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1)
- 2023(6216)
- 2022(5184)
- 2021(4764)
- 2020(3865)
- 2019(8725)
- 2018(8581)
- 2017(15427)
- 2016(8877)
- 2015(9893)
- 2014(10145)
- 2013(10225)
- 2012(10071)
- 2011(9448)
- 2010(10010)
- 2009(9489)
- 2008(9480)
- 2007(8898)
- 2006(8390)
- 2005(7437)
- 学科
- 济(38990)
- 经济(38938)
- 农(26453)
- 业(22129)
- 管理(18510)
- 农业(16861)
- 方法(13840)
- 企(12510)
- 企业(12510)
- 业经(11826)
- 数学(10878)
- 中国(10827)
- 数学方法(10680)
- 学(10442)
- 制(9466)
- 地方(9272)
- 财(8502)
- 农业经济(7541)
- 发(7339)
- 银(6641)
- 银行(6624)
- 理论(6558)
- 行(6460)
- 贸(6368)
- 贸易(6361)
- 收入(6285)
- 发展(6229)
- 展(6207)
- 易(6103)
- 融(5994)
- 机构
- 学院(138238)
- 大学(136619)
- 研究(51399)
- 济(50974)
- 经济(49498)
- 管理(48083)
- 中国(40533)
- 理学(40141)
- 理学院(39520)
- 管理学(38599)
- 管理学院(38313)
- 科学(33348)
- 农(32108)
- 京(29752)
- 所(26979)
- 财(26137)
- 江(24996)
- 中心(24681)
- 研究所(24384)
- 农业(23828)
- 范(23500)
- 师范(23282)
- 业大(21730)
- 省(19790)
- 财经(19688)
- 州(19258)
- 北京(18965)
- 师范大学(18737)
- 院(17848)
- 经(17619)
- 基金
- 项目(86688)
- 科学(68125)
- 研究(62932)
- 基金(62918)
- 家(55731)
- 国家(55185)
- 科学基金(45938)
- 社会(40286)
- 社会科(37741)
- 社会科学(37731)
- 省(34630)
- 基金项目(33588)
- 自然(29278)
- 划(29054)
- 自然科(28530)
- 自然科学(28520)
- 教育(28226)
- 自然科学基金(27992)
- 编号(25997)
- 资助(25929)
- 成果(22291)
- 发(19935)
- 重点(19852)
- 部(18756)
- 课题(18468)
- 农(17574)
- 科研(16616)
- 创(16549)
- 国家社会(16505)
- 性(16099)
共检索到223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童绍茂 张凤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江 向萍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如果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供需矛盾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陷入困境。本文旨在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文俊 周志翔
乡村旅游正在全国各地形成热潮,并已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动力。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旅游环境的和谐性、旅游经济的循环性、旅游开发的扶贫性,强调应通过维护乡土特色、优化旅游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全方位旅游扶贫等途径来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基本特征 实现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涛
资本投入是旅游产业发展、创新和升级的内在动力。本文尝试从中国旅游产业的投资演化分析入手,总结中国乡村旅游投资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产业萌芽、产业发展、快速扩张、提质增效4个阶段,并归纳出与这4个阶段对应的自主经营、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经营和市场混合经营4种模式;继而围绕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对乡村能人、乡村旅游经营企业、当地政府等多元主体的角色和相互关系的阶段性演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阐释了乡村旅游投资主体角色更替和相互关系变迁的内在机制。研究进一步发现,投资收益、投资回报预期、投资主体风险承受能力等是影响乡村旅游投资出现阶段性演化、主体角色更替及其相互关系变迁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从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出发,剖析了当前乡村旅游投资中出现的问题,以期为业界正确认识乡村旅游发展和投资中面临的困难与阻碍、科学把控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投资规模提供借鉴。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投资 投资主体 阶段性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谋优
在过去近30年中,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其次提出了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环境 治理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谋优
在过去近30年中,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其次提出了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环境 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爱顺
[目的]通过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进行评价,可以明确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优劣势,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权重较高的指标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权重排名较低的指标进行分析,以增强河南省的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分为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效应以及产业带动4个立体层次,在此基础上,向下分16个指标,计算各指标权重,分析其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影响。[结果]在评价综合层中,人文环境特征权重最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产业带动权重最低,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因子层中,权重排名前3的分别为交通便捷性、历史资源和知名度,与实际吻合;权重靠后的因子有休闲性和食宿条件,其对乡村旅游产业有所制约。[结论]河南省乡村旅游产业特征是以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为基础,其发展受产业带动的制约性较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丽君
本文从基础、条件和保障3个方面论证了英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进而根据英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特征、经营特征、品牌特征和机构特征,结合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通过提高中国乡村旅游体验的真实性,乡村旅游经营小型化、私营化和本土化,积极塑造乡村旅游的特色品牌,加强乡村旅游的机构管理来促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芬
“2006中国乡村游”的序幕已拉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旅游细分市场的形成,农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市场开发中巨大的且极具潜力的市场。购物,作为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之一,旅游商品销售增长乏力,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发展的瓶颈,这个瓶颈,同时羁绊着农村旅游的拓展。开发农村旅游商品,不仅在推动我国农村旅游发展,而且将在解决农民增收、改变农村状况、实现农业深度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众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助推农村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产业。乡村民居形制多样,种类丰富,是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和谐共生的产物,具有原生态的乡村旅游资源属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宝贵资源。合理利用乡村本色民居,维护乡村民居的原生特质,是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乡村本色民居 乡村旅游 吸引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丹丽
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业在各个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免呈现出了地域分布不均的问题。城市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更凸显出乡村旅游业的滞后。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将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业,可有效克服其发展短板,实现提档升品、增强吸引力,促进乡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文化 旅游 乡村旅游 融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爱民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愈来愈向往大自然生活,再加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在我国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成为必然。本文在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点, 参与形式与产品类型作了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开展乡村旅游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以后的乡村旅游活动及理论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品分析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仁志
核心提示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有较大的助推作用。然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中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忽视,造成旅游用地供给不足和地类管理混乱,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建议清晰界定旅游用地的概念,实现旅游用地规划和空间规划衔接,落实旅游用地指标,真正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晶晶
花木产业与乡村旅游联合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花木旅游业态的出现既有利于缓解乡村旅游与开发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花木产业的创新发展。二者的联合发展具有可行性,借鉴国内外花木旅游的开发模式和国内花木旅游发展的典型经验,当前我国花木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联合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品牌发展之路和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
花木产业 乡村旅游 开发模式 联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云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