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7)
2023(8067)
2022(6896)
2021(6517)
2020(5236)
2019(12200)
2018(12063)
2017(21033)
2016(12012)
2015(13964)
2014(14317)
2013(13781)
2012(13171)
2011(12115)
2010(12413)
2009(11480)
2008(11624)
2007(10701)
2006(9756)
2005(9194)
作者
(33095)
(27486)
(27240)
(26340)
(17552)
(13181)
(12676)
(10559)
(10478)
(10438)
(9415)
(9375)
(9155)
(8829)
(8780)
(8482)
(8239)
(8070)
(8058)
(8023)
(7250)
(6676)
(6658)
(6503)
(6407)
(6339)
(6266)
(6019)
(5634)
(5485)
学科
(41099)
经济(41019)
管理(39064)
(31823)
(27656)
企业(27656)
(15958)
中国(15503)
(15234)
(12942)
方法(12211)
业经(11411)
(10231)
理论(9687)
地方(9469)
数学(9382)
(9366)
财务(9330)
财务管理(9291)
数学方法(9202)
(9136)
银行(9127)
企业财务(8774)
教育(8729)
(8693)
(8637)
(8484)
金融(8481)
体制(8418)
农业(7912)
机构
学院(164070)
大学(162827)
(63263)
经济(61541)
研究(57966)
管理(56391)
中国(46632)
理学(45633)
理学院(45046)
管理学(44252)
管理学院(43919)
(36930)
(36093)
科学(32044)
(29408)
(29253)
中心(27346)
财经(26342)
研究所(25086)
(24786)
师范(24588)
(23599)
北京(23507)
(23323)
(22990)
(21078)
技术(20325)
(19958)
师范大学(19520)
业大(19358)
基金
项目(95485)
研究(78167)
科学(73909)
基金(64827)
(54760)
国家(54180)
社会(46832)
科学基金(46055)
社会科(43970)
社会科学(43960)
教育(38825)
(38584)
编号(34676)
基金项目(33473)
(32014)
成果(31123)
自然(26933)
自然科(26211)
自然科学(26205)
课题(26149)
资助(25936)
自然科学基金(25737)
(23982)
重点(22439)
(22169)
(21628)
(21407)
项目编号(20679)
(20592)
(20040)
期刊
(84848)
经济(84848)
研究(60179)
中国(48966)
教育(34600)
(32914)
管理(24587)
(22552)
学报(22008)
科学(20116)
(19198)
金融(19198)
技术(18113)
大学(17892)
学学(15635)
农业(14471)
财经(13821)
业经(13326)
经济研究(12512)
图书(12103)
(11955)
职业(11355)
问题(10278)
会计(10086)
(9623)
论坛(9623)
书馆(9463)
图书馆(9463)
(9261)
财会(8894)
共检索到291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潘一  
课程是体现学校教育思想的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加大对课程的改革,合理设置课程,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针对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需要的实际,坚持以大的教育观和开放的教育观来探索建立起适应教育需要的特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符合当前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是特师院校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利平  于海霞  张惠琴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对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僵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评价方式不科学,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薄弱等主要问题。为此,本文就五年制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设想,目标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本,进而形成高职院校自己的英语教学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伟红  
文章在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剖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其课程内容职业化的必要性,指出了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忽视职业道德建设、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从培养模式、课程内容的选择、考核方式、校企合作实践形式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成洁  
如何走出一条切合学校实际、服务教育教学的科研发展路径,是职业学校在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中迫切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五年制高职校"积极科研"的构想及其实施途径,诠释了"三导四化"科研发展内涵,并结合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十二·五"期间的科研工作进行了例析,阐述了学校科研改革成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荆富荣  张威  
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在整个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五年的实训教学作为一门课,介绍了建筑类专业的从认识实训→工种实训→综合实训→项目实训的循序递进式实训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给出结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青  
本文围绕五年制专科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从生活资源、隐性教学资源、数学软件资源、趣味问题资源四个方面,对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得果  
通过分析比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与《普通高校德育大纲》,五年制高职的德育目标应包括道德品质、思想品质、心理品质、政治品质和职业品质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中职和高校的德育课程设置,依据德育目标,结合学制特点,确定五年制分层次德育内容,并确定按"道德-思想-政治"的顺序设置德育课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立宁  
通过对目前五年制高职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在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实施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志良  王生  
本文以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管理为例,在行业背景分析基础上,分析建设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管理的形式及现状;根据学校实际提出了"基于行业技术文化的开放共享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的应用案例,以期对同类学校实训基地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静华  
本文认为,要提高教学督导工作实效,必须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构建二级督导组织;实现教学督导常态化;健全教学督导机制;创新督导工作方式方法;重视教学督导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吉勇  
五年制大专学生的管理在很多高职院校都是比较困难的,这有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问题。怎样能在五年制学生现有情况的基础上,对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引导和提高,是每一个学生管理人员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学生管理的实践,对五年制大专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彤  薄志霞  
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是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明确职业岗位(群),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进行分析,根据目标岗位的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遵循五年制高职教育特点和五年制高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坚持"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原则,构建"以岗位(群)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俊帅  
文章阐述了"3+2"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概念与背景,分析了浙江省学前教育专业"3+2"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办学现状与特征,进而指出了"3+2"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质量监控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制定兼顾科学性与可行性的专业教学标准,为课程设置的衔接提供参考;协同制定并实施务实的课程标准,为课程实施的衔接做出实质保障;优化考核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为课程评价明确路径;加强管理与教学机制创新,为保障衔接培养质量提供有效着力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贤培  
基于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基本特点,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需深入研究教学对象,并采取相应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俊飞  
五年制高职教育作为我国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其目的在于探索构建适合初中毕业生为起点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中、高职教育有机贯通,对学生培养进行整体设计。本文认为,应坚持以生为本和个性化的培养原则,围绕外贸人才培养特点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从学生性格与外贸岗位匹配关系出发进行动态专业选择,依据学生能力发展差异性实施分类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