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928)
2022(1722)
2021(1723)
2019(3557)
2018(3521)
2017(6380)
2016(3839)
2015(4553)
2014(4760)
2013(4689)
2012(4753)
2011(4173)
2010(4472)
2009(4196)
2008(4603)
2007(4397)
2006(4218)
2005(4248)
2004(3831)
2003(3571)
作者
(11753)
(9572)
(9533)
(9382)
(6137)
(4518)
(4432)
(3789)
(3672)
(3636)
(3302)
(3265)
(3226)
(3224)
(3052)
(2960)
(2943)
(2844)
(2794)
(2688)
(2649)
(2392)
(2373)
(2291)
(2283)
(2257)
(2179)
(2068)
(2034)
(2001)
学科
(13261)
经济(13230)
管理(12250)
(11305)
(8572)
企业(8572)
中国(6484)
(5897)
(5631)
(5098)
理论(4933)
教学(4075)
农业(4036)
(3868)
银行(3868)
方法(3710)
(3625)
(3446)
财务(3425)
财务管理(3409)
(3405)
业经(3395)
(3380)
教育(3328)
企业财务(3187)
税收(3070)
(3046)
贸易(3041)
(3037)
(3012)
机构
学院(56534)
大学(55642)
(21042)
经济(20329)
研究(20324)
管理(18872)
中国(18236)
(14487)
理学(14251)
理学院(14069)
管理学(13685)
管理学院(13579)
(13006)
(11587)
科学(11260)
(11222)
中心(9932)
财经(9872)
北京(9305)
研究所(9228)
(9222)
(8586)
(8565)
(8540)
师范(8527)
(8282)
技术(7455)
人民(7105)
职业(7072)
(7024)
基金
项目(26113)
研究(22677)
科学(19577)
基金(16090)
(13228)
国家(13063)
社会(12163)
教育(11698)
社会科(11348)
社会科学(11344)
(11157)
科学基金(10710)
编号(10562)
成果(10506)
(9061)
课题(8681)
基金项目(7699)
资助(7630)
(7458)
(6515)
重点(6344)
项目编号(6105)
自然(5867)
规划(5808)
(5800)
(5781)
阶段(5774)
自然科(5703)
自然科学(5703)
(5688)
期刊
(31106)
经济(31106)
研究(24228)
中国(17419)
教育(13247)
(12238)
(9204)
金融(9204)
(8526)
管理(8119)
技术(6566)
统计(6317)
学报(6309)
科学(5939)
农业(5169)
业经(5103)
大学(5086)
财经(5029)
会计(4764)
(4461)
问题(4408)
(4334)
职业(4327)
决策(4323)
学学(4299)
(4208)
(4052)
图书(4010)
经济研究(3900)
(3689)
共检索到111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余仲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形成、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人才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已经成为第一资源。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非常重视,明确提出在新时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并且在去年12月专门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自此,人才概念和标准以及人才统计标准问题再度引起党和政府人才主管部门、公众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就什么是人才,用什么样的标准和口径统计人才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恢宏  
一、统计标准与统计标准体系(一)统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以保障统计调查中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方面的标准化。”这一规定表明,统计标准是在统计调查中,对重复出现的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统计标准具有统一性、唯一性、科学性、协商一致性和法律约束性。它是提高统计质量的基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滕采模,陈智,江德芳,魏翰  
According to all the theoretical definitions of talents and from detailed data o f surveys of grass roots, the authors conduct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give their own definition and especially classify preliminary,middle and senior talents ac cording to the abilities.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碗  张继英  张晋  
构建高职专业评估制度,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形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高职教育质量得到国际认可,融入全球化进程;有利于弥补整体评估的不足,完善高职教育评估体系。文章提出了重新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以及促进多元主体参与高职专业评估的若干设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福新,郭所林,刘明扬,倪祥康,鲍谦  
我国市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几经改变,造成概念混乱,数字失真,已引起各方面重视。现在很有必要从长计议,尽快制定出合理的城乡划分标准和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一、人口年报和人口普查中市镇人口统计口径存在的问题目前由公安部门具体组织的人口统计年报的市镇人口统计口径,与1982年人口普查的口径相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规定了两种口径,第一种与人口统计年报的口径相同,人口普查公报中的市镇人口则是按第二种口径公布的,但两者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宪春  
本文讨论了与GDP核算有关的四个方面统计问题:一是讨论了在支出法GDP核算中,如何处理居民住房支出问题,尤其是对居民购买住房支出和建设住房支出作为投资处理的原因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二是讨论了国际标准关于财产性收入的定义和在我国现行专业统计制度关于财产性收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讨论了土地出让金是否应当计入GDP的问题;四是讨论了在专业和部门统计中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贸易差额与在支出法GDP中的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之间存在的区别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社会上经常产生疑问的统计问题进行阐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常青  林晓丹  
本文对新旧借款费用准则及新借款费用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会计准则作了差异比较分析,进而阐述了新准则允许存货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及执行新准则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夏积智  
关于再就业工程的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夏积智4目前,出现职工下岗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三点:一是重复建设严重;二是过去新建工厂大都没有资本金,全靠银行贷款,投产后企业难以还本付息,往往陷入困境;三是企业用人过多,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企业无力养活冗员。现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荣生  
一、产业政策存在的必要性迄今为止,人类的工业化是通过市场经济机制来实现的。市场经济最强大的推动力是竞争。竞争产生效率,促进增长,创造财富。但是,市场机制却没有实现平衡、安全、自主发展的内在功能,也没有将工业化的成果惠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敏  张力美  
一、实行会计委派制的背景会计委派制是指实行两权分离的企业由其所有者委任派遣主要会计人员的一种管理制度。它的主要特点是企业的主要会计人员由所有者委派,经营者不得干涉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也就是说,主要会计人员的任用不是由经营者任命而是由所有者委派,经营者不得干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戚聿东  
关于垄断理论若干问题的再认识北京财贸学院戚聿东垄断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然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对垄断基本上都是持否定和批判态度的,即认为垄断作为竞争的反动,必然扭曲市场机制,妨碍技术进步和创新,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垄断作为谋求垄断利润的组织,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党国印  
关于都市农业的若干认识问题党国印农业生产与人类相伴而生,已先后经历了集体采集农业、自给自足的种植农业和面向市场的商品化农业几个发展阶段。但过去的农业生产始终在农业与工业对立、农村与城市对立中发展,农民的艰辛、农村的破败和农产品贸易地位的低下成为农业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蔡昉  
本文概括相关经验研究结果证明,诸多关于中国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的传统观念,已经不再符合现实情况。这些传统观念包括:(1)人口众多是经济增长不利因素;(2)计划生育造成老龄化和性别比失调;(3)人口红利消失导致经济增长不可持续;(4)中国仍处在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5)刘易斯转折点意味着二元经济终结;(6)承认人口新趋势导致对就业的忽视。本文指出,走出这些认识误区,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形成恰当的政策取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必强  
搞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央领导同志曾指出:“对现有工交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既能改变重工业任务不足的状况,使当前的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速度,并且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又能使我国的工业生产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今后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创造条件,储备力量,这是我国国民经济走向顺利发展的一个关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所有制结构与公有制实现形式》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