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18)
- 2023(8147)
- 2022(6914)
- 2021(6235)
- 2020(4896)
- 2019(11282)
- 2018(10923)
- 2017(20671)
- 2016(11370)
- 2015(12792)
- 2014(12915)
- 2013(12970)
- 2012(12876)
- 2011(11858)
- 2010(12317)
- 2009(11343)
- 2008(11398)
- 2007(10452)
- 2006(9957)
- 2005(9676)
- 学科
- 济(57842)
- 经济(57777)
- 管理(29205)
- 业(28062)
- 地方(23092)
- 中国(20801)
- 企(19548)
- 企业(19548)
- 农(17936)
- 方法(13922)
- 业经(13739)
- 地方经济(13255)
- 农业(12573)
- 数学(11356)
- 学(11209)
- 数学方法(11163)
- 发(11133)
- 制(11065)
- 银(11015)
- 银行(11001)
- 融(10957)
- 金融(10956)
- 行(10741)
- 财(10672)
- 环境(9911)
- 贸(9214)
- 贸易(9199)
- 易(8711)
- 和(8198)
- 发展(8109)
- 机构
- 学院(167809)
- 大学(165726)
- 济(70609)
- 经济(68928)
- 研究(67685)
- 管理(58213)
- 中国(53656)
- 理学(47087)
- 理学院(46342)
- 管理学(45521)
- 管理学院(45192)
- 京(41307)
- 科学(40919)
- 所(36103)
- 财(33939)
- 研究所(31830)
- 中心(30437)
- 农(30016)
- 江(29146)
- 北京(28128)
- 范(26348)
- 师范(26147)
- 财经(24531)
- 院(24305)
- 州(23665)
- 省(23393)
- 业大(23226)
- 农业(22736)
- 经(21941)
- 师范大学(20982)
- 基金
- 项目(100368)
- 科学(78634)
- 研究(77117)
- 基金(69083)
- 家(59936)
- 国家(59342)
- 科学基金(49700)
- 社会(48210)
- 社会科(45581)
- 社会科学(45571)
- 省(40569)
- 基金项目(35950)
- 划(34723)
- 教育(33880)
- 编号(31969)
- 自然(29470)
- 发(29286)
- 自然科(28686)
- 自然科学(28681)
- 自然科学基金(28088)
- 资助(28067)
- 成果(27429)
- 课题(24219)
- 发展(24088)
- 展(23671)
- 重点(23570)
- 部(21057)
- 创(20603)
- 年(19476)
- 创新(19319)
共检索到294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学敏
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就北京能否成为经济中心,京津冀能否单独考察城市化率,"环渤海"能否构成统一的经济体,"生态带"能否只规划北京等问题,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认识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
经济中心 城市化率 环渤海地区 生态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成瑞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思想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文件之后,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行动指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始实施,对统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 马碧云
本文运用分工系数和区位商,对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分工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环境效率评价指标,测算了京津冀三地的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期为京津冀产业实现合理分工提供数据支撑,为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分工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 马碧云
本文运用分工系数和区位商,对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分工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环境效率评价指标,测算了京津冀三地的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期为京津冀产业实现合理分工提供数据支撑,为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分工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婧 刘奔腾 李裕瑞
基于2000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方法揭示近期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格局特征、人口发展综合指数,并通过构建人口发展问题区域识别方法划分问题区域。结果表明:(1)京津冀人口空间分布疏密差异大,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快但县域城镇化水平偏低,区域老年人口比重年均增长0.6个百分点,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差异大;(2)人口发展综合指数介于0.0816~0.7670,分别有50%和25%的区县综合指数介于0.2~0.3和0.3~0.4;(3)京津冀地区可划分为8类人口发展问题区域,即综合发展滞后区(11.76%)、人口密度偏低区(3.92%)、城镇化水平偏低区(2.94%)、人口老龄化突出区(13.24%)、受教育水平偏低区(21.08%)、人口密度偏低复合问题区(9.80%)、城镇化水平偏低复合问题区(15.69%)、无突出人口问题区(21.57%)。研究认为,京津冀地区未来应以产业布局与发展为引导构建合理的人口格局,完善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口有序有效疏解,重视并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次级中心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婧 刘奔腾 李裕瑞
基于2000和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方法揭示近期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格局特征、人口发展综合指数,并通过构建人口发展问题区域识别方法划分问题区域。结果表明:(1)京津冀人口空间分布疏密差异大,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快但县域城镇化水平偏低,区域老年人口比重年均增长0.6个百分点,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差异大;(2)人口发展综合指数介于0.08160.7670,分别有50%和25%的区县综合指数介于0.20.3和0.30.4;(3)京津冀地区可划分为8类人口发展问题区域,即综合发展滞后区(11.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思华
作者针对我国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研究显得比较混乱的状况,论述了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经济具有适度持久型、整体协调型、全面节约型、质量效益型、公平共同型等五大基本特征
关键词:
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群刚 杨开忠
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状,指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定恰当的公共政策,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深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产业创新和升级能力;另一方面,抓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衔接,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无缝对接。从处理好人口、经济和生态关系的角度,提出要改变人口向首都过度聚集现象,就必须完善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提高周边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最后,围绕提升区域产业创新与升级能力、促进人口迁移与区域协同发展、有效疏导首都人口压力等问题讨论了相应的公共政策。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发展 人口调控 公共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肖金成 李忠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必然选择。京津冀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全域,是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京津冀地区的功能定位是:我国"三北"地区的重要枢纽和出海通道,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中,作为我国三大城市群地区之一,京津冀的发展对北方以及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因此,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从历史上看,京津冀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伟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三极",更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如今京津冀区域在环境治理、农林建设、能源共享等方面都开展了深入合作,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合作缺乏整体规划,科教先导优势作用发挥不足,高等教育发展不能优势互补。因此,应把握京津冀区域发展机遇,建立有效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整合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规划,提升协同发展思想认识,明确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扩大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合作领域,为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作用,推进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婷
依据京津冀城市群10年的相关数据指标,结合京津冀城市群实际发展状况,基于DPSIR-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障碍度进行综合评价。通过DPSIR模型分析环境承载力各项指标,并利用TOPSIS法评析生态环境承载力障碍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处于向好态势,但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指标仍有提升空间。通过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的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继续走“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资源节约”之路。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并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缩小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差异化水平,重点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少城市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极差分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婷
依据京津冀城市群10年的相关数据指标,结合京津冀城市群实际发展状况,基于DPSIR-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障碍度进行综合评价。通过DPSIR模型分析环境承载力各项指标,并利用TOPSIS法评析生态环境承载力障碍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处于向好态势,但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指标仍有提升空间。通过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的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继续走“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资源节约”之路。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并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缩小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差异化水平,重点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少城市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极差分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金升
本文就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涉及到的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立科学的耕作制度与技术体系,创建良好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