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8)
- 2023(6764)
- 2022(5395)
- 2021(4741)
- 2020(4216)
- 2019(9167)
- 2018(9061)
- 2017(17385)
- 2016(9484)
- 2015(10567)
- 2014(10397)
- 2013(10548)
- 2012(9663)
- 2011(8280)
- 2010(8734)
- 2009(8657)
- 2008(8998)
- 2007(8406)
- 2006(7745)
- 2005(7597)
- 学科
- 业(69650)
- 企(67293)
- 企业(67293)
- 管理(50251)
- 济(47467)
- 经济(47390)
- 业经(24190)
- 财(21001)
- 农(18640)
- 方法(18598)
- 务(17633)
- 财务(17624)
- 财务管理(17612)
- 企业财务(16658)
- 技术(14546)
- 农业(14267)
- 制(12431)
- 策(12414)
- 企业经济(11843)
- 划(11346)
- 数学(11228)
- 数学方法(11141)
- 经营(10821)
- 理论(10552)
- 和(10510)
- 体(10225)
- 中国(9986)
- 技术管理(9840)
- 体制(9207)
- 决策(8615)
- 机构
- 学院(144589)
- 大学(137829)
- 济(64299)
- 经济(63206)
- 管理(62697)
- 理学(52624)
- 理学院(52239)
- 管理学(51828)
- 管理学院(51549)
- 研究(40539)
- 中国(36440)
- 财(33454)
- 京(28624)
- 财经(25478)
- 江(25411)
- 农(22931)
- 经(22889)
- 科学(21099)
- 所(19863)
- 州(19607)
- 中心(19532)
- 商学(19232)
- 商学院(19069)
- 经济学(18342)
- 财经大学(18296)
- 北京(17964)
- 业大(17895)
- 农业(17697)
- 经济管理(17156)
- 研究所(16961)
- 基金
- 项目(83183)
- 科学(68117)
- 研究(65309)
- 基金(61464)
- 家(50790)
- 国家(50181)
- 科学基金(46231)
- 社会(43490)
- 社会科(41264)
- 社会科学(41255)
- 省(34348)
- 基金项目(32193)
- 教育(29010)
- 自然(28611)
- 自然科(28017)
- 自然科学(28011)
- 自然科学基金(27616)
- 业(26619)
- 编号(26464)
- 划(26334)
- 资助(24433)
- 创(21333)
- 成果(20845)
- 创新(18808)
- 制(18615)
- 部(18451)
- 发(18116)
- 重点(17849)
- 国家社会(17676)
- 课题(17666)
共检索到234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正强
关于企业兼并与重组的思考企业的兼并与重组是实现企业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参与激烈市场竞争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其成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面对风靡全球的企业兼并和重组,开展企业兼并与重组的理论研究,对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勇
关于企业破产、兼并与银行资产保全若干问题的思考杨勇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经济运行的两个重要环节,如何在效率原则前提下实现制度变革的有机结合,是近20年改革过程中经济金融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中,不少亏损企业走...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恂诚
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的兼并与重组杜恂诚一、险峻的市场条件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极其艰难地挣扎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民族企业沿着两条很不相同的道路蹒跚前行:一条道路是尽可能地回避同外资企业正面竞争、正面冲突,而是立足于作为外资的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俞国璋
产品经济体制下的“关停并转”与市场经济模式下的企业兼并虽然都是对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资产存量结构的调整行为,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行为主体是政府,政府有关部门以超经济的行政强制,对亏损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关停并转”企业的经济损失完全由政府承担;后者的行为主体是企业,企业根据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兼并和被兼并的对象,根据等价交换、有偿转让的方式进行产权转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兼并的行政干预将逐渐减少,企业的自主性将进一步加强,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企业的角度研究一下企业兼并的行为动因、条件和成功的关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亚军
资产重组是企业兼并中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反观企业兼并的实际情况,文化的融合更应是兼并中不可或缺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文化重构的作用、文化重构的模式及员工的适应过程、重构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作些理论分析以期为企业兼并活动服务。
关键词:
企业兼并 文化重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建坤 段仁元
从法律角度看 ,企业兼并是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企业为优化资源配置 ,增强竞争能力 ,通过现金购买、承担债务或吸收股份等方式 ,有偿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 ,并使后者的主体资格归于消灭的一种民事行为。企业兼并不是企业的一种孤立行为 ,它离不开必要的外部条件的支持。在政府对企业兼并的监控中 ,要正确处理企业兼并与反垄断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企业兼并 外部环境 企业兼并监控 反垄断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时杰 郑慧
企业兼并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而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企业兼并审计的实务公告。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工作的保驾护航作用,笔者对兼并审计作了一些思考,本文主要从企业兼并审计的特殊性出发,阐述企业审计业务的特殊性、兼并审计具体目标的相异性、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及审计程序的多方位性。最后对我国出台相应实务公告提出几点建议,以便审计人员更好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企业兼并审计 兼并合法性 资产评估审计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山 李稻葵
企业兼并与资本结构的理论分析及政策建议李山李稻葵一、引言企业兼并作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提出了挑战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现代企业理论出发,探讨企业兼并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研究兼并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关系,从...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颖杰 徐春荣
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高院")为了规范企业兼并改制行为,于2003年1月发布了《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针对企业兼并改制行为从司法层面作出了规范解释,对充分保护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晓丽 刘政
相对于企业兼并而言,技术授权倍受政策制定者的青睐。基于一个上下游双寡头Cournot竞争模型,其中上游一个企业具有提高产品质量的专利技术,文章研究表明:对于专利技术拥有企业而言,兼并优于收益两部收费技术授权,收益两部收费技术授权优于产出两部收费技术授权。然而,从福利角度考虑,兼并和收益两部收费技术授权都会损害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只有产出两部收费技术授权才可以提高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长英 姜羽
两个生产差异化产品的寡头企业进行Stackelberg竞争,其中市场先行企业拥有一项技术从而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本文分析了这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如何转让以及技术转让与企业兼并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1)如果双重收费形式的技术转让切实可行,那么政府不应该同意企业兼并。但是,此时的技术转让却可能会降低社会福利。(2)在通过特许权法转让技术的情况下,技术授权既可能会提高社会福利又可能会降低社会福利,政府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允许企业兼并。(3)固定收费方式下的技术转让一定能够提高社会福利,但是因为它可能会使得技术转让企业得不偿失,所以技术转让未必发生。究竟是否应该同意企业兼并应该视具体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瑞基
企业兼并和破产是现代经济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国正处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时代 ,企业兼并的浪潮波涛汹涌 ,成为经济改革途径的主旋律 ,而破产虽然已经立法 ,但企业破产的实践仍举步艰难。经济、管理学家试图从各种理论对兼并和破产经济现象及其作用给出解释。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 ,即组织人口生态学 ,对兼并和破产现象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企业兼并 破产 组织人口生态学 市场退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戴园晨
企业重组与收购兼并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目前,资本流动与资产流失都是热点问题。但资本流动与资产流失不是一回事,资本从凝滞走向流动,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流失。为了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而设置国有资产流动障碍,显然是错误的。资本流动形式多样.收购兼并只是形式之一。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