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0)
- 2023(15001)
- 2022(13027)
- 2021(12035)
- 2020(9982)
- 2019(23014)
- 2018(22851)
- 2017(43951)
- 2016(24086)
- 2015(27154)
- 2014(27205)
- 2013(26948)
- 2012(25092)
- 2011(22798)
- 2010(22952)
- 2009(21398)
- 2008(20973)
- 2007(18885)
- 2006(16948)
- 2005(15078)
- 学科
- 济(96472)
- 经济(96329)
- 管理(72692)
- 业(71512)
- 企(58148)
- 企业(58148)
- 方法(39765)
- 农(35228)
- 数学(33583)
- 数学方法(33176)
- 财(27205)
- 中国(26089)
- 业经(24986)
- 制(23449)
- 农业(23225)
- 学(22860)
- 地方(20283)
- 理论(15977)
- 贸(15913)
- 贸易(15902)
- 务(15844)
- 体(15801)
- 财务(15771)
- 银(15740)
- 财务管理(15733)
- 银行(15684)
- 易(15451)
- 和(15219)
- 行(14952)
- 企业财务(14900)
- 机构
- 大学(349774)
- 学院(347820)
- 管理(136325)
- 济(135239)
- 经济(131990)
- 研究(119734)
- 理学(117274)
- 理学院(115903)
- 管理学(113907)
- 管理学院(113268)
- 中国(89321)
- 京(75882)
- 科学(74565)
- 财(64757)
- 农(62882)
- 所(60734)
- 研究所(54930)
- 业大(54116)
- 中心(53895)
- 江(53361)
- 财经(50531)
- 农业(48432)
- 北京(47860)
- 范(46414)
- 师范(45936)
- 经(45701)
- 院(43447)
- 州(42432)
- 经济学(39704)
- 省(38348)
- 基金
- 项目(234595)
- 科学(183647)
- 研究(171758)
- 基金(169421)
- 家(148141)
- 国家(146852)
- 科学基金(125171)
- 社会(107327)
- 社会科(101356)
- 社会科学(101327)
- 省(91912)
- 基金项目(89778)
- 自然(81526)
- 自然科(79524)
- 自然科学(79503)
- 教育(78196)
- 自然科学基金(78070)
- 划(77587)
- 编号(70734)
- 资助(69254)
- 成果(58522)
- 重点(52591)
- 部(51531)
- 发(50152)
- 课题(49219)
- 创(48430)
- 创新(45128)
- 制(45045)
- 科研(44548)
- 教育部(43850)
- 期刊
- 济(158593)
- 经济(158593)
- 研究(105264)
- 中国(73709)
- 农(61899)
- 学报(58285)
- 科学(54369)
- 管理(50954)
- 财(49634)
- 大学(44378)
- 学学(41749)
- 农业(41315)
- 教育(39642)
- 融(31753)
- 金融(31753)
- 技术(28830)
- 业经(27588)
- 财经(24927)
- 经济研究(23108)
- 经(21191)
- 问题(20591)
- 业(18980)
- 图书(18369)
- 版(18079)
- 科技(17184)
- 理论(16924)
- 技术经济(16142)
- 现代(16004)
- 业大(15729)
- 实践(15433)
共检索到524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坤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就如何做好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及如何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强调,并就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权属问题进行了论述,为我国下一步"三农"工作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术界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也重点围绕上述两个方面展开,并对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做了深入和具体的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洋 张强 张帆 石伟 宋辉 刘长安
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本文以全国百强县瓦房店市为例,通过走访调研并结合GIS遥感手段,定性分析了当前乡村振兴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做强“党建领、党建融、党建促”三篇文章,构建“人口—土地—产业”的空间规划协调耦合机制的实施策略,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 创新模式 实施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长云
《乡村振兴战略:理论、政策和规划研究》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研究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根据党的十九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进行的探索和思考。本书深入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定位、中国特色和战略导向,全面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点和基点,并对若干新思想、新论断进行了专门讨论,以及作者
关键词:
振兴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天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是抓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今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全面进步以及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乡村 振兴战略 机制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天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是抓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今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全面进步以及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乡村 振兴战略 机制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姗姗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提出了总体要求,这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要实现乡村振兴蓝图,关键在人才,人才是撑起乡村振兴战略"台柱子"。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首先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数量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 战略视角 研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科学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需要注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升级版,是顺应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要,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决定的。有效把握借鉴国际经验与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关系,需要注意国际经验教训,并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启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借鉴国际经验、强化中国特色,新时代大国发展逻辑转型更需要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国内,以我为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世军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农村生产以及农民生活的重要综合性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有利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还能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当前中国农村和农民已经发生巨大分化,不再存在一个抽象而统一的乡村,因此,中央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因地制宜,就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总体而言,当前中国仍然处在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显然不是要对已经得到较好发展的乡村和具备较好发展资源条件的乡村进行锦上添花式的建设,而是要着力为占中国农村和农民大多数的中西部一般农业型农村地区雪中送炭;显然也不是要为具备进城能力的农民提供更多利益,而是要为缺少进城机会与能力的农民在农村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尤其不是及不能是为资本下乡、城市富人下乡提供市场通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明慧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是继绝对贫困治理之后面临的新贫困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是遏制返贫现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破解"三农"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化解农村主要矛盾,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需要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治理机制,即相对贫困衔接机制、脱贫内生动力机制、多方力量扶持机制,从而发挥各项制度、政策、法规的常态化贫困治理功能。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相对贫困 治理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义华 曾洪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顶层确立了我国乡村发展的新思路,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作出的战略性安排,是推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有效突破点。本文深入阐析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内涵,认为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处理好乡村优先发展与城镇化、农民自由流动和土地权益、家庭经营与发展集体经济、财政支持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几个关系,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深化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经营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以及加强乡村公共产品优先供给等作为重点突破方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时代内涵 战略重点 城乡融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志雄
书名:乡村振兴战略:理论、政策和规划研究作者:姜长云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年6月定价:58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并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2018年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
关键词:
振兴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洁
<正>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扩展,乡村战略以及农村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农业水土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也得到了持续完善。基于此,农村经济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由王立胜、张弛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的《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书,是农村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该书使用专业的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方式,对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行系统介绍,重点阐述了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思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案例等内容,能够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阙方平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2月4日发布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布局。但是,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陷入了低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乡村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梦"的成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是未来"三农"领域理论创新、决策制定、政策实施、政府工作的基本方位。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未来农村图景,2018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了2020、203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