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8)
- 2023(6070)
- 2022(5187)
- 2021(4659)
- 2020(3607)
- 2019(8317)
- 2018(8172)
- 2017(15415)
- 2016(8527)
- 2015(9711)
- 2014(9969)
- 2013(10043)
- 2012(10133)
- 2011(9301)
- 2010(9739)
- 2009(9073)
- 2008(9178)
- 2007(8598)
- 2006(8202)
- 2005(8092)
- 学科
- 济(43839)
- 经济(43783)
- 业(23216)
- 管理(22747)
- 地方(17414)
- 中国(17224)
- 企(16423)
- 企业(16423)
- 农(14547)
- 业经(11419)
- 农业(10050)
- 地方经济(9771)
- 银(9690)
- 银行(9681)
- 发(9512)
- 制(9455)
- 行(9451)
- 融(9328)
- 金融(9328)
- 方法(8978)
- 财(8893)
- 学(7869)
- 贸(7654)
- 贸易(7641)
- 易(7277)
- 发展(7067)
- 环境(7054)
- 展(7037)
- 数学(6980)
- 数学方法(6830)
- 机构
- 学院(128711)
- 大学(125494)
- 济(54225)
- 经济(52866)
- 研究(51738)
- 管理(43669)
- 中国(41963)
- 理学(34542)
- 理学院(34051)
- 管理学(33466)
- 管理学院(33219)
- 科学(30309)
- 京(29395)
- 所(27930)
- 财(27494)
- 研究所(24275)
- 中心(23259)
- 江(23186)
- 农(22796)
- 北京(20233)
- 范(20109)
- 师范(19949)
- 财经(19422)
- 州(19246)
- 省(18852)
- 院(18218)
- 经(17234)
- 农业(17105)
- 业大(16341)
- 经济学(15778)
- 基金
- 项目(70316)
- 研究(55856)
- 科学(54534)
- 基金(46943)
- 家(40049)
- 国家(39591)
- 社会(34129)
- 科学基金(32862)
- 社会科(32216)
- 社会科学(32209)
- 省(29635)
- 教育(24864)
- 划(24318)
- 编号(23965)
- 基金项目(23867)
- 发(22356)
- 成果(21348)
- 资助(19636)
- 自然(18684)
- 发展(18467)
- 课题(18447)
- 自然科(18172)
- 自然科学(18168)
- 展(18119)
- 自然科学基金(17795)
- 重点(16371)
- 年(15142)
- 部(14687)
- 性(14418)
- 创(14376)
共检索到235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梦奎
我就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问题谈些看法,提供一些基本判断,供大家参考。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世界经济经过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正在波动中缓慢复苏。一般经济危机的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寄陵
近期,我们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中有关食物科技部分的研究任务。我们在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征集160多位专家咨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概括和深入的论证。提出了近期(“八五”期间)促进食物增产需要重点推广的实用技术;预测了2000年前后我国食物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技术路线、科研项目选择以及有关的技术政策。现作一提纲挈领的介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大地
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当前能源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采用系统性思维来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要按照问题导向来强化顶层设计;合理确定规划目标,避免出现系统失误;加强宏观调控,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全局协调,避免局部失衡。我国能源中长期战略的实施路径:一是坚持节能优先战略;二是以低碳化为长期目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三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词:
能源革命 能源战略 转型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扬
我要说的是关于中国金融发展的长期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金融监管的框架、货币政策的范式、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推动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在我看来这五个方面问题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解决。我下面逐一讨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丁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近期已正式下发。《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必将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本文结合《规划纲要》的有关论述,对未来十年我国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改革与发展 规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占仓
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需要 ,县域科技发展引起广泛重视。制定县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 ,是指导县域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什么叫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规划 ?怎样组织和制定这种规划 ?并就一般意义上 ,提出了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内容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人伟
本文作者参与了题为《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与建议》的研究报告形成过程的咨询工作,现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它的内容进行解读和评论:相较于1985年的"巴山轮会议",此次的报告从新的背景形势出发,提出了针对中国中长期发展和转型的建议。其中,对发展方式转型的内涵提出了实质性定义;对转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参考意见。但同时,正是由于此份报告由外国专家起草定稿,在对某些中国具体问题的认识、了解方面仍存在分歧与偏差,这也是作者希望与读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中长期转型 国际视野 发展差距 外国经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小涓
最近几年,对到本世纪末年中国工业的增长预测和到2010年的发展思路,国内已有一些研究和预测。本文主要分析对这两个时期中国工业增长和结构变动问题。研究中国工业的中长期增长和结构变化,首先需要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以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趋势为参照,判断我国工业目前所处的阶段和水平,了解今后发展的可能速度与方向。第二,分析我国工业发展有什么特殊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从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考虑,今后中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有可能的,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将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智钦
本文通过中国能源结构、大气污染状况、清洁能源(光伏产业等)发展的世界比较分析,认为中国需要一场新的绿色革命,以改革和科技(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能源绿色战略,倒逼绿色低碳循环转型。建议把节能作为减排的最重要途径,加大产业结构优化与绿色消费,政策扶植低碳技术创新,降低清洁能源成本,以有利于推进改革为准则推动环境和低碳绿色经济新议题研究和应对。大力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推进以天然气、能源绿色技术为中心的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慎重发展污染大气、安全度低的行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双红
本文通过对我国奶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揭示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设计了我国奶业中长期发展思路 ,描述了发展前景 ,并提出了促进奶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奶业发展 中长期思路 发展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际刚
中国是物流大国,但还不是物流强国。物流业发展粗放,总体滞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面临能力、竞争力、效率、布局、可持续、应急、民生等方面的新要求。未来发展要以"完善网络、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提升能力、联动发展、节能环保、惠及民生"为着力点,实施"网络化、联动、全球化、可持续、智能化、创新"六大战略,在服务体系、产业组织、联动、市场、区域、可持续、国际化、技术创新、应急和民生等领域加强重点建设。要改革和完善物流管理体制、物流市场机制及财税、金融、工商、国际化等政策,健全物流标准和统计制度,加强物流学科建设和人才保障。
关键词:
物流业 中长期 发展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允贵
加入WTO后 ,中国一方面要在WTO的规则下逐渐取消大部分产业的贸易干预 ,另一方面又需要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但是应重点发展哪些产业呢 ?我们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起点和方向都应调整到以技术密集度为衡量指标的产业坐标系上 ,不再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标准区分和规划产业 ,推动主导产业沿着技术密集度阶梯快速攀升。在“入世”后的15年内 ,产业政策的主题就是大力发展中技术产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一鸣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向"自主稳定增长"转换的重要时期,经济运行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宏观调控的核心是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控物价的关系,把控物价放在首位。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但潜在增长水平将逐步下调。要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惠永正
2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眼周边的动荡局面,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都呈现出稳定和兴旺的局面,这是中国人的幸运。这个大好的形势有四个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一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二是十五大的路线和方针的保证。三是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江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已大踏步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还任重道远。未来中长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持续向纵深推进,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复苏面临重重困境,全球科技经济合作模式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要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按照"改革先行、开放创新、全面发展、创造未来"的方针部署,把握好方向和重点,推动科技成果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惠及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重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现代化,全面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关键词:
中长期 科技创新 展望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