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6)
2023(8487)
2022(7129)
2021(6348)
2020(5450)
2019(11958)
2018(11774)
2017(22304)
2016(12339)
2015(13874)
2014(14116)
2013(13956)
2012(12816)
2011(11244)
2010(11878)
2009(11650)
2008(12179)
2007(11392)
2006(10461)
2005(10142)
作者
(35289)
(29399)
(29290)
(28075)
(18946)
(13865)
(13416)
(11102)
(11066)
(10864)
(10026)
(10017)
(9919)
(9495)
(9384)
(8926)
(8822)
(8784)
(8445)
(8361)
(7477)
(7148)
(7034)
(6881)
(6767)
(6727)
(6579)
(6471)
(5894)
(5765)
学科
(74074)
企业(74074)
(69581)
管理(65466)
(52012)
经济(51883)
(27174)
方法(21452)
业经(21122)
(20775)
财务(20749)
财务管理(20723)
企业财务(19715)
(19245)
技术(14353)
(13920)
数学(13682)
数学方法(13537)
(13085)
体制(12402)
理论(12313)
企业经济(12234)
(12208)
(11968)
中国(11948)
经营(11046)
技术管理(10599)
(10312)
(10158)
银行(10152)
机构
学院(184183)
大学(182577)
(78742)
经济(77069)
管理(76549)
理学(63885)
理学院(63338)
管理学(62726)
管理学院(62351)
研究(54884)
中国(48159)
(45877)
(38310)
财经(34301)
(32173)
(30717)
科学(28047)
中心(26619)
(26422)
财经大学(25110)
(24614)
北京(24167)
经济学(23851)
商学(22988)
商学院(22779)
研究所(22569)
经济学院(21307)
(21096)
业大(20636)
(19853)
基金
项目(108006)
科学(87791)
研究(82910)
基金(80952)
(67742)
国家(67051)
科学基金(60518)
社会(55413)
社会科(52536)
社会科学(52522)
(42046)
基金项目(42006)
教育(38518)
自然(37711)
自然科(36889)
自然科学(36879)
自然科学基金(36320)
(34201)
编号(33009)
资助(32719)
成果(28244)
(27851)
(24895)
(24525)
(23798)
重点(23691)
国家社会(23026)
课题(22974)
创新(22795)
(22776)
期刊
(98331)
经济(98331)
研究(60066)
(43427)
中国(41945)
管理(37498)
(22952)
金融(22952)
科学(22291)
学报(21303)
(19102)
财经(18968)
教育(18577)
技术(18132)
大学(17831)
学学(16625)
(16293)
业经(15282)
经济研究(14258)
财会(13282)
问题(12049)
会计(12013)
农业(11192)
技术经济(11007)
(10169)
现代(9734)
经济管理(9701)
(9645)
通讯(9048)
会通(9022)
共检索到303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素珍  
一、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1.管理当局认识不足,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较为突出。当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当局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有的并未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有的内控制度残缺不全。更为严重的是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只是将已建立的一套内控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算完事,而不管内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罗新广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发布及其相关配套指引的起草制定,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我国正在逐步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虽然我国内控体系建设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但是作为一种无从借鉴的、体现我国国情的内控理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创  
一、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基础 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加强内部管理而在4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形成的一种管理体系。 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的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高度集中,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企业内部采取了分权管理和分层管理体制,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日益加剧的竞争状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由于企业实行两权分离和采取分层管理的模式,因而产生了如何保证最高管理当局所制订的经营目标在各个管理层次得以贯彻实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雅瑾  
关于完善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陈雅瑾近几年来,国内外陆续发生一系列严重的金融风险,已引起国际金融界的重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97年4月发布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人民银行在1997年5月颁布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最近又...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冬梅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建立内控后,需要由处于独立地位的内部审计部门从独特的审计视角,对内控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客观的审计和评价,揭示内控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于尧  
铁路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铁路从运输到服务到多元化经营的各个方面进入市场化经营,铁路多元经济企业面临一系列风险与挑战。在企业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之际,必须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创新,构建适合铁路多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关系,分析铁路多经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必要性,针对构建铁路多经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景岩  徐鹿  符爱明  
中国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缺少清晰的内部控制框架。美国COSO委员会2004年结合萨班斯法案提出了ERM框架,在内部控制的战略目标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中国企业的内控模式可以在ERM框架的基础上结合COSO框架进行构建。中国企业在构建内控体系时,要重点关注战略目标、法人治理结构、商业伦理和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中国企业的内控框架应分为内控目标和控制要素两个维度:目标维度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要素维度包括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这四个目标和五个要素有机结合构成了内部控制框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华涛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于2007年3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以下简称新内部控制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针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以促进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彩平  
文章阐述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并且分析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改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以达到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防范各种欺诈行为的目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洪泽  
在新修订颁布实施的《会计法》中,明确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要求,并提出会计工作中职务分离、重大事项决策与执行程序、财产清查和内部审计等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从其实质内容来讲,就是要加强各单位的内部控制。这是我国第一部体现内部会计控制要求的法律。另外,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政府有关部门也已经制定了一些内部控制方面的行政法规。无疑,上述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制定与出台,对改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现状、促进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从迄今为止实践中的情况来看,人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窦家春  岳寅  
一、引言控制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维持整个系统的有序与完整促进系统的发育与完善。无论是亨利·法约尔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五职能论,还是哈罗德·奥唐奈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的五职能论,以及今日流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四职能论,"控制"都占有一席之地。任何系统包括企业都必须在控制范围内活动,没有控制的系统不能称其为系统,顶多只能说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缪艳娟  
文章分析认为随着企业社会化程度的增强,企业内部控制从原来纯属"私"的性质开始呈现"公"的性质,负外部性的存在是引发企业内部控制监管的根本缘由。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应在确保"社会效率"和"公司效率"之间进行权衡,为此,应针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同方面分别采取强制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监管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惠良  王浪庆  
当前国内外企业屡屡爆出财务丑闻,其根本原因在于内部控制失控,而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对整个系统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回顾了内部控制环境理论的发展,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了优化我国控制环境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宜霞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不仅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之后要做的事情,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建立过程之中要做的事情。所以,内部控制评价无论对内部控制的建设,还是对建立之后的维护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内部控制的建立以及后续维护中,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目的都是为了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客观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寻找改进和提高的机会,使之能够更好的确保相关目标的实现。从目前美国、英国以及其他国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规制来看,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面很容易产生一些概念和观念上的误解和偏差,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存在不够全面和不够客观的认识。本文拟对此做些探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闻佳凤  
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强化管理以及适应外部激烈竞争的需要,根据美国 COSO(美国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报告,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蕈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对现行法规的遵循。COSO 内部控制整体架构提出,内部控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部分组成。其中,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