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9)
- 2023(4908)
- 2022(4330)
- 2021(4159)
- 2020(3464)
- 2019(7845)
- 2018(7871)
- 2017(15722)
- 2016(8871)
- 2015(10008)
- 2014(10292)
- 2013(10244)
- 2012(10036)
- 2011(9047)
- 2010(9628)
- 2009(9251)
- 2008(9366)
- 2007(8840)
- 2006(8519)
- 2005(8224)
- 学科
- 济(32664)
- 经济(32608)
- 管理(27472)
- 业(25064)
- 企(20098)
- 企业(20098)
- 农(12302)
- 财(11857)
- 中国(11392)
- 制(10874)
- 方法(10370)
- 策(9100)
- 银(8902)
- 银行(8902)
- 数学(8763)
- 行(8525)
- 数学方法(8487)
- 税(7935)
- 贸(7836)
- 贸易(7828)
- 业经(7719)
- 地方(7663)
- 易(7642)
- 农业(7580)
- 税收(7467)
- 收(7403)
- 融(7329)
- 金融(7329)
- 及其(6545)
- 制度(6491)
- 机构
- 学院(124294)
- 大学(123665)
- 济(54161)
- 经济(52671)
- 管理(45690)
- 研究(45082)
- 中国(40622)
- 理学(36306)
- 理学院(35942)
- 管理学(35326)
- 管理学院(35081)
- 财(31420)
- 京(26950)
- 江(23539)
- 科学(23356)
- 所(23184)
- 中心(22580)
- 财经(22111)
- 经(19739)
- 研究所(19676)
- 州(18632)
- 北京(18319)
- 银(18164)
- 银行(17613)
- 农(17561)
- 范(17507)
- 师范(17421)
- 人民(16809)
- 行(16629)
- 省(16407)
- 基金
- 项目(65063)
- 研究(53639)
- 科学(50977)
- 基金(45477)
- 家(37323)
- 国家(36917)
- 社会(32604)
- 科学基金(31482)
- 社会科(30813)
- 社会科学(30807)
- 教育(25311)
- 省(25004)
- 编号(23754)
- 成果(22650)
- 基金项目(21994)
- 划(21161)
- 资助(20664)
- 自然(18342)
- 自然科(17879)
- 自然科学(17875)
- 自然科学基金(17547)
- 课题(17502)
- 性(15355)
- 部(15115)
- 年(14766)
- 重点(14494)
- 项目编号(14276)
- 发(14235)
- 策(13325)
- 教育部(13310)
共检索到228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林毅夫
人民币汇率近几年来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界连续几年投机人民币大幅贬值,2003年以后则反过来投机人民币大幅升值。升值问题最早由日本政府在2003年春的七国峰会上提出,指责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中国大量向国际市场倾销廉价产品,导致国际上出现通货紧缩。接着美国跟进,国会上有些议员以同样的理由指责中国大量向美国出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毅夫
人民币汇率成为近几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认为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的学者指出,中国可贸易品部门相对于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很快,因此导致人民币真实汇率被低估。也有学者根据中国近年来贸易顺差增长过快指出人民币需要大幅度升值以恢复贸易平衡。本文认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中阐述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化对真实汇率的影响在中国并不成立,而且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中有虚假的成分,所以人民币币值并没有被严重低估。当前国际金融界对人民币汇率的炒作主要是跟风日本和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也增加了国际投机者认为人民币要升值的预期。本文认为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既是挑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圣智
当前主张人民币升值的观点占据主流。本文认为,目前人民币确实存在一定的内在升值压力。但是,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这种内在的升值压力被过度地放大。首先,人民币升值压力已超出我国经济内在发展的真实需求。其次,从我国内部来看,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已存在着相当大的贬值压力。第三,要想破解汇率困局,必须跳离金融层面和货币层面来思考问题。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吕家进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不仅不存在所谓"严重低估",而且从购买力平价角度分析,还有高估之嫌,以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为由逼迫人民币升值缺乏理论和现实依据。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并不是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的结果,人民币升值非但不能解决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问题,反而会成为促使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的重要推手。鉴于上述原因,破解前述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之间恶性循环的对策,绝不能是人民币无休止地升值,而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收支 外汇储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莉
2010年3月16日,14个美国参议员对《货币汇率监管改革法》提出了新的立法建议以此来解决他们所认定的人民币汇率低估问题。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指责的核心焦点是认为中国操纵汇率,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玫 黄卫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最近,国外舆论对人民币是否升值众说纷纭,国外学者也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本刊特从《经济学家》、《银行家》等杂志和相关网站上编译、摘编几篇有关文章,以供读者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楠
文章以汇率超调模型及其拓展为基础,突出货币供求(Ms-Md)与宏观经济短期波动的总供求(AS-AD)关联运行的作用机理,结合非线性宏观金融理论在货币供需分析中引入可交易金融资产,在资本管制货币扩张下,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动态进行综合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突出指示器变量的作用,为人民币汇率动态提供经验支持。通过建立指示器指标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在货币需求方程的协整分析基础上,反解出货币供求均衡条件下所形成与宏观经济总供求相合意的名义汇率,即把反映宏观经济总供求运行的均衡货币因素代入指示器指标之间OLS关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资本账户管制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鹏
笔者主要讨论宏观政策遭遇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以加息手段抑制通胀不可兼得的两难困境。文章在阐明利率和汇率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从人民币估值压力和汇率制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货币政策两难的原因,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在国内经济条件成熟时应走向有限浮动的结论,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汇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及放松资本管制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作诗
汇率问题的本质名义汇率可能高估或低估,但实际汇率不可能长期高估或低估的。经济的一个变量被固定下来,其它变量一定会围绕它做自动调整的。其结果,实际变量就会趋于回复其本来面目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被低估,国内工资和物价就会上升,最终实际汇率是会得到调整的。实际汇率不可能被人为控制,实际汇率总是要得到调整的,总是要趋于呈现其本来面目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为了全面了解汇率变动对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客观地评价目前的汇率水平和汇率政策,为制定我国下一阶段的汇率政策提供依据,我们于今年三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度调整对我省进口、出口、归还外汇贷款产生的效应及其承受能力。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汇率调整的效应回顾 1989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人民币汇率先后两次进行大幅度贬值调整。1989年12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3.72元/美元调至4.72元/美元,贬值幅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课题组 毕吉耀 姚淑梅 张岸元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情况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07年6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811.0元兑换100美元升为762.89元兑换100美元,累计升值6.3%。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永清 熊平安
一、世界经济格局变迁引发汇率问题汇率是货币间的比价,决定着一国的商品与服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仅影响着国际间的贸易与资本流动,而且也影响着一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汇率问题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迁时成为焦点问题。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高度政治化与中国的崛起密不可分。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夯实,人民币汇率问题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美之间绕不开的敏感话题。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高度重视平衡维护经济主权与承担国际责任的关系,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以此为契机,努力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平道路。
关键词:
格局变迁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中国央行2005年7月21日宣布,自即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的一个重大变化。为了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现将此前国内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的有关讨论综述如下,现实的发展将迅速对学者们的分析提供验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