界定关于企业产权界定问题,这里仅就当前现实经济生活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听谓的“企业所有”、“‘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雷  
1992年5月15~18日,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国营商业企业破除‘三铁’完善激励机制”课题组与重庆市政府财贸办公室共同在重庆市召天了“国营商业企业人事劳动工资制度改革研讨会”。一、“三铁”的弊端第一,违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却起着奖懒罚勤的作用。在企业内部难以形成竞争机制,分配的激励作用难于发挥,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不钻研业务,不学习技术,使企业整体素质低下,最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向辉  
建国三十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其它事业的发展,城镇安置劳动就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1981年底,全国社会劳动者有4亿多人,比建国初期增长1倍多。其中,城镇职工达1.09亿人,增加5倍多。已有一些城市的劳动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不论当前还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城镇安置劳动就业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除了大力发展生产和服务事业,广开门路、各尽所能安排就业外,本文试图从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方面来探讨解决这一难题的辅助办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