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6)
- 2023(8043)
- 2022(6908)
- 2021(6565)
- 2020(5383)
- 2019(12069)
- 2018(12194)
- 2017(22316)
- 2016(12963)
- 2015(14850)
- 2014(15419)
- 2013(14582)
- 2012(13858)
- 2011(12574)
- 2010(13197)
- 2009(11976)
- 2008(11896)
- 2007(11147)
- 2006(10149)
- 2005(9373)
- 学科
- 济(42581)
- 经济(42511)
- 管理(37480)
- 业(31833)
- 企(25461)
- 企业(25461)
- 农(15904)
- 中国(14686)
- 财(14169)
- 制(12999)
- 方法(12552)
- 地方(12305)
- 学(11662)
- 理论(10334)
- 策(10189)
- 业经(10109)
- 农业(10041)
- 数学(9972)
- 数学方法(9694)
- 银(9420)
- 银行(9401)
- 体(9118)
- 行(9042)
- 教育(8950)
- 贸(8919)
- 贸易(8909)
- 易(8610)
- 融(8253)
- 金融(8245)
- 及其(7880)
- 机构
- 学院(179745)
- 大学(174604)
- 济(65684)
- 研究(65261)
- 经济(63610)
- 管理(62202)
- 中国(51398)
- 理学(50579)
- 理学院(49908)
- 管理学(48828)
- 管理学院(48482)
- 科学(40255)
- 京(39465)
- 财(35928)
- 所(34219)
- 农(32619)
- 江(32486)
- 中心(30484)
- 研究所(30230)
- 范(26223)
- 师范(25908)
- 业大(25790)
- 财经(25710)
- 北京(25643)
- 州(25561)
- 农业(25239)
- 院(24457)
- 省(23856)
- 技术(23795)
- 经(22834)
- 基金
- 项目(107485)
- 研究(83286)
- 科学(82256)
- 基金(72176)
- 家(63046)
- 国家(62415)
- 科学基金(51712)
- 社会(47277)
- 社会科(44398)
- 社会科学(44391)
- 省(43970)
- 教育(39367)
- 编号(37577)
- 划(37498)
- 基金项目(36488)
- 自然(33073)
- 成果(32884)
- 自然科(32140)
- 自然科学(32127)
- 自然科学基金(31493)
- 资助(30755)
- 课题(28059)
- 重点(24610)
- 发(24076)
- 年(23290)
- 部(22520)
- 性(22096)
- 项目编号(21795)
- 创(21634)
- 规划(20162)
共检索到302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司劲松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细化,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而主体功能区政策,既是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实现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关键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可云 刘琼
2010 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出台,"主体功能区"从一个概念和构想变成了跃然纸上的规划,但要把规划文本转换成新的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探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可能面临的各项挑战,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政策细化以及制度基础的完善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明
同质政府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异质行政区进行同质的经济管理是过分依赖于投资、出口,是对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重视不够的旧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成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同质政府对异质行政区进行异质管理,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一场广泛而深入的区域利益调整,主体功能区财税政策则是实现这种利益调整,保障主体功能区布局形成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同质政府 异质区域 财税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庆育
构建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结合资源禀赋和空间开发状况,重庆市主体功能区主要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三类区域。其发展主要遵循增强科学发展意识、促进区县主体功能定位落实、促进产业特色发展、有效控制区县盲目扩张和无序开发的思路展开。在重庆市主体功能区的发展过程中,分类政策和绩效考核是核心和关键,完善规划体系可强化执行力是重要保障。同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衔接。
关键词:
重庆 主体功能区 实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克群 王晓辉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确立的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一项开拓性工作。其中,配套的环境政策研究是极其重要的领域,需要在充分调研和对区域环境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与主体功能区配套的环境政策框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传胜 朱珊珊 樊杰 刘慧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全国范围实施的精度较高的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不仅对规划方法、技术手段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基于县级行政区域或更高精度空间尺度的规划数据源有较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9个指标项,分析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数据需求特征,认为在数据支撑方面存在数据精度不够、缺少经济内涵、数据标准不统一、个别指标底层数据缺失4个主要问题。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绩效评价及今后国土空间开发管治的目标要求,提出了规划监管与评估的指标设计原则,从集聚效应、社会发展、食物与资源保障、生态与环境保护4个方面设计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监管和评估的指标体系,以期为"十二五"及今后全国国土空间功能发展的科学评估和数据系统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健,张一杰
随着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下发,积极推行区域卫生规划,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笔者按照《意见》确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对制定区域卫生规划的难点、卫生资源配置的管理政策和卫生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辉 苏昌贵 魏晓
对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可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制订与实施提供参考借鉴。依据省级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与目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与双重差分方法(DID),对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政策效应与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湖南省空间开发格局更加清晰,城镇发展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稳步提升。(2)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显著提升了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发展功能,贡献了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发展功能2012—2018年得分增量的20.63%,但对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功能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功能影响不显著。总体而言,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对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积极作用有待增强。(3)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保障措施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与落实。针对重点开发区域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倾斜、农产品主产区的耕地补充、农业发展政策、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支出与人口迁出措施未显著落实。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路路 蔡玉梅 郑新奇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指导国土空间开发的宏观和战略性规划。随着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实施评价研究亟待展开。以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对象设计了总体框架,探讨了结果—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规划实施评价指标设计思路,分别从规划目标实现程度、分区功能落实情况、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和规划社会影响评价4个方面,选择31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确定了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标准化、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规划实施评价 省级 量化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侯晓丽
2010年年底,国务院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国性的空间开发规划,即《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年年初,"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门对未来5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作了具体部署,标志着主体功能区已从规划编制进入到实施时期。主体功能区规划付诸实施,是使我国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一项带有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正先 韩建波 闫吉顺 温泉
主体功能区规划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未来导向性,其实质是一种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缓解和抵消。在当前社会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关系到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成败。结合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从多种角度探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不确定性的来源、影响机制及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规划 不确定性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明东 陆玉麒
总结了当前国内关于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研究、与主题规划的区别及联系、区划的空间尺度效应、国外经验借鉴、区划的方法论等基本问题所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和重点攻破方向。研究认为,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是主体功能区划的核心理论基础,空间均衡模型是该理论基础最为直接的应用,重点深刻解析了空间尺度效应和区域功能属性对于主体功能区划指标因子体系的构建、指标间的优化组合所带来的影响,加强G IS的空间叠置和聚类等空间分析技术在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空间尺度与区域功能属性之间的矛盾为区域功能区的定位所带来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振波 徐建刚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基础理论和具体实践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使主体功能区划这一概念进入了炙手可热之后的无奈境地。在理论方面,主体功能区划在概念内涵、划分标准及划分依据方面尚有模糊难辨之处,区域划分的空间层级之间、主体功能和非主体功能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在全国及各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实践过程中,在类型区与行政区、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公平、动态性与区域管治以及主体功能区划与城乡规划四组基础性问题之间仍然存在难以协调的局面。总结了中国主体功能区的相关理论建设及具体实践之后,文章重新整理了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内涵、指标体系与方法,认为在管理主体方面应该实施国家、大区域、省级三层管...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指标体系 管理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司劲松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不同国土空间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代贵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立足不同功能区分工、发展战略和模式不同,结合不同功能区的现状、财政收支情况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对财政收支的影响因素,制定并实施推动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财政政策 公共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