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7)
2023(8526)
2022(7475)
2021(6713)
2020(5885)
2019(13798)
2018(13606)
2017(26538)
2016(14602)
2015(17028)
2014(17543)
2013(17687)
2012(17289)
2011(16056)
2010(16555)
2009(15633)
2008(15651)
2007(14716)
2006(13125)
2005(12124)
作者
(46224)
(39069)
(38970)
(37423)
(24867)
(18786)
(17880)
(15286)
(14571)
(14078)
(13479)
(13065)
(12550)
(12528)
(12331)
(12128)
(11872)
(11689)
(11387)
(11270)
(10029)
(9692)
(9499)
(8925)
(8903)
(8800)
(8639)
(8575)
(8006)
(7851)
学科
(87076)
经济(87001)
管理(40221)
(36412)
方法(32174)
(28849)
企业(28849)
数学(28327)
数学方法(28034)
地方(20293)
中国(18654)
(18399)
(17415)
(15682)
业经(14778)
(13808)
地方经济(13610)
(12702)
贸易(12694)
(12176)
农业(12127)
(11155)
金融(11153)
(11111)
(10775)
(10709)
银行(10680)
理论(10247)
环境(10226)
(10223)
机构
大学(231263)
学院(229218)
(104016)
经济(101779)
研究(84217)
管理(82169)
理学(69231)
理学院(68384)
管理学(67108)
管理学院(66675)
中国(63583)
科学(50963)
(49471)
(45795)
(44861)
(41671)
研究所(40287)
中心(37958)
(36839)
财经(35809)
业大(33641)
经济学(33099)
农业(32729)
(32120)
北京(31764)
(30628)
师范(30335)
经济学院(29550)
(29040)
(28667)
基金
项目(138950)
科学(107456)
研究(100770)
基金(99205)
(86298)
国家(85581)
科学基金(71452)
社会(63606)
社会科(60149)
社会科学(60127)
(54251)
基金项目(51941)
教育(46391)
(45475)
自然(44839)
自然科(43744)
自然科学(43728)
自然科学基金(42929)
资助(42006)
编号(40978)
成果(34894)
重点(31624)
(31256)
(31201)
课题(28824)
(27588)
教育部(26512)
科研(26426)
大学(26213)
国家社会(26125)
期刊
(126572)
经济(126572)
研究(73152)
中国(46520)
(38588)
学报(37311)
(36407)
科学(33285)
管理(30285)
大学(27729)
学学(26097)
农业(25349)
教育(23197)
(22431)
金融(22431)
技术(21122)
经济研究(20314)
财经(19139)
业经(17863)
问题(16731)
(16658)
技术经济(13938)
(13663)
(13343)
统计(13013)
国际(12355)
世界(12344)
(11087)
(11043)
理论(10932)
共检索到363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薛军  
本文用对策论的方法,分析了两个有着内在联系的问题:1.美国的政治体制为什么会倾向于产生不一致的对外政策?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政治体制里的制衡原则,这种原则是美国的开国先辈们为限制权力膨胀,保护个人自由而有意设计进宪法的,他们的出发点在于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对外政策的连续性。2.制度化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在削弱美国对外政策不一致性上所起的作用。关于这一问题作者认为,一个更正规的APEC会提供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美国的贸易政策较少受国内政治的影响,从而增加政策的连续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敏  
经过17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9年到1994年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44%,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平均分别增长6.5%和8.25%。1995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率达到10.2%。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亚太及全球居于领先地位,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但中国由于人口多、底子薄,至今仍属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辛桦  
共同推进亚太经济合作辛桦亚太经合组织第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25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圆满结束。江泽民主席出席了这次会议,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在会议期间与一些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领导人进行了会晤。此前还举行了部长级会议。这次会议就扩大经济技术合作并建立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廷纲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几年来通过会员国的共同努力,它的规模正在扩大,功能有所加强,目前已成为亚太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经济组织.中国在1991年参加了该组织,成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它将积极参与亚太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为推动它们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而努力. 一、 当前世界经济存在着两种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可能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可能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关键取决于区域经济集团是否实行排他性的贸易保护主义.但是,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经济上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经济发展水平又比较接近,它们之间采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敏  
亚太经济合作的前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史敏亚太地区的地域概念有大有小,大可包括整个亚洲和环太平洋地区,连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在其中,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就包括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加、墨三国,小则指西太平洋地区,主要包括中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立新  魏丽  
在传统的经济一体化理论模式和实践中是不包含对环境合作的规范的。在协调处理“贸易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把环境问题纳入到经济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系中予以规范,不仅能促进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减少或避免贸易竞争的不公平性,而且可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章新  
一、现已安排中的亚太经济合作模式 对于目前国内外学者已提出的亚太经济合作模式,我称之为“现已安排中的亚太经济合作模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种: 1.“雁行发展模式” 该模式以日本为“头雁”,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随其后,东盟紧跟上,形成“雁阵”形。按照这一模式,起主导作用的是日本,先通过日本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东盟进行贸易、投资、金融“三位一体化”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然后再逐步扩大合作的地域范围,最终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美国的亚太经济政策项卫星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作为亚太地区经济区域化合作的产物,已经渡过了4个春秋。进入90年代以后,亚太地区继续以其惊人的增长速度,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这不仅使该地区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章新  
论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章新一、任何没有中国参加的亚太经圈将是不完整的“圈”。进入九十年代后,全球化、区域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态势,各国经济“区域意识”加强,“区域意识”的驱动_工业化世界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世俭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从60年代开始酝酿。由于亚太地区地域辽阔,国家分散,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大(既有发达国家,也有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又有不同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制度不同,再加上历史遗留的问题较多,矛盾复杂,搞区域经济合作难度较大。90年代以前,在建立有组织形式的区域合作方面,没有取得重大进展。但在发展实际的经济贸易联系方面却颇有成效。目前,亚太地区的区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志乐  
美国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目标及其前景对外经济贸易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王志乐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越来越强劲。当今世界有了大经济发展中心地区,即西欧、北美和东亚①。西欧已经形成了拥有统一大市场的欧洲联盟,北美建立了北美自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长久  
一个以东亚为基础的新亚洲正在地球的东方崛起,这是20世纪后半期最大的事件之一。亚洲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大大推动了亚太经济合作进程。 列宁在1913年曾以《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为题发表一篇评论,他满腔热情地展示了亚洲的光明前景。但是,当时亚洲多数国家还是在帝国主义控制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因此,没有多少人认为世界历史会很快发生这样的变化。然而,仅仅时过80年,现在越来越多的政界、企业界和舆论界人士认为,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亚洲倾斜,亚洲将再创辉煌。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1994年1月31日刊登的一篇评论指出:“在现代史上,欧洲和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