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3)
2023(7194)
2022(6353)
2021(5826)
2020(5197)
2019(12256)
2018(12150)
2017(24197)
2016(13529)
2015(15400)
2014(15758)
2013(16042)
2012(15438)
2011(14093)
2010(14152)
2009(13153)
2008(13466)
2007(12370)
2006(10459)
2005(9786)
作者
(41582)
(35037)
(34814)
(33688)
(22289)
(16980)
(16136)
(13583)
(13030)
(12675)
(11940)
(11802)
(11273)
(11270)
(11243)
(10982)
(10933)
(10369)
(10348)
(10131)
(8796)
(8697)
(8548)
(8022)
(7936)
(7925)
(7917)
(7769)
(7134)
(7127)
学科
(59479)
经济(59414)
(36152)
管理(35576)
方法(31025)
(28690)
企业(28690)
数学(27941)
数学方法(27705)
(15700)
(15209)
中国(13683)
(13149)
(12183)
贸易(12178)
(11857)
(11394)
业经(10462)
地方(10449)
(10155)
金融(10152)
(10013)
财务(9996)
(9991)
财务管理(9969)
银行(9966)
农业(9789)
企业财务(9470)
(9465)
理论(8752)
机构
大学(205000)
学院(201653)
(85472)
经济(83605)
管理(74264)
研究(71613)
理学(63380)
理学院(62629)
管理学(61485)
管理学院(61114)
中国(55618)
科学(44257)
(43291)
(40791)
(38729)
(38407)
研究所(34794)
中心(33219)
财经(32323)
业大(31587)
(30872)
农业(30814)
(29342)
北京(27437)
经济学(27337)
(26015)
师范(25723)
经济学院(24909)
(24686)
(24522)
基金
项目(129407)
科学(100603)
基金(94436)
研究(91052)
(83316)
国家(82679)
科学基金(69117)
社会(57098)
社会科(54169)
社会科学(54148)
基金项目(49787)
(49582)
自然(45672)
自然科(44616)
自然科学(44598)
自然科学基金(43846)
(42768)
教育(42728)
资助(40275)
编号(36293)
成果(30460)
(29799)
重点(29775)
(27191)
(26235)
科研(25579)
教育部(25280)
课题(25274)
(25043)
创新(24643)
期刊
(91411)
经济(91411)
研究(60871)
中国(37750)
学报(35264)
(34362)
(32790)
科学(30757)
大学(25742)
管理(24961)
(24574)
金融(24574)
学学(24332)
农业(22492)
教育(19094)
财经(16714)
技术(16480)
经济研究(15159)
(14311)
业经(13512)
问题(12721)
(12456)
(11201)
技术经济(10563)
统计(10495)
理论(10391)
(10281)
国际(9885)
世界(9349)
实践(9322)
共检索到303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俞乔  
本文认为 ,亚洲货币基金是亚洲社会唯一可行的防范未来国际金融风险的制度选择。亚洲货币基金作为区域性的宏观导向机构 ,至少可在四个方面发挥功能作用 :( 1)建立监测金融市场异常变化的早期预警系统 ,为成员国提出及时和深入的分析、判断与建议 ;( 2 )对各成员经济体按照严格的国际标准进行信息披露、企业审计、金融体制监管等方面的监督 ;( 3 )通过集中成员国的部分外汇储备以及从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取得较充足的流动性 ,以便应付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 4)对已陷入困境的成员国安排及时与有效的紧急援助。作者提出 ,为保护与扩展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应积极参与筹组亚洲货币基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永怡  
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设想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日本积极倡导设立“亚洲货币基金”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 ,中国应有自己的对策思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梅波  朱丹丹  
在短期,亚洲货币基金(AMF)是IMF的补充,它不会替代IMF在亚洲的地位和作用,其构建要借鉴IMF的运作经验;而在长期,AMF最终应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域监督协调机构,它将逐步替代IMF在亚洲的区域职能,并与IMF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我国在AMF的构建中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切实维护我国的利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永定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表现出一种相当消极的态度。首先,美国政府行动迟缓,迟迟不提供资金援助或参加IMF组织的紧急救援活动。其次,美国虽然在后来承诺为东亚国家提供80亿美元资金,但到目前为止,并未实际拨付这些资金。美国政府对亚洲国家的漠不关心同1994-1995年美国对墨西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长江  国世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亚洲金融危机以一种迄今为止从未有过的方式使国际货币基金成为世人瞩目的对象。围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发生的辩论表明了人们对这一组织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日益重要作用的一系列误解。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了监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固定汇率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文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区域都加快了其内部之间的货币联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Mundell,2000)曾经预言,在未来十年内将会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时至今日,欧洲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单一货币联盟,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有关美元化的发展也正在紧锣密鼓。在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亚温  
“四小”的经济实绩众所周知,举世公认。至于其经济长足进步的成因,则是众说纷纭。然而,笔者始终认为,四小并非“纯市场经济”,亚当·斯密所设想的那种“市场经济”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不存在。“四小”,尤其是韩国与台湾,甚至还有新加坡,常常要诉诸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控经济,而货币政策则是其中的一环,因此,对“四小“的货币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对深入研究其经济,颇为重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洁  
区域货币联盟以及区域货币合作是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关于它的研究对于防范金融危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VAR模型分析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东亚国家与地区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并通过与欧洲经验数据的比较,判断东亚实现区域货币联盟的可行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雅楠  
人民币推行国际化以来,在国际货币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职能安排上依然欠缺。本文在人民币推行计价职能国际化的诉求下,结合中国对亚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影响力不断加强的现状,通过HP滤波分析及Granger检验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对亚洲主要国家汇率产生的影响,发现人民币对某些亚洲主要货币具有影响效应,并探讨了该效应产生的原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雷田礼  
本文研究亚洲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各种经济因素变动率与货币压力变动的关系。在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文章对模型进行了甄选,并进一步利用合成数据的弹性分析法,从指标突变的角度研究各种经济因素对货币压力的影响力,及其影响力的大小。最后本文利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进行了结构稳定性的检验。合成数据的多元分析表明:过去十余年间,亚洲国家与地区贸易因素对货币压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名义汇率贬值率、外汇储备变动率、对银行负债流量的变动率、国际利率变动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率等因素是形成货币压力的主要因素。同时,模型的结构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素芹  
近年来亚洲金融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尽管亚洲各国各地区已经就开展货币金融合作达成共识,但是由于亚洲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和复杂的历史问题,使得人们对亚洲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可行性提出诸多疑问。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对亚洲地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可行性进行考察。通过进一步研究亚洲各经济体面临冲击的对称性以及对冲击的不同反应,分析亚洲开展区域性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赞文  闫娅琦  
学术界普遍认为亚洲货币合作应当遵循长期合作、循序渐进、稳步推动的原则,在发展一种或多种次区域货币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历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亚洲货币合作尚未形成实质性的合作机制亚洲货币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相继延续殖民时期的货币局制度,即将本国货币牢牢钉住某种国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庭东  
本文述评了迄目前为止已经出现的有关亚洲货币合作的几种思路,指出亚洲货币合作深受亚洲区域主义特点的影响,区域内多层次次区域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多重货币联盟的货币一体化路径在亚洲更具有现实性,人民币货币区与东盟货币区将首先融合,并可能最终统一亚洲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