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09)
2023(4235)
2022(2867)
2021(2433)
2020(1918)
2019(4125)
2018(4294)
2017(8135)
2016(4709)
2015(5360)
2014(5590)
2013(5156)
2012(4644)
2011(4025)
2010(4152)
2009(3936)
2008(3907)
2007(3738)
2006(3677)
2005(3781)
作者
(14472)
(11902)
(11731)
(11615)
(7667)
(5680)
(5404)
(4696)
(4564)
(4440)
(4193)
(3989)
(3982)
(3932)
(3882)
(3713)
(3582)
(3577)
(3461)
(3334)
(3232)
(2928)
(2921)
(2810)
(2752)
(2709)
(2690)
(2657)
(2451)
(2437)
学科
(20847)
经济(20811)
(12109)
管理(12068)
中国(10474)
(8798)
企业(8798)
(7967)
业经(6517)
农业(5463)
地方(5325)
人口(5323)
(5281)
(4994)
(4973)
方法(4824)
(4513)
发展(4468)
(4452)
(3991)
产业(3818)
(3792)
银行(3785)
(3625)
理论(3600)
数学(3565)
数学方法(3501)
(3421)
金融(3421)
信息(3366)
机构
大学(69608)
学院(68345)
(27907)
研究(27639)
经济(27227)
管理(22553)
中国(21139)
理学(18287)
理学院(18040)
管理学(17590)
管理学院(17460)
科学(16336)
(16116)
(14968)
(14339)
研究所(13190)
(12923)
(12557)
中心(11978)
(10625)
财经(10559)
北京(10525)
师范(10525)
农业(9829)
(9607)
(9566)
业大(9558)
(9541)
(9438)
经济学(8941)
基金
项目(41023)
科学(32335)
研究(30997)
基金(29300)
(25745)
国家(25514)
科学基金(21505)
社会(20280)
社会科(19041)
社会科学(19034)
(15942)
基金项目(14907)
教育(14016)
(13376)
编号(12945)
自然(12600)
自然科(12319)
自然科学(12317)
自然科学基金(12099)
成果(11369)
资助(11144)
(9632)
重点(9623)
课题(9466)
国家社会(8749)
(8635)
(8504)
(7955)
(7927)
发展(7924)
期刊
(36689)
经济(36689)
研究(26607)
中国(18328)
(13270)
科学(11361)
学报(11355)
(11069)
教育(10448)
管理(9522)
大学(8743)
(8477)
金融(8477)
农业(8385)
学学(7958)
业经(6236)
技术(6029)
经济研究(5629)
财经(5560)
问题(5474)
(4851)
图书(4374)
(4149)
人口(3873)
(3611)
现代(3537)
(3500)
论坛(3500)
(3471)
农村(3379)
共检索到119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友华  
人口老龄化是工业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死亡率与生育率下降的结果。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但即便中国现在建立起来比较健全的基本社保制度,持续(超)低生育率与倒金字塔型人口年龄结构也注定社保制度难以为继。人口高度老化使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乏力,从而使依靠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愿望落空。生育率必须维持在更替水平、更长时间的工作、使退休者的社会保障维持适度水平并逐步缩小退休者社保水平之间的差别是中国未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根本之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俊山  尹银  
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中国的职业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以及居家养老模式的推广,老年学职业人才的培养更加紧迫。而职业教育的现状尤其是老年学职业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构建多层次的老年学职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罗淳  
笔者认为 ,对Aging一词的理解应注意分辩不同的学科视角 ,面对跨世纪的人口老龄化走势 ,我们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亦不应滞留于以往的解释 ,而有必要对老龄化的概念本身、理论依据、基本因子、生成条件以及参量指标等再做考察 ,并进行新的诠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乔晓春  
本刊坚持贯彻党的改革开放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一些重大学术问题将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这些文章均不代表本刊观点。刊载之目的在于提倡不同观点的民主讨论,切磋学术观点,交流学术思想,深化学术研究。争论应充分体现学术探讨的性质,不掺杂其它因素,更要摒弃有损学术尊严的错误做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向明  
日本大学人口研究所在东京召开了21世纪日本老龄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我作为会议的参加者,将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苏苹,陈杰,王岸柳  
本文通过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集(1998)》的分析,对有关健康老龄化方法论进行了三点思考:(1)长寿是健康的标志,但长寿又不能充分体现健康;(2)此数据集将高龄老人界定为80岁及以上,建议用75岁与80岁以上两个标准;(3)如何建立衡量老年人健康寿命的指标体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昌忠泽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有何影响呢?通过梳理人口老龄化对储蓄和消费、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形成、资本流动、贸易平衡以及实际汇率影响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评述,以揭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人口老龄化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即世代交叠模型和生命周期假说为基础的路径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的研究路径,前者侧重描述人口老龄化如何对储蓄、消费等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后者主要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在开放经济中,人口老龄化通过对储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杜鹏  
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国人口已达11.6亿人;1991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数已超过1亿。 在过去的10年中,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学者们还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进行了一些分析。第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本期发表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评述》,是一篇颇有分量的评述性文献。本刊如此有价值的综述和评述目前还不多见,欢迎广大作者多多提供这种专题性深度研讨人力资源开发前沿问题的综述和评述文章。这不仅使工作繁忙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以最短的时间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而且对那些刚刚进入学术殿堂的学子们具有巨大的启蒙意义。人口老龄化的这个专题还可以继续深挖。特别是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看问题,人口究竟是老龄化还是高龄化,很有必要深入研究。这篇评述议论的前提是"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历史现象。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国际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一般界定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军  徐万标  
老龄化社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按国际惯例和通行标准,60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10%,或6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便称为老龄化社会。目前,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60多个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文)的内容和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本文主要阐述四个方面的问题:(1)21世纪我国生产力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2)正确认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辩证关系;(3)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去把握人口老龄化的问题;(4)当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靖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进程最大的特点就是进入老龄化初期,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如劳动力富裕时代终结、社会养育成本上升等。201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对人口问题的讨论日渐激烈,包括二孩政策、户籍改革、养老保险、延迟退休等多个领域,都是有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议题。与人口相关的事没有小事,而且人口涉及改革的众多方面,因此,本文对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观点作一综述,不但让我们对人口现况有更清晰地了解,也为相关领域改革的继续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党俊武  
文章从内容、性质、根源、表现形态等方面对老龄问题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必须从社会形态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兴衰之道的高度重新认识老龄问题。结论是:30年来中国老龄问题研究的核心议题即应对人口老龄化一以贯之,但研究视角发生了"老年人问题—结构性问题—社会形态—兴衰之道"的转变,反映了不同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取向和理论基础的重要转变,即从问题研究(问题取向)到社会形态研究(理论取向)的转变,从解决问题到建构新的社会形态的转变,但根本上是从应对之术到应对之道术俱进的转变。文章提出,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从中华民族兴衰的高度,居盛思衰,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应对之道,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作出战略安排,确保老龄社会条件下顺利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兴维  
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企业职工队伍高龄化加快,离退休人员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工作年龄人口平均每7人负担一名老人,老年负担系数为0.14;预计2000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秀银  
人的现代化概念已为人们广为接受 ,但目前国内外对人的现代化的阐释基本局限在人的思想素质方面 ,其原因与人这一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和整体性有关。人口是表现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状况的一个较为具体的概念 ,人口现代化研究既是对人的现代化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也是可操作层面上的人的现代化研究。人口现代化包括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化 ,人口素质现代化 ,人口结构现代化。根据初步建立的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测算 ,1 999年中国人口现代化实现程度 48% ,高于同期中国整体现代化实现程度 8个百分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