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01)
2023(16426)
2022(13687)
2021(12381)
2020(10274)
2019(22884)
2018(22687)
2017(42901)
2016(23229)
2015(26215)
2014(26045)
2013(25763)
2012(23598)
2011(21126)
2010(21658)
2009(20714)
2008(20638)
2007(19086)
2006(17373)
2005(16416)
作者
(66579)
(55602)
(55317)
(52414)
(35461)
(26467)
(25062)
(21307)
(21052)
(20208)
(18907)
(18538)
(17978)
(17801)
(17390)
(17002)
(16519)
(16215)
(16164)
(16044)
(14091)
(13740)
(13379)
(12841)
(12598)
(12485)
(12419)
(12314)
(11159)
(11002)
学科
(104859)
经济(104705)
(93006)
管理(84096)
(82220)
企业(82220)
方法(35332)
业经(34729)
(34199)
(32511)
中国(30890)
地方(26885)
数学(25955)
(25823)
数学方法(25692)
农业(23853)
(22125)
财务(22065)
财务管理(22027)
技术(21215)
企业财务(20712)
(18480)
理论(18355)
(18286)
(17825)
银行(17802)
(17697)
贸易(17680)
(17218)
(17067)
机构
学院(337592)
大学(328556)
(141382)
经济(138444)
管理(130675)
研究(112284)
理学(109760)
理学院(108623)
管理学(107137)
管理学院(106491)
中国(89646)
(70934)
(70594)
科学(64132)
(56134)
(56128)
(54521)
财经(53447)
中心(52096)
研究所(49432)
(48042)
业大(45521)
北京(45269)
(44665)
(43028)
师范(42649)
农业(42103)
经济学(41823)
(40420)
财经大学(38853)
基金
项目(209263)
科学(166380)
研究(159643)
基金(149622)
(127467)
国家(126218)
科学基金(110363)
社会(103059)
社会科(97735)
社会科学(97715)
(85210)
基金项目(78510)
教育(72198)
(69006)
自然(68036)
自然科(66406)
自然科学(66387)
编号(65471)
自然科学基金(65206)
资助(59952)
成果(53347)
(50159)
(46884)
重点(46855)
课题(46406)
(45237)
(43848)
创新(43001)
(42253)
国家社会(41855)
期刊
(177892)
经济(177892)
研究(107137)
中国(76807)
(58395)
管理(55985)
(53723)
科学(44236)
学报(43617)
教育(38279)
(37397)
金融(37397)
农业(36164)
大学(34609)
技术(33967)
业经(32600)
学学(32444)
财经(27217)
经济研究(26852)
(23631)
问题(22868)
(20529)
技术经济(18353)
(17617)
现代(17355)
商业(17161)
世界(16242)
财会(15400)
科技(15398)
国际(15373)
共检索到543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海龙  魏磊  
一、合肥市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背景1.制造业发展背景。工业立市是合肥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其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家电、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等一个个产业集群正以几何方式聚集,合肥市已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燕云  曹容宁  
文章从国际制造业转移对民营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作用和要求着手,分析了常州民营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与产业集群的影响,最后提出常州民营制造业发展要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思路与具体设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明  
从经济结构、社会需求、产业格局等视角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当前佛山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同时阐述了本土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困局,系统分析了佛山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在此基础上指明佛山物流业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明确了佛山物流业重点发展领域,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物流发展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焱  周微  
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对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很多文献都是从正面去分析现状,数据量也偏少,笔者借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灰度关联模型来分析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以及两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这些分析,揭示两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江西省的具体省情,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清利  郑红玲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北唐山市为例,在分析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状况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以期为加快两业联动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雯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远远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受制造企业自身因素、物流企业自身因素、两业共同因素以及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两业联动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层次不高,联动机制尚未整体建立。为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两业应树立联动发展意识,健全信用机制,建立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两业联动发展智力支撑,完善两业联动发展机制,全方位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珍珍  陈功玉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合作与竞争关系并存。文章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政府行为,构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政府补贴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策略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经分析得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系统具有鲜明的"路径依赖"的特征,这种演化路径受到模型的初始状态、联动发展的投入成本、联动发展的额外收益、一方不积极实施联动发展给另外一方造成的损失、政府的补贴及惩罚机制等的影响。合作竞争关系贯穿着联动发展的始末,政府应"因势利导",实现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鲁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平稳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制造业与物流业分散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给物价平稳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要规避这种风险,就需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形成稳定物价促进机制,更好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制造业与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兴  
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机理和演化路径,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东莞1997-2011年的物流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东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沛东  王茂林  
文章以1992年-2010年对应年份的天津投入产出表及其延长表为依据,使用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产业融合系数等指标实际研究了近20年来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进程,结果表明:近年来天津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联动发展的趋势增强,但不平衡性仍显著存在;同时从要素密集度视角出发,资本密集型制造行业在两业联动中占据主导,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与物流业之间融合依赖程度发展较快。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尾总结和提出了天津市促进两业联动发展的几点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树华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内容。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对长三角四省市产业梯度系数进行测度,据此分析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转移的行业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引导、园区配套、技术支撑等角度提出推动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路径与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晓芳  徐红  王亚斌  
医药制造业属高新技术行业,它的发展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文章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对合肥市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寿华  魏艳秋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根据2002年、2007年、2012年浙江省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指标,初步分析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2000-2015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对两者的长期联动发展关系以及行业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水平较弱以及不同行业差异性较大的现状,提出要结合行业特性,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寿华  魏艳秋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根据2002年、2007年、2012年浙江省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测算指标,初步分析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应用2000-2015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对两者的长期联动发展关系以及行业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水平较弱以及不同行业差异性较大的现状,提出要结合行业特性,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颖  李晶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一方面,得益于我国政府与行业协会的重视以及外部营商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近年来"互联网+"驱动物流服务的创新发展。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骆温平编著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