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0)
2023(5860)
2022(4847)
2021(4281)
2019(8044)
2018(7986)
2017(15181)
2016(8211)
2015(9587)
2014(9935)
2013(10166)
2012(10068)
2011(9184)
2010(9727)
2009(9243)
2008(9223)
2007(8778)
2006(8482)
2005(7851)
2004(7090)
作者
(25339)
(21078)
(20956)
(20302)
(13521)
(9854)
(9623)
(8105)
(8021)
(7798)
(7420)
(7037)
(6960)
(6808)
(6667)
(6563)
(6176)
(6140)
(6066)
(5680)
(5578)
(5192)
(5098)
(4975)
(4882)
(4755)
(4661)
(4551)
(4393)
(4259)
学科
(61211)
经济(61151)
管理(24826)
(18736)
地方(18507)
中国(15139)
方法(15112)
(14902)
企业(14902)
数学(12868)
数学方法(12718)
地方经济(12443)
(11738)
业经(11133)
(10057)
(9939)
(9590)
农业(7792)
(7624)
金融(7624)
环境(7535)
经济学(7465)
(7461)
银行(7461)
(7199)
(7191)
(7190)
(6971)
理论(6344)
(6205)
机构
学院(129225)
大学(128477)
(64881)
经济(63469)
研究(49329)
管理(44744)
中国(39847)
理学(35707)
理学院(35279)
管理学(34710)
管理学院(34459)
(30745)
(28168)
科学(25988)
(25331)
(22638)
财经(22507)
中心(22230)
研究所(21737)
经济学(20925)
(20052)
北京(19093)
经济学院(18270)
(17896)
(17482)
师范(17396)
(17300)
(16914)
(16732)
财经大学(16147)
基金
项目(68864)
研究(55047)
科学(53344)
基金(47637)
(39666)
国家(39284)
社会(35943)
社会科(33895)
社会科学(33884)
科学基金(33182)
(27206)
教育(24863)
基金项目(24058)
编号(22533)
(21780)
资助(20348)
成果(20232)
自然(18017)
自然科(17492)
自然科学(17489)
课题(17249)
自然科学基金(17154)
(16836)
重点(15588)
(15231)
国家社会(14617)
发展(14611)
(14391)
(14349)
(14225)
期刊
(91508)
经济(91508)
研究(50804)
中国(31502)
(24572)
管理(19873)
(17028)
(16663)
金融(16663)
教育(15926)
经济研究(14541)
学报(14334)
科学(14323)
技术(14031)
财经(12922)
业经(12611)
问题(11912)
大学(11753)
(11358)
农业(10792)
学学(10615)
技术经济(8670)
(8527)
经济问题(7634)
世界(7574)
统计(7573)
国际(7464)
图书(7100)
经济管理(6785)
改革(6655)
共检索到233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云  
交通运输建设的国民经济效益,或称交通运输建设的宏观经济效益,渊源于交通运输的生产特点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交通运输的国民经济效益不同于其它部门,国内外运输经济学界长期来曾广泛探索,也初步制定了一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但由于涉及面广,在深度上很难作出全面的定量分析,甚至有些定量分析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试图作一些初步探讨,作为抛砖引玉,祈望国内经济界和运输经济界对此引起重视,共同研究,使评价运输业的国民经济效益方面取得进展。文中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镇东  
关于我国交通运输与发展国民经济的关系,我想说三句话:交通运输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交通建设的滞后状况是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快交通建设步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交通运输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 交通运输在社会再生产中处于先导的地位。在生产过程中,它是生产的直接组成部分;在流通领域里,它是生产过程的继续和完成,是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中介、纽带和桥梁。没有交通运输,就不可能进行社会化大生产,不可能发展商品经济及其高级阶段市场经济。 目前我国有五种运输方式,即: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这五种运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穆献中  龚飞鸿  
交通运输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区域产业经济结构的发展也有很直接的影响。本文以交通运输的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运输量、货物周转量为特征指标,通过模拟分析建立国内生产总值与相关特征指标的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并对交通运输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供需关系进行定量预测和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晓峰  
一、铁路国民经济效益的含义铁路运输业是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同时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铁路运输业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缩短流通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质量,加速流动资金周转,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地区的经济联系,减少在途货物等。但是,不论是缩短流通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储备,还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和改善经济结构等,最终必然体现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上,即国民收入增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本山  何孝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冬梅  姜帆  
城市大型客运交通枢纽是解决城市内各种交通方式间换乘组织的最有效途径,但是如何确定其合理的建设规模是规划、设计部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客运交通枢纽修建后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其国民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兆升  范精明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杨兆升,范精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两者内。在的联系,对于制定合理可行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腾高  
本文在调查基础上,试图对上海经济区交通运输发展的特点和现存的若干问题作一初步分析,旨在探索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彼此协调一致的问题。交通运输发展概述地处长江三角洲及杭州湾沿岸的上海经济区,地势低平,河流纵横交错,舟楫航行历来得天独厚。早自春秋战国的吴越时代,经济区北部已陆续开辟运河,发展水上交通运输业。公元前495年始伍子胥率众自苏州向西北开拓运河,经无锡入武进、于奔牛与孟河相连结,通往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荣朝和  许庆斌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把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确定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点。中央建议采取适当的投资倾斜政策,少搞一些一般加工工业,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筹集必要的资金,加强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以及水利等基础工业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要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在搞好挖潜改造的同时,有计划地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铁路、公路干线、港口、机场和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铁路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问题研究”课题组  
铁路投资项目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性项目,由于其具有的网络性、基础性、服务性、重大性和复杂性特点,国民经济评价非常复杂和困难。同时,现行评价办法在一些方面存在着概念不清、重复计算、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等问题,评价结论也往往引起众多争议。本课题旨在从理论上对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宏  
国民经济完全经济效益总量影响因素分析陈宏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效益分为两种,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它们的总和可称为完全经济效益,其计算公式为①式中,EK、DK、QK分别为国民经济K部门的完全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CIJ为经济效益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俊峰  
每个时代都有表征这个时代科技发展水平的先进技术。这些先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回顾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从陆地扩展到海洋,进而发现了新大陆,开发了新资源,加快了科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方妍  李文兴  
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为特色,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复合功能区。目前我国蓝色经济区基础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要加强其海陆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统一规划建设港口、铁路、公路、航空内外通达的海陆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联运网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战略研究协作中心交通发展战略课题组  
三、对策选择加快以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播体系为主轴的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是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确定的重大产业发展战略任务。西南实现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也主要在于是否能超前建设成一个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水运、航空综合发展的运输体系。从现在起,走向2000年仅有13年时间,要实现前述交通运输发展的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